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5日召开的永安市大湖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大湖中心供电所获得了大湖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授予的2010年度人民满意基层站所。
误解消除后,无一不满意票
刚从大湖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捧回“人民满意基层站所”牌匾的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大湖中心供电所所长刘坤告诉笔者,有关评选大湖镇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民意测评工作从去年4月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大湖镇人大曾就在本镇的20个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较多的基层所占工作满意度向当地各有关单位和村(居)委会发出了上千份问卷调查表,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大湖供电所获得428票满意票,基本满意票98票,但仍有不满意票12票,其不满意的原因是“经常停电未事先通知”。去年底,大湖镇人大再次召集在大湖镇的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和站所负责人召开测评会,在每个站所负责人上台做述职报告的同时,请与会人员打勾测评。在这次测评会上,大湖镇党委书记周学鋜说了公道话:“每一次停电检修,包括大湖供电所在内的供电部门都有在永安电视台《永安新闻》节目之后进行事先公告,大湖供电所还长期坚持了他们自己的公告方式,即在每次停电前,先在停电的配变上张贴公告,造成一些人误认为‘供电所经常停电未事先通知’的原因是,一些人没有看到停电通知,请各村(居)委会和各单位干部回去以后,转告所在当地群众经常关注供电部门的停电公告’”。这样一来,在村主干、镇代表、企业代表民主测评会和镇班子成员、主席团成员、市人大代表参加的测评会上,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大湖中心供电所再也没有获得不满意票。最后的结果是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大湖中心供电所、永安市公安局大湖派出所、永安市地税局大湖分局、永安市大湖中心小学等4各单位获得了大湖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授予的2010年度“人民满意基层站所”称号。
测评的结果是永安大湖供电所让人民满意,而当地的用电客户反映如何呢?
拥军爱民,从小事做起
2月7日(正月初五)凌晨5时许,还在睡梦中的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大湖中心供电所所长刘坤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一接电话才知道,是当地驻军某部的水泵房变压器台出了故障。
“能不能快点来帮我们看看,还在冒烟呢”,打电话的求助方说。
“险情就是命令!”接到电话后,刘坤连忙从床上骨碌爬起,急急忙忙穿上衣服后,又叫生产组组长冯崇铨一道开着工具车前往驻军某部。
到了现场天还没亮,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某部的变压器跌落开关引线连接处烧断了,由于该变压器的产权属于部队所有,按照惯例,只能由产权单位自行维修。但驻军某部有关人员一脸愁容地说:“这个水泵房关系到部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我们这里一时还找不到维修人员和零配件,希望地方供电部门能够帮忙维修解决,需要多少费用我们都可以考虑”。
考虑到军民共建关系,刘坤二话没说连忙开着工具车回到单位找来零配件,又连忙赶回部队帮忙抢修,7:30时,驻军某部水泵房恢复供电。部队官兵热情邀请刘坤、冯崇铨等一道在部队用早餐,却被两位供电职工婉言谢绝了。
部队官兵建议两位供电职工整理一下报账单,也被两位供电职工婉言谢绝了:“都说军民一家亲,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支持新农村建设勇当先锋
说起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大湖中心供电所,永安市大湖镇新洋村党支部书记魏金友总是竖起大拇指说:“供电所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使我们倍受鼓舞”。
2010年7月下旬,福建省委八届九次会议提出了“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号召,永安市大湖镇新洋村两委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为推动跨越发展而部署的五大战役,因此而实施了将旧宅基地恢复农业用地20多亩的土地整理工程。工程施工中,村两委决定将原村部礼堂腾出来给拆迁户居住,因此,需要将村部礼堂边上的一根电杆迁移,电杆迁移需要由引起迁移的单位承担费用,但新洋村的村财有限,正在为此事发愁的村支书魏金友找到大湖供电所所长刘坤后,刘坤表示:“村里正在建设新农村,我们乐意多付出予以支持,但费用问题我们不能说了算,建议你们书面报告我们永安市供电公司的领导”。新洋村的书面报告送到原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后,很快就得到了批复,刘坤所长马上积极组织人员到现场勘察并准备施工。这时又遇到了部分村民担心迁移后的电杆影响民居风水,几经争议,几经搁浅,直到村里完成了协调工作后,刘坤先后4次到现场勘察,用了2天时间终于完成了电杆迁移任务,新洋村因此省下了2万元电杆迁移费。
由于供电所人员行动快,不计个人得失,新洋村两委和当地群众深受鼓舞,土地整理工程也加快了工程进度。因此,魏金友逢人就说大湖供电所好。
时刻惦记着用电客户中的残疾人
住在永安市大湖镇冲三村的肢体残疾者吴尾芳今年61岁,由于路途较远,他没有收到大湖镇人大发出的民意调查,但吴尾芳同样对大湖供电所充满了敬意。
2010年7月,永安市大湖镇冲三村村民吴尾芳建好了新房,可是旧房子属于冲三村的台变,新房子属于冲二村的台变,眼看就要乔迁了,可老吴却为新居的一个电表发愁。因为按规定新装一个电表需要300元钱,行动不便的老吴每一分钱都很省俭,因此,他很想能够省下这300元。
当老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湖供电所所长刘坤后,刘坤考虑到吴尾芳先生是特困群体,很快就帮老吴把旧房子的电表拆到了新房子,而且分文未收。
现在老吴每天望着新房子里明亮的电灯就会想到供电所的职工们,“他们都是一群年轻的好后生!”吴尾芳说。(高鹏强 管其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