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后,他做着一件浪漫的事:捉蝴蝶。
三年来,他捉了200多种500多只。永安这位名叫黄维忠的下岗工人说:“我想靠蝴蝶为自己找到一份工作。”
蝴蝶 蝴蝶
黄维忠住在永安南塔二村。6月7日,我们来到这个小山头,看见绿树成荫。他家两室一厅,厅壁挂着几个镜框,展翅的蝴蝶栩栩如生;而在卧室的角落,叠放着几十个纸盒。打开,现出的也是一只只张翼不动的蝴蝶。
都是标本。
他一盒一盒摊在床上,眼前顿时一派斑斓绚烂。“这是宽带,这是玉斑……还有箭环蝶、豹蛱蝶……”黄维忠一只一只指给我们看。
他拈起一片枯干的树叶,告诉我们:“这叫枯叶蝶。”
是蝶?我们将信将疑,细细一看,果然是蝶。
他又指着一只翼翅如网如丝的蝴蝶标本说,这不是破了碎了,它长的就是这个样,所以叫网丝蛱蝶。
他说,永安珍稀的蝴蝶真多哦,常见的有宽尾凤蝶。这是我国特有的,在永安分布广泛,但不好捉。翠蛱蝶也一样,种类多,数量少。在台湾,一只翠蛱蝶标本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元,有的还不肯卖。因为很难捉到。
书上说,福建没有耙蛱蝶,但他在永安的上坪捉到了;书上说,福建没有变色蛱蝶,没有网丝蛱蝶,他也在永安的大湖捉到了;珍蝶,全国才两种,他在永安捉到了一种。
亲戚从云南带给他旅游纪念品:一片过塑的西双版纳达摩蝴蝶标本。黄维忠说,这种蝶,永安也有啊。
黄维忠买了一本《中国蝴蝶原色图鉴》,这是权威的图谱。而他在永安捉到的蝴蝶,至少有三种是图谱没记载的。
捉了三年蝴蝶,黄维忠发现:除了绢蝶科,永安什么蝶都有,其中凤尾科,全国94种,永安就有36种;而《中国名贵蝴蝶》一书记载的120多种,在永安能见到一半。
捉蝴蝶
黄维忠原先在永安一塑当模具工,6年前下岗。他的技术不通用,能做些什么事呢?2001年夏天,《读者》上《蝴蝶公主》一文让他怦然心动。他回忆说,那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女孩,收集蝴蝶十几年,有500种1000件,搞了一个展览,后来被破格录取为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员。
“哎,我不也可以捉蝴蝶吗?”黄维忠喜欢打猎、钓鱼,知道永安蝴蝶多,就对妻子说,反正没事干,捉捉看,丰富一下生活,说不定以后开个展览馆呢。妻子曹秀兰在居委会工作,乐观开朗,对他说,就当作散心、健身吧。第一天去捉蝴蝶,她也去了,还带着儿子一起去,一家子嘻嘻哈哈,就像郊游。
可是,蝴蝶并不好捉。他们用渔网制成的兜子去扑,蝶到手了,翅也碎了。第一次去捉,只保存下一只宽尾凤蝶,竟然是珍稀品种。
后来,改用更为柔软的网兜,还加了抄鱼用的柄,长短可伸缩。他摩托车一骑,俨然是去工作。
黄维忠说,这三年的活动地点,基本在海拔600米以下,以永安城区为中心,2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午餐?两个馒头加一瓶矿泉水,当天往返。
他在永安老年公寓看门,二十四小时值班,第二天休息才有时间。但是只要没雨,他四季都去野外转悠。有些熟人不解:是不是吃太饱了?也有些朋友热心,告诉他:在某地看到了大蝴蝶。赶去一看,不禁大笑:“这是飞蛾!”
而黄维忠以前只认得两种蝶:凤蝶和粉蝶。但是现在,他光凤蝶就能细认出蓝凤蝶、樟青凤蝶、统率凤蝶,好几种。形态何异?习性如何?如数家珍。
他说:“为了认蝴蝶,去外地买了一些书。那本图谱,280元。”但是,有一本700多元的,犹豫了一下没买,“现在好后悔哦!”
图谱记载的中国1200多种蝴蝶,黄维忠捉了200多种。捉了蝴蝶就用图谱比对,了解形态、习性及分布、珍贵程度。
见到大飞蛾,想想它与蝶同一个目,也捉一只纪念;大蜻蜓少见,随手捉了做成标本。那些只在树冠上飞舞的蝴蝶,明知是又一个品种,但是看得见捉不着,让他仰天长叹。
制标本
细看蝴蝶标本,翼翅平展,一只一只展示着美丽的形态。
黄维忠说,从最初的想捉蝴蝶到如今的蝴蝶满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起先,捉了蝴蝶就用竹片夹住,回到家一看,翅破须断,无法留用。怎么办?他折了许多小纸袋,一袋一蝶关住,不让它动,形态就完整了。
制标本要先定形:在泡沫塑料上开条凹槽,让蝶的虫体恰好落入,然后展翼……他说,这定形板是自己悟出来的。
怎么防腐呢?他说,要往蝴蝶里注射一二滴福尔马林,用酒精轻轻擦拭表面,然后用敌敌畏熏。三年过去了,标本不霉,不蛀。
这也是他自学的。
书只读到初中,说话却像个专家,自然流出术语。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蝴蝶如何取食呢?黄维忠说,它们用喙管吸食液体。
他问我们,知道吗?弄蝶是早晨出来活动的,长得很特别。我们细细察看弄蝶标本,看不出什么玄妙。他说,你们看,它的触须有钩,别的蝶没有。
他告诉我们,蝴蝶羽化出来时多大,一生就多大,翼展最宽的有20多公分;生命大约只有半年,但是有的会迁徙。南美洲的黑麦金斑蝶一出生就往北飞,这是飞向死亡,因为它们的生命没有往回飞的时间,注定要死在北美。
那么,制作蝴蝶标本,不就是留住一种生命最美丽的时刻?不就是让美定型?
愿 望
黄维忠说,他这三年捉蝶,就像在“做一次普查”。他要收全永安的蝴蝶。
他有时问朋友:有没有哪个部门能办个蝴蝶展览馆呢?“我的这些可以贡献出去,愿意再捉一些来展览。”愿望只有一个,“让我在展览馆里有份活干”。
他认为办这样的展馆很有必要,向我们分析说,就像桑与蚕的关系,生态的丰富性才能带来生物的多样性,比如,永安为什么会有宽尾凤蝶?因为永安有它的寄主植物——深山含笑,也就是说,因为这种植物多了,这种的蝶才能跟着多起来。永安的蝴蝶品种多,数量大,说明永安的生态保护得好。办这样的展览,可以起到多种的教育作用。
他建议,“在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个昆虫馆”,中型的,“有2万元就够了”。他愿献出标本,只求有个中低档工资的工作。
而他的朋友与他探讨:永安是全国优秀的旅游城,能不能借助蝴蝶吸引游客,推介永安?能不能把蝴蝶制成旅游纪念品?蝴蝶是有文化积蕴含的,能不能把它制成情谊卡?永安有的蝴蝶是外地没有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制成标本,有偿供给蝴蝶专家和爱好者?
也就是说,建议这位下岗工人以卖蝴蝶标本为业。而且相信,他能成为蝴蝶专家。看,专家说,这蝶没有,那蝶没有,而他拥有标本。
妻子曹秀兰现在龙岭居委会当支书、主任,她对丈夫的爱好满怀希望:买电脑和打字机,订制加工蝴蝶标本,或者刻录光碟。总之,正如黄维忠所说,“这些标本多少能卖些钱吧”。
蝴蝶就在窗外翩翩起舞,是不是会飞的钞票呢?
(编后语:主动寻找就业途径,这是可敬的;丰富生活,增添情趣,这是可喜的。为当地做了一次蝴蝶资源普查,这是可贺的。建一座昆虫标本馆,也是可能的。但是,有些蝴蝶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捕捉,有无规定?如何更好地爱护蝴蝶,传播科普知识?编者认为,黄先生应向有关部门咨询,相信有关部门会热情答复。我们祝愿好事能办成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