邱天,一名普通的中共党员,原永安火电厂职工子弟学校教师。在厂子弟学校遵照国家企校剥离政策成功剥离地方之前,2004年8月,邱天果断选择留在厂里,并支持永安火电厂人事制度改革,选择按政策内部退养,从而成为一名内退职工。
内退后的邱天,走下了深爱着的课堂讲台,离开了教育部门,离开了繁重的教育教学活动。刚开始时,还真的很不习惯,闲得很不是滋味。难道就这样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他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他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离退休党总支不是流行一句话,叫做“工作可以退休,但党员的本色是不可以褪的”吗?对!他想,自己还年轻,还能为党做工作,退休不能褪色,一定要为党多做工作,多尽义务,多作奉献。
发挥余热,再走上课堂讲台
邱天知道自己跟教育事业结缘了,既然选择了教育,与教育就难舍难分了。他有较好的教学基础,又喜欢文学,有古典诗歌创作基础,是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他内退那一年,永安市兴起“中华诗词进中小学校园”活动,各中小学纷纷成立“诗词兴趣小组”,有些学校还在学生中组织成立诗社。邱天原先在火电厂子弟学校也搞过诗词教学,学生作品还多次获奖,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发挥余热,到一所小学去,重新站上讲台。他到市关工委,将这个意见跟领导说了,很快得到答复,让他到永安市西门小学,协助该学校组织中华诗词兴趣班,在学生中开展中华诗词鉴赏、创作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生中传播古典诗词格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说小学语文教材有古诗鉴赏课程,但诗词兴趣班的教学任务,是要让小学生学会自己创作格律诗。西门小学原先没有开办诗词兴趣班,邱天到该校宣传创办诗词班,立刻得到学校师生的积极响应,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每班有3~5名学生报名参加了诗词兴趣班,刚开初共有四、五十人,后来基本能保持三十几人坚持参加学习。邱天从最基本的绝句格律讲起,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教给学生诗词知识,他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循循善诱的教态,让学生从畏难到兴趣,从一知半解,到逐渐适应了这门新课程,并自己动手创作五绝、七绝诗歌,三年来共创作近两百首绝句,部分学生作品还在报刊、网络发表呢!每周虽然只有一节课,但邱天每每都要认真备课,翻资料,查案例,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教材,让学生愉快学习。每次上课前,邱天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左右到学校,做课前准备,由于用的是会议室上课,遇学校开会或教研活动需要用会议室时,还要自己想办法找上课的教室。就这样,邱天从未落下一节课,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教育。在永安八中召开的学习宣传“八荣八耻”诗歌吟唱会上,由邱天教的9名西门小学学生上台吟诵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以作品好并表情好、声情并茂得到与会领导及来宾的一致好评。
2005年,永安市关工委成立“中华诗词进校园领导小组”,邱天被吸收为成员,开始关注、引导全市中小学中华诗词开展活动。同年,永安市西门小学颁发证书,聘请邱天成为该校校外德育辅导员。
三牵手活动,成为学困生的好老师
担任西门小学德育校外辅导员后,邱天便多了一些工作,除了诗词兴趣班辅导课外,还得参与学校德育活动。西门小学道德教育“三牵手”活动于去年12月29日举行新一轮“心连心结对子”签订协议书。邱天自然少不了参与,在学校领导安排下,邱天与该校六年级二班的陈嘉勇同学结为对子,并协同六年级二班班主任冯美珠老师做陈嘉勇同学的德育工作。
陈嘉勇同学是一名学困生。签订“心连心结对子协议书”的当天,邱天就从班主任冯老师那里了解到,陈嘉勇同学在班上表现极差,上课好动,下课好闹事,不遵守学校纪律,学习成绩属中下。与陈嘉勇同学交谈中,邱天还了解到,该同学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承包工程,工程忙时,难得回家。母亲做小生意,也很少有时间管教他。邱天细心思考、分析,并根据自己多年任教师积累的实际经验,认定陈嘉勇同学的不良表现,与父母的疏教育有很大关系,只要加强引导、教育,他是可以转变的。于是,邱天与陈嘉勇很快交了朋友,采用家访、电话、辅导学习、共同参与公益活动、共同参与文体活动等,以鼓励、帮扶、感化等方法进一步提高他的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和学习成绩,引导他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文明行为,早日转变为好学生。在日常交往中,邱天感觉到陈嘉勇身上有股潜力,有可塑性,于是,平时交往接触、共同参与活动时,特别关心他的身心健康,随时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让他能自己约束自己,并及时配合家长督促孩子的成长,也得到家长的赞许。陈嘉勇同学上学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表现也有了一些进步,这也让他得到鼓舞,表示愿意更加努力。
2007年2月10日下午,永安市燕西街道关工委组织部分西门小学校外德育辅导员开展活动,到市福利院看望谢庆添等孤寡老人。邱天得消息后,也带着陈嘉勇同学去了。在福利院,邱天适时实地对陈嘉勇进行谈话教育,引导他认识到福利院老人的困苦,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教育他要有爱心,要有尊老爱幼的品德,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天还布置他写一篇体会文章,记录当天慰问活动经过,谈谈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参观福利院活动,慰问孤寡老人,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邱天也因此坚定信心,做好“三牵手”帮扶工作,为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多作奉献。
加入燕城爱心协会,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永安,有一群爱心人士,在一个网名叫地瓜的青年倡导、组织下,自发成立“燕城爱心协会”,他们自筹资金,利用双休日或工余时间做好事,关心、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邱天是在网络游览时得知这一消息的,深受感动,便很快与地瓜等人联系上了,加入了“燕城爱心协会”,参与了他们的公益活动。在爱心协会一群人中,邱天是内退人员,而且是年龄最老的一个,所以得了“老树根”的称呼,后来干脆成了网名。
邱天第一次参加爱心公益活动,恰好是永安市开展“建党85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宣传活动开始之时。2006年6月10日上午,邱天就跟着一群爱心人士去慰问老红军、原民政局局长李朝登同志的遗孀,从她那里了解李朝登同志9岁参加红军成为一名红小鬼,跟随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学习了红军长征精神。后来,大家又到我们永安市党员中党龄最长达65年的老党员周炳生同志家进行慰问。周老1923年出生,1941年入党,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战役。邱天跟大家一样,每到一家慰问,都认真听讲解,认真作笔记,后来还结合自己的感想体会撰写文章,在论坛、博客上发表,很好地接受了教育,同时还宣传了红军长征精神,为我市的宣传活动发挥了作用。
邱天还跟爱心协会的同志一起去慰问困难群众陈仙绸。陈仙绸70岁了,却要支撑起一个家庭。丈夫去世后,留下一个90多岁的母亲,一个长年卧病在床的孩子和一个在读初三的养女。家在大西坑的陈仙绸几间破瓦房在风雨中飘摇,我们大家筹集了资助款,给陈婆婆修缮房屋,帮他们度过难关。
邱天还跟爱心协会的同志一起去西洋慰问“春蕾女童”陈小燕。在西洋葛洲小学读三年级的陈小燕是个孤儿,是特困生。他们给小女孩带去了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以及一些资助款,鼓励她努力学习。懂事的小燕虽然要读书学习,回家还要自己生火煮饭,自己照顾自己,但学习还是不错的,这也让大家深受感动。
邱天参加的公益活动还有很多,比如多次到市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帮他们做卫生,跟他们谈心,自己出钱买食品,包水饺给孤寡老人们吃。比如上街宣传环境保护,到公园捡垃圾、废弃物等保护环境……但邱天认为,做好事,做公益活动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就是要有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爱心,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生活才过得踏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应尽的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是每个党员都能做到的。他愿意多做好事,多献爱心,多帮助他人。
发挥文学作用,热心宣传永安
邱天喜欢文学,内退后的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就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为家乡永安做宣传了。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永安魅力城市、建设海峡西岸活动的大背景下,邱天就决定发挥文学作用,热心宣传永安。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到永安小陶八一村视察,后又给八一村党支部书记及老支书刘茂千回信,从此八一村乃至整个永安农村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邱天随市文联采风团到八一村采访,并写了歌词、散文,宣传八一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喜面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中,小陶石峰村发现红军留下的抗战标语,邱天也两次到石峰村,为宣传红军长征精神撰写宣传文章。这些歌词、文章都起到很好的作用,邱天也激发了更大的创作热情。永安是个旅游城市,但近年来永安的旅游宣传做得不是很好。市旅游管理处组织旅游景点宣传,邱天参加了几次活动,写了一些文章发表,为宣传永安旅游事业尽点滴义务。
除了写文章,在社会公益活动中,邱天还尝试做文艺活动的节目主持人。去年,他为市里举行的一些纪念活动、文艺宣传活动义务担任节目主持人,先后为燕西街道新安社区举办的“新安端午诗会”、市关工委举办的“永安市关工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诗会”、第三实小举办的“永安三实小晨曦诗社成立周年诗会”、市老体协举办的“永安市老体协年会(上坪)诗会”等担任诗会主持人,成为当年活跃社会的一名业余主持人。他还参加了新安社区“爱我社区”演讲比赛,抒发以“八荣八耻”明心志爱我社区的情怀。他多次参与市政协燕江诗社的诗歌活动,撰写大量诗歌作品,宣传永安三个文明建设,还协助编辑、出版了《新安新韵》《燕江诗萃》《晨曦诗韵》等书籍,尝试做编辑工作。
2005年底,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政工部的一个电话挂到了邱天的家里,电话里说,想请邱天担任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网站“文学沙龙”的版主。这是由永安火电厂党委工作部推荐,由省公司政工部批准的。从此,邱天利用自家里的电脑上网,担当了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网站“文学沙龙”版的版主,每天几小时看稿、审稿、编辑各单位职工、通讯员发网站的文学稿件,维护更新网页文章。2006年,邱天被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评为“优秀版主”,获得了荣誉,也激励他更努力做好版主工作,为宣传华电的辉煌业绩做更多的奉献。
邱天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内退职工,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然,他在践行“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中,能牢记一名党员的职责,尽党员的义务,有为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自觉行动,知荣明耻,甘做奉献,真正坚定“工作可以退休,但党员的本色是不可以褪的”的信念,热衷于公益事业,身体力行,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优良本色。人虽退休心不休,正如他所言:“退休了,不光要老有所乐,还应该老有所为,发挥余热,这样才生活得踏实,才不辜负党对自己的培养,才对得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