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永安市委、市政府2011年市财政将投入1.6亿元用于为民办实事十个工程项目建设,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程。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老年农民早点享受到实惠,实现广大农村居民及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完善市、乡镇(街道)两级农保经办机构建设;制定《永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暂行规定》,以“新农保”为基础,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一并组织实施。2011年力争实现参保率70%。
二、城区综合整治工程。
城市公厕建设及垃圾中转站改造:结合小区建设,新建7座公厕;改造14座公厕;改造垃圾中转站4座、压缩设备8套,安装垃圾中转站除臭设备5套。进一步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味,为市民营造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城区旧街巷整治:维修和完善全市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市财政安排550万元。对四个街道的公共基础设施逐年进行改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停车难整治工程:逐步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结合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配套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做好城区现有人防工程及停车场的整合,利用;2011年正式实施公交IC卡收费系统,投入资金1000万元更新32台公交车辆;在永辉超市(南区)、五洲警务室、石门路、库区路、仙泉坑路、含笑大道等路段施划临时停车泊位279个,设置停车标志牌136块;做好小区公共停车场(位)的规划审批、竣工验收;做好武装部、大榕树、市一建公司等地块社会公共停车场的规划。
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整治:做好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旧民房改造、危旧建筑物拆除、毛坯墙装饰、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工作,消除视觉污染,提升景观效果。改善我市高速公路沿线村庄的村容村貌,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永安市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形象。清洁家园:加快农村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沟渠河道清淤力度,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城乡地质灾害点整治工程。
保障地质灾害点周围居民及学校师生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完成槐南中学和益民新村地灾灾害治理点整治工作。
五、道路隐患综合整治工程。
农村道路安保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状况,提高安全行车等级。在农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河、临崖等危险路段设置必要的安保设施,完成里程250KM(其中县道30公里;乡村道路220公里)。国省道、城区道路隐患整治:进一步完善道路安全设施,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等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据事故多发原因,在含笑大道、香樟大道、国道205、省道307等13处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相应设置中心隔离栏、增加道路照明、增设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减速震荡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确保2011年上半年完成。
六、“四绿”工程(含“一江两溪”整治)。
“四绿”工程:开展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打造生态市,创建宜居城市,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1)绿色城市工程:打造城市示范片林3处、城市示范道路1处、绿色开发区2个、绿色校园3个、绿色军营1个,新建城市森林公园1个。(2)绿色村镇工程:打造绿色示范乡镇1个,新建绿色村庄16个(其中精品村庄3个)。
(3)绿色通道工程:打造五条精品绿色通道(对永安到洪田路段、西洋到岭头路段、永安到上坪路段、高速南(北)互通收费站至城区路段进行绿化)。(4)绿色屏障工程:打造“青山挂白”治理示范区域1处、中型水库沿岸河段及重点河段水土流失治理(含燕江、巴溪、后溪河段整治)示范河段各1处、一重山造林绿化(国、省、高速沿路一重山各1处)示范片3处。以上各项工作均要在年内完成。防护堤建设:加快城区防洪工程建设,以确保城区防洪安全。完成沙溪三期防洪工程巴溪河段3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防洪堤6.09公里建设任务;完成巴溪河农场桥至机械厂河道3公里清淤工作;结合沙溪三期防洪工程,整治疏竣河道。水污染治理:强化“一江两溪”整治,提高辖区内河流水质力争总体水质达到Ⅲ类以上。(1)完成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并投产;查处乱倒建筑垃圾行为,并完成建筑垃圾弃土场建设。(2)抓好巴溪河上游石材加工、洗砂和高岭土开采企业整治,责令沿河工矿企业工业废水达标排放。(3)加大河流巡查力度;注(吊)销西门电站至贡川电站河段采砂许可证关停采砂作业,规范河道采砂日常管理;加大清理两岸侵占河道建筑力度,规范河道采砂日常管理工作。
七、“平安永安”技防系统工程。
视频监控网络:视频监控网络对于打击、预防犯罪,及时抓捕犯罪嫌疑人以及现场取证具有良好功效。在全市重要单位、重点部位、社区、行业场所、沿街商铺等安装400套视频监控系统,并将其联入公安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网。治安高清卡口:治安高清卡口三级网络能快速捕捉勾画出嫌疑人和嫌疑车辆的运动轨迹,对抓捕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刑事犯罪嫌疑人和现场取证等具有突出功效。第一期进出城4个道路治安高清卡口,第二期城区主要红绿灯路口10个治安高清卡口、第三期11个乡镇20个治安高清卡口。电子信息监控系统:利用电子信息轨迹碰撞破案,降低破案成本,提高破案效能。
八、保障性安居工程。
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经济适用住房:(1)第三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总投资4.5亿元,总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2011年力争完成投资8000万元,下渡经济适用房竣工交付使用,含笑大道经济适用房完成主体施工。(2)埔岭汽车工业园(重汽)经济适用房项目:总投资1.12亿元,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2011年力争完成投资5000万元,并进入预售程序。租住房:含笑大道及埔岭廉租房项目,总投资6350万元,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含笑大道项目建设479套,埔岭项目建设150套),2011年力争完成投资3500万元。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36套,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总投资4240万元(其中供电局60套;埔岭汽车工业园188套;煤建四处49套;探矿厂地块39套)。
九、居家养老服务工程。
通过资源整合、组织社区力量为老年人居家养老解决实际困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新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0个;在每个乡镇选择1个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责任分工按永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永政文〔2010〕72号)执行。
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合理规划和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1)全市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总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小陶中心幼儿园年内竣工,上坪、西洋中心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新安分园完成规划。(2)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亩,总建筑面积4727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年内教学综合楼完工,完成投资500万元。(3)全市小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族中心小学新校建设、南门小学新校建设、西门小学教学综合楼、槐南中心小学学生宿舍、西洋中心小学教学楼,总建筑面积27400平方米,总投资6051万元,年内完成投资1751万元。(4)全市中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中新校建设、四中校园道路、八中教学综合楼及塑胶跑道、七中学生食宿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7311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250万元,年内完成投资2800万元。(5)职专新校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300亩,一期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年内完成投资5000万元。
(6)一中南校门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6166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