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斗——来自福建省三明劳动教养管理所的戒毒报告
发布时间:2004/6/25 作者:詹昌政 游览人次:5043
吸毒者:“为了钱,
我一急起来什么事也敢干”
20岁时,小苏拥有20多万元存款;4年后的今天,一无所有了,还背上了10多万元的债。
失去财富是从好奇开始的。
小苏记得那个晚上。几个朋友在包厢里唱歌、喝酒,醉意朦胧间,看见一个朋友在做影视片里的动作……
吸毒?!小苏大惊,他知道,毒品是有害的,吸毒是犯法的。几个朋友却哈哈大笑,问他:来一点?……
小苏往边上退。
很快乐的……
不好。
真的很快乐……
真的?
小苏靠过来了。就吸一次是不会上瘾的吧。不过有了第一次,很快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小苏开始喜欢那种感觉了。
朋友喜欢小苏。小苏需要那东西,就给,但是不再白给了,说是这东西很贵,也不好弄。
那就买吧,小苏有钱。他开了一家饭店,生意兴隆,存折里有20多万元。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一天,小苏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毒品了。“一没吸,就没力气,流鼻涕,爱睡觉,容易感冒,浑身长肿块,更多的难受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以前,吸毒是为了获得快感,现在吸毒已经毫无快感可言了,仅仅为了解除痛苦罢了,而这痛苦却是用大价钱买来的!存折里的钱存不住了,取出,取出,只能取出……
存折里的钱取光了,那么,“一天要吸食三四百元”,钱从哪里来?
借。向亲戚借。向朋友借。向熟人借……借口是手头紧,一时周转不开……钱一借到手就买毒品,从烫吸到注射,越陷越深,直到父母发现时,已欠债10多万元。
想一想,小苏哭了。
6月21日下午,小苏向记者讲述了这4年的吸毒之痛,又是泪眼汪汪。
小苏说:“如果我没吸毒,现在什么也有了,小车,房子……”
毒品、爱滋病、恐怖活动,这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吸毒者因注射而染上爱滋病,因为没有毒资而去骗,去偷,去抢,甚至去杀人放火,曾见报道过。
小苏说:“如果我再吸下去,就会把父母的一切吸光光。为了钱,我一急起来什么事也敢干。”
劳教所所长:“要了他们的钱,别想再吃警察的饭。”
小苏正在福建省三明劳动教养管理所接受劳教戒毒。
和他一起的,还有几十人,其中一部份是从其他戒毒所转来的。这是因为,省司法厅、公安厅决定:今年6月1日起,三明劳教所列为戒毒劳教人员执行场所,收容南平、三明、龙岩三市的戒毒劳教人员。
所长梁长铜告诉记者,这些人不好对付。根据外地情况看,贩毒人员曾经想方设法让毒品渗入高墙之内,比如,夹在信封里寄进来,混在物品探视时捎进来,藏在车子角落搭进来,从墙外抛进来,从水沟漂进来,托人带进来,甚至还有用汽球飘进来的……所以,三明劳教所下文要求:“创造场所无毒环境”。
戒毒劳教人员一进来就理发,洗澡,更衣,接受体检,重点是尿检,每人建立档案。除了衣服、被子,他们携带的其他物品一律退回。而且衣物要浸泡24小时,身体可能藏匿毒品的部位要检查……不让毒品夹带入内。
在这里,只有家庭直系亲属和社会团体的帮教组织才能见他们,而且只能在接见厅里进行隔离会见,不让他们有获得毒品的机会。为了防止他们寻找毒品,这里严格控制电话,特殊情况要用电话须经所领导批准,并且只能讲普通话,接受民警监听。收到信,要在指定地点,当着民警的面拆开,证明没有夹带毒品。
在这里,劳教戒毒人员购买物品一律使用IC卡。不使用现金,这样能有效防止毒品交易。
当然,完全的封闭是不可能的,比如,车和人总是要进出的。这批人进来没几天,就开始观察地形了。
管教民警会不会被他们拉拢下水呢?
梁所长想到了这一点。他对全所民警说:“要戒他们的毒,戒毒所自己先要防中毒。”“要了他们的钱,别想再吃警察的饭。”
高墙内的自白:“青春万岁”
这里的戒毒劳教的环境如何?副所长陈俊强带我们四处走走看看。
这是个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位于三明市风景秀丽的沙溪河畔,水泥路环绕着草坪,绿树簇拥着楼房,整洁,肃穆。
进入第二道门时,经陈副介绍,警戒护卫队发给了我们“参观证”。站在大操场上,只见戒毒显得明亮,庄严,给人以校舍式的感觉.
戒毒劳教人员住的是架子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牙杯一字摆放,牙刷都朝一个方向。每间宿舍都有一架彩电,他们就坐在小凳子上观看录像,收听讲座。演播室题板上写道:“人生观教育(诚信专题讲座)”。
二楼是劳教人员的休闲娱乐场所,设有棋牌室、茶座、康乐球室……在书画室,记者看见一幅字:“青春万岁”。
吸毒者的青春如何呢?戒毒中队张绳须队长说,吸毒者的年龄大都在二三十岁,因为好奇,苦闷,无聊,疼痛,在朋友圈里接触了毒品。然后,身体就垮了,变得懒,散,动作慢,心里想的只是毒品。他叫来了一个叫小许的青年:消瘦、乏力、困倦。小许说,34岁了,未婚。
被毒品耽误了。他说,23岁那年跟朋友一起吸上毒,开车挣的钱都买了毒品。如今呢,车开不动了,什么活也干不了。
有些人是不想干活。从其他戒毒所转来的那部份人,曾经抱成一团,今天嫌这个差,明天怪那个不好。叫他们习艺,回答说,得了这种病,没力气干。其中一个甚至说,除了三明,福建哪个劳教所我没去过?哪个不认识我?叫我习艺?没门!
梁所长亲自找小洪谈话。这人左手残废,曾在三明所劳教过。所长说,所里的风气你是知道的,严格,公正,你要起带头作用,争取减期早日出去,青春宝贵啊。于是,小洪单手习艺,其他人就没借口了。 同时,这部份人被编入了不同中队,无法串联,戒毒劳教工作就正常进行了。
他们在这里要经过15至30天的急性脱瘾,然后接受1至3个月的康复教育,接着就是6个月至2年半的常规矫治,再经过回归前的强化教育,就可以返回原来的生活社区了。
告别毒品,才能找回失去的青春。
采访手记:“帮教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回到原来的生活社区,他们将会怎么样?会不会又吸毒了?为什么?
小许说,1997年进过戒毒所。出来后,亲人不信任,朋友避开了,很孤独,很苦闷。但是,真想重新做人,这是真的。可是很难。比如找工作,本来就难,何况吸毒后体质严重下降,很多活是干不动了。好不容易找个工作,很快就有人告诉老板:他是个吸毒的,你也敢要?就被解雇了。无聊,空虚,混来混去,又混回到吸毒的圈子里去。心里明白吸毒太可怕了,但是人的意志力毕竟有限,最终挡不住诱惑,又吸上了。
那么,吸毒的圈子有多大呢?有报道说:“国内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总数继续增加,并仍以青少年、社会闲散人员为主。2002年,全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到100万人,同比上升11%,其中青少年已占总数的74%,无业人员占53%。从涉毒地域范围看,截至2002年底,全国涉毒县(市、区)已经发展到2148个,比上年增加了97个。从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种类看,海洛因依然是国内滥用的主要毒品,国内吸食海洛因人员已占到吸毒人员总数的87.6%。”我省目前累计登计在册吸毒人员达3万人,35岁以下的吸毒人员占总数的74.96%.全省涉毒的县(市、区)80个,占总数的90.91%.梁所长说,第一次发现吸毒的,要强制戒毒三个月,发现再吸,就要进劳教所劳教戒毒。资料表明,闽西北三市目前在案可劳教的吸毒人员,呈上升趋势.
吸毒会产生什么危害呢?梁所长说,如果不打击吸毒行为,毒瘾会越来越重,身体会越来越差,而且吸食的量也越来越大,开支就越来越多,那就会发展到以贩养吸,拉别人下水。同时,从烫吸发展到注射,爱滋病就会多起来了;为了找到毒资,盗窃,抢夺,抢劫等侵财性案件也会多起来。
一份资料证实了这一点:吸毒成为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的温床,许多城市的大宗抢夺、抢劫案件,35%是吸毒者所为,严重的占70%。我省去年发生的盗窃案件,60%以上是吸毒人员或有吸毒经历的人所为,吸毒导致爱滋病迅速蔓延,2001年,全国爱滋病感染者报告30736例,其中因静脉注射感染的占68.7%。
可见,禁毒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那么,戒毒容易吗?
陈副所长说:“毒魔好戒,心魔难除。”社区的跟踪帮教就显得特别重要,帮他找回工作、重建家庭、树立信心、适应环境,直到“实现与主流社会层面完全融合”,从此远离毒品。
请相信:“帮教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