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的夏日里,笔者在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红星村赖兆农家门前的一丘旱田上看到了一张很大的透明网棚子,远远望去就像挂着一张很大的蚊帐。这张“大蚊帐”的里面是什么?小陶农民为什么要给土地挂上“大蚊帐”?
红星村果农赖兆农告诉笔者,他的那个棚子里面是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的红肉脐橙、卡拉卡拉及宫本、达蒲等特早蜜桔的脱毒柑桔果苗,外面的白色“帐子”是用60目的防虫尼龙网建成的,目的是不让虫子飞进棚子里。在场的小陶镇农村经济办公室果树农艺师管其宽告诉笔者,近年来,一些果园由于在购苗时就带有病毒性的病害,刚刚种植的时候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种植后二、三年就发现相当部分的柑桔果树树势生长缓慢,树叶变黄,大小也参差不齐,这些果树在果农费工费时耗费了大量成本之后,往往产量低而果品质量却不好,一些柑桔的病毒性病害主要是通过嫁接的接穗和媒介昆虫去传播,这次赖兆农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和广西柑桔研究所引进了一批不带病毒病的柑桔良种母本后,技术人员就建议把它养在防虫网里头作为采穗圃,以后3年内从这样有隔离条件的采穗圃提供出来的接穗再繁育出苗木就不会带着病毒病,用这样的脱毒苗木种植后就可以实现树壮果大的目标。
脱毒苗木真的有那么好吗?离开小陶镇红星村赖兆农的采穗圃之后,笔者赶到了永安市洪田镇上角坑果场,远远地就看到了一大片绿油油,齐齐刷刷的果园,每棵树上都挂满压弯枝头的果子,正在果园里劳作的农民陈志川告诉笔者,他承包的果园种植的主要是雪柑,还有部分是芦柑,都是 15年前从外地引种的脱毒苗。老陈说:“脱毒苗木的最大好处是果树病害少,省工而且高产、稳产”。去年,老陈的3500株雪柑,年产量达40多万斤,扣除成本,年纯收入达 4万元 ,从今年的长势来看,可能超过50万斤。
为了能以高品质水果赢得效益,使果农避免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在小陶镇农村经济办果树农艺师的指导下,今年小陶镇将以给柑桔果苗木挂上“大蚊帐”等方式培育出柑桔脱毒苗木10余万株。
图片说明:永安市小陶镇农村经济办果树农艺师管其宽在“大蚊帐”里与赖兆农一起查看脱毒母本的长势。
( 朱昌极 朱昌剑 /文 林元辉/图)
浏览图片请到金农网——
 
http://agri.com.cn/host/newscontent.asp?id=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