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受弟弟的牵连,突然被捕,但他临危不惧,且有知人之明。祁奚为国家爱惜人才,事成则“不见而归”,根本不希望别人报答。叔向获救,也“不告免而朝”,因为他深知祁奚的品德。相形之下,乐王鲋的虚伪和卑鄙,真是不堪入目。
栾盈出奔楚①。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②。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③?”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④’。知也。”
【注释】
①栾盈:晋大夫,与晋国执政范鞅不和,谋害范鞅。事败奔楚。②宣子:即范鞅。羊舌虎:栾盈的同党。叔向:羊舌虎的哥哥。③离:同“罹”,遭遇。知:同“智”。④优哉游哉:闲暇而快乐自得的样子。
乐王鲋(fù)见叔向①,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②。”室老闻之③,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④,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⑤。”
【注释】
①乐王鲋:晋大夫。②祁大夫:即祁奚。③室老;卿大夫家中有家臣,室老是家臣之长。④不弃仇、不失亲:祁奚曾向晋君推荐仇人解狐,又曾推荐他的儿子祁午。⑤觉:正直。夫子:指祁奚。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
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rì)而见宣子①,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②。’《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③。’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④,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⑤,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jí)而禹兴⑥,伊尹放大甲而相之⑦,卒无怨色;管、蔡为戮⑧,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
宣子说(yuè),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注释】
①驲:驿传所用的车。②保:依赖。见《诗经•烈文》。③谟:谋略。见《尚书•胤征》。④十世:指远代子孙。宥:赦宥。⑤壹:指因羊舌虎这一件事。⑥鲧:夏禹的父亲。殛:诛杀。⑦太甲破坏汤法,不理国政,被伊尹放逐。三年后悔过,伊尹恢复他的王位。大,同“太”。⑧管、蔡:管叔、蔡叔,周公的弟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右王:辅佐成王。
【译文】
栾盈逃奔楚国,范宣子杀了他的同党羊舌虎,软禁了羊舌虎的哥哥叔向。有人对叔向说:“你受这样的罪,未免不够明智吧?”叔向说:“比起那些死了的和逃跑的,又怎么样呢?《诗》里面有这么两句:‘真个清闲自在,姑且度过光阴。’这就是明智啊。”
乐王鲋见到叔向说:“我去为您求情。”叔向没有做声,客人走了,也不拜谢。人们都埋怨叔向。叔向说:“只有祁大夫能救我。”家臣的头目觉得奇怪,问道:“乐王鲋在君主面前说话,没有不灵的。他要替您求情,您却不理会。祁大夫没有他那神通,您却说非他不可。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说:“乐王鲋是顺着君主说话的,怎么会救我?祁大夫荐举贤才,外不弃仇,内不避亲,他会单单丢掉我?《诗》说:“他有正直的美德,天下人无不敬服’。祁大夫正是这样的人啊!”
晋侯向乐王鲋问起叔向的案情,乐王鲋说:“他这个人不会背弃亲人,也许有些牵涉吧!”这时祁奚已经告老还乡了,听说叔向被囚禁,赶紧坐上驿站的车,来见范宣子。说:“《诗》说:‘赐我恩惠无边无疆,子孙后代永保吉祥’,《尚书》说:‘圣贤有谋又有功,多加信任,保他安宁。’参与谋划国政而很少过失,给人许多教益而不知疲倦,叔向便有这样的品德啊。国家的巩固,便靠这样的贤人。即或他十世的子孙有罪,也当赦免,以勉励那些有德有才的贤者。现在他偶有过失,就不能赦免,并使国家蒙受损失,岂不太糊涂了吗?从前鲧被处死,他的儿子禹却受重用;伊尹起初曾放逐太甲,后来又辅佐太甲,太甲始终对他没有怨色;管叔、蔡叔因造反而被杀被逐,周公却辅佐成王。现在为什么因一个羊舌虎而抛弃整个国家呢?您如果能够行善,谁个不愿勉励自己,何必多杀呢?”
范宣子听了很高兴,便同他一起坐车去见晋平公,赦免了叔向。祁奚不见叔向,径直回家。叔向也不去道谢,径直上朝。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
春秋时期,霸主常向小国勒索贡物,而且贪得无厌,使小国不堪承受。子产要求范宣子轻币,并不为郑国诉苦,而是替晋国和范宣子着想,指出这样做的危险性,使范宣子幡然醒悟。这正是子产高明的地方。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①,郑人病之②。
二月,郑伯如晋③。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④,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⑤。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⑥,而无令名之难⑦。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⑧,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⑨,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⑩!将焉用贿?
【注释】
①币:贡礼。②病:忧虑。③如:到。④寓:寄托。书:信。子西:郑大夫。当时随从郑去晋国。⑤侨:子产的名。⑥贿:财物。⑦令名:好的名声。⑧公室:指晋君。⑨赖:恃,凭借。⑩没没:沉溺,贪恋。
“夫令名,德之舆也①;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②。’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③。’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④。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⑤!象有齿以焚其身⑥,贿也。”
宣子说(yuè),乃轻币。
【注释】
①舆:车子。②只:语助词。③“无贰尔心”:不要使你发生贰心。④迩:近。⑤浚:取。⑥焚身:丧身。
【译文】
范宣子主持晋国的政事,加重诸侯的贡品,郑国很苦恼。二月,郑伯去晋国,子产托子西带信给宣子,说:“您主持晋政,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美名,只听说您加重了诸侯的贡品。我真有点不懂了。我听说君子掌管国政,不愁钱少,只愁难得一个好名声。如果诸侯进的贡都集中在晋国的公室,诸侯对晋便怀有二心。如果这些贡品为您所据有,晋国对您又怀有二心。诸侯有二心,晋国就会崩坏;晋国有二心,您的家族就会崩坏。怎么这样胡涂啊!要这么多财宝有什么用啊!
“好声誉是传播美德的车子;而美德就是国家的基础。基础好。国家就不会崩坏。何不在这方面努力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民同乐,国运自然长久。《诗》说:“欢乐的君子,国家的基石’,就是因为君子有美德啊。‘上帝睁着双眼瞧你,你可不要三心二意!’这样自有美好的声名。以宽厚之心推行德政,那么,美誉就会将美德传播四方,于是远方的会前来依附,邻近的都安居乐业。您是要人家感激您,说您给了我们生路;还是要人家议论您,说您靠榨取我们的血汗来过活呢?大象因为牙齿而丧身,就是财宝招来的祸害啊!”
范宣子看了很高兴,就减轻了诸侯的贡品。
晏子不死君难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
齐庄公为了偷女人而被杀,死得下贱。晏子既不为他而死,也不因他而逃亡;在他看来,无论国君和臣子,都应为国家负责。如果国君失职,臣子就不必为他尽忠。这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文章三问三答,答中有反问,最后归结到“社稷”二字,波澜起伏,论旨鲜明。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①,遂取之②。庄公通焉③,崔子弑之④。
【注释】
①崔武子:齐卿,即崔杼。棠姜:棠公的妻子。棠公是齐国棠邑大夫。②取:同“娶”。棠公死,崔杼去吊丧,见棠姜美,就娶了她。③庄公:齐庄公。通:私通。④弑:臣杀君、子杀父为弑。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①。其人曰②:“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③,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④?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nì)⑤,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⑥?”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⑦。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⑧,舍之得民⑨。”
【注释】
①晏子:即晏婴,字平仲,齐国大夫。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②其人:晏子左右的家臣。③君民者:做君主的人。④口实:指俸禄。⑤昵:亲近。⑥庸何:即“何”,哪里。⑦兴:起立。三踊:跳跃了三下,表示哀痛。⑧望:为人所敬仰。⑨舍:释放,宽大处理。
【译文】
崔武子见棠姜生得漂亮,便娶她做夫人。齐庄公和她私通,崔武子便杀了庄公。
晏子站在崔家大门外,家臣问他:“你打算为国君殉难吗?”晏子说:“难道他只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为什么要为他而死?”家臣说:“打算逃走吧?”晏子说:“我有罪吗?为什么要逃走?”家臣说:“那就回去吧?”晏子说:“国君死了,我怎么回去?作君主的,难道只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是要他主持国政啊!做臣子的,难道只是为了赚几个俸禄?是要他扶持国家啊!国君如果是为国家而死,臣子也该跟着去死;国君是为国家而逃亡,臣子也该跟着他逃亡。如果国君是为个人而死,为个人而逃亡;那么,除了他身边的亲信,谁会跟他呢?人家受国君信任而竟敢杀死国君,我怎么能为他而死,我怎么能为他而逃亡?我又怎么能回去啊!”
等到崔家的大门开了,晏子走进去,把庄公的尸体枕在自己大腿上,哭了一阵,再站起来,哀痛得再三跺脚,才走出去。有人说崔子必定杀他,崔子说:“他在百姓中间很有声望,放了他可得民心。”
季札观周乐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
从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看来,春秋时期的音乐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而且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音乐、舞蹈各有特色。季札有幸欣赏鲁国演奏的周乐,并且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论,为后世留下这篇珍贵的史料。
吴公子札来聘①。请观于周乐②。
【注释】
①公子札:季札,吴王寿梦最小的儿子。封于延陵,又称延陵季子。聘:国与国之间派使者访问。②周乐:周天子的音乐。周成王曾把周天子的音乐赐给周公,鲁为周公的后代,保存这套音乐。
使工为之歌《周南》、《召(shào)南》①,曰:“美哉!始基之矣②,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bèi)、《鄘》、《卫》③,曰:“美哉,渊乎④!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⑤,是其《卫风》乎!” 为之歌《王》⑥,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⑦!” 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⑧,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yāng)乎⑨,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⑩?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bīn)○11,曰:“美哉,荡乎○12!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13?” 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14。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fēng)乎○15!大而婉○16,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17!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18?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19,谁能若是?” 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20!”自《郐》(kuài)以下,无讥焉○21。
【注释】
①《周南》、《召南》:周王畿及其以南诸侯国的歌曲。②基:奠基。③邶、鄘、卫:是周初在殷商地区所封的三个诸侯国。④渊:深远。⑤卫康叔:周公的弟弟。武公:康叔的九世孙。二人均为卫的贤君。⑥《王》:东周首都洛阳一带的歌曲。⑦周之东:指周王朝东迁。⑧细:乐曲烦琐细碎,象征着郑国政令过于烦琐。⑨泱泱:宏大。⑩大:同“太”。大公,即吕尚,姓姜,齐国的始祖。○11豳:今陕西省彬县一带。○12荡:坦荡无邪。○13周公之东:指周公东征。○14夏声:华夏的声调。○15沨:形容声调适中。○16婉:委婉。○17思:忧思。○18陶唐氏:即尧,史称唐尧。晋本唐地,故说有尧之遗风。○19令德:美德。○20国无主:陈的音乐淫乱放荡,百姓没有畏忌。○21郐:今河南密县南部。讥:评论。
为之歌《小雅》①,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②,曰:“广哉,熙熙乎③!曲而有直体④,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⑤,曰:“至矣哉!直而不倨(jù)⑥,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⑦,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⑧,行而不流。五声和⑨,八风平⑩,节有度,守有序○11,盛德之所同也。”
【注释】
①《小雅》:多数是周王室贵族的音乐。②《大雅》:大多是西周初期的歌曲。③熙熙:和美、融洽。④直体:正直的节操。⑤《颂》:周王室的祭祀歌曲。⑥倨:傲慢。⑦荒:过度。⑧底:停滞。⑨五声:宫、商、角、徵(zhǐ)、羽。⑩八风:指八方之风。○11守有序:各种乐器交相鸣奏,但都有一定的次序,相守不乱。
见舞《象箾(xiāo)》、《南籥(yuè)》者①,曰:“美哉!犹有憾②。”见舞《大武》者③,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hù)》者④,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⑤。”见舞《大夏》者⑥,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⑦,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táo)也⑧,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⑨。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注释】
①《象箾》:武舞,持剑而舞。箾:同“箫”。《南籥》:文舞,持籥而舞。籥:一种管乐器。②有憾:有遗憾。美中不足。③《大武》:周武王的舞蹈。④《韶濩》:商王汤的舞蹈。⑤惭德:指商汤用武力得天下,不是凭德教得的。⑥《大夏》:夏禹的舞蹈。⑦《韶箾》:舜的舞蹈。⑧帱:覆盖。⑨蔑:无,没有。
【译文】
吴国公子季札来鲁国聘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
鲁侯便命乐工为他演唱《周南》、《召南》。他说:“美好啊,教化很有基础了,虽说还不够完备,百姓已经勤劳而不怨恨了。”又为他演唱《邶风》、《鄘风》、《卫风》,他说:“美好而又深厚啊,忧愁而不窘迫。我听说卫康叔、卫武公品德就是如此,这恐怕是《卫风》吧!”为他演唱《王风》,他说:“美啊,思虑而不恐惧,恐怕是周室东迁以后的音乐吧!”为他演唱《郑风》,他说:“美啊!不过太琐细了,老百姓怕受不了啊!恐怕是要先灭亡吧?”为他演唱《齐风》,他说:“美啊!汪汪洋洋,真是大国的风度啊!可以做东海诸侯的表率的,恐怕是太公的国家吧!真不可限量啊!”为他唱《豳风》,他说:“美好啊!坦荡啊!欢乐而有节制,莫非是周公东征时的歌谣吧!”为他唱《秦风》,他说:“ 这是西方的夏声啊!能有这样的夏声,气派必定是非常宏大的,大到极点了!恐怕是周朝旧地的音乐吧!”为他唱《魏风》,他说:“美啊!多么抑扬浮动啊!宏大而又委婉,险急而又圆润。再用美德加以扶持,就是贤明的君主了。”为他唱《唐风》,他说:“思虑很深啊!恐怕有唐尧的遗风吧?不然,怎么能那么忧思深远呢?如果不是继承了先代的美德,谁能如此?”为他唱《陈风》,他说:“国家无主,还能长久吗?”《郐风》以下就未加评论了。
为他唱《小雅》,他说:“美啊!忧愁而没有二心,怨恨而不直说,大概是周德衰微的音乐吧?还是有先王的遗民啊。”为他演唱《大雅》,他说:“宽广啊!和美啊!曲折而有刚劲的节操,恐怕是文王德行的象征吧!”为他演唱《颂》,他说:“美极了!正直而不倨傲,曲折而不卑屈,亲近而不轻侮,疏远而不离心,变动而不邪乱,反复而不厌倦,悲哀而不忧伤,欢乐而不荒淫,取用而不匮乏,广大而不张扬,施予而不耗损,收取而不贪婪,宁静而不停滞,流动而不泛滥。五声和谐,八音协调。节拍有一定的尺度,乐器有秩序的配合,这都是盛德者共同具有的啊!”
公子札看到舞蹈《象箾》、《南籥》,说:“美啊!好像还有点遗憾。”见舞《大武》,他说:“美啊!当年周朝的兴盛,大概就是这样的吧!”见舞《韶濩》,他说:“圣人如此宽宏,尚且有所惭愧,可见圣人的难处啊!”见舞《大夏》,他说:“美啊!勤劳而不自以为有德,除了大禹,还有谁?”见舞《韶箾》,他说:“功德到达顶点了,真伟大啊!如同上天无不覆盖,如同大地无不装载,即使再有盛德,也不能超越这种境界了。观赏到这里,很可以停止了。如果还有其他的乐舞,我也不敢再请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