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乃生命之源。永安市正在进行城市第三水源建设,为今后“二级城市”的发展需要奠定基础,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这是永安市做大做强做美“二级城市”的一个新的举措。
2002年3月,建设部下发了《关于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批复》,永安市定位于“二级城市”,要求永安市要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交通、资源、技术的优势,加快工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林产加工、旅游业和纺织、建材工业。这就要求永安市必须增强城市的集聚力,扩张城市规模和容量,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按照“二级城市”的定位,永安市委、市政府实施“南商北工”的发展战略。由此,永安市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永安市建成区面积从1996年的13万平方公里提高到今天的17万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3.9%,绿化覆盖率36.8%,森林覆盖率83.2%,城市垃圾、粪便无公害处理率达100%。
城市建设,规划是灵魂。永安市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聘请省内外享有声誉的专家咨询论证,开门搞规划,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完成了《永安市城镇体系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的编制和城区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现正组织《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规划》、《城区消防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在旧城改造中,总投资约800万元、改造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的龟山公园已经成为健身、休闲和娱乐场所,受到市民的青睐;西门影剧院今年将建成地下为停车场、地上为休闲绿地广场;蝴蝶山公园安装了色彩亮丽的各种夜景灯,使燕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绚丽多彩。一系列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突出山水特色的规划建设,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与此同时,“南商北工”的建设如火如荼。南区开发方圆5公里,一期巴溪湾开发1.5平方公里,按照“以地建城、以城养地、自求平衡、滚动发展”原则,在永安市财政未投入的情况下进行市场化运作,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2亿多元,完成了主干道、桥梁、管线下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北部为总规划面积为9.2平方公里的三明市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完成园区直通路两侧一期1096亩的用地开发,第二期974亩正在报批之中,已经吸引投资达5亿多元。
大潮再次涌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加快福建改革发展步伐而提出的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发展战略,永安市城市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善弈者谋势。永安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城市规划方面要及早做好对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陆山区转移的准备,京福高速公路“9·28”建成通车,三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永安-宁化、永安-漳平-龙岩、永安-连城-武平三条高速公路和永安-长汀铁路逐步摆上国家和省里的建设盘子,这对提升永安的区位优势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契机,永安市做大做强做美“二级城市”将一往无前,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的永安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