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残疾人工作
发布时间:2011/9/16 17:40:51 游览人次:3537
为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永安市残联深入探索残疾人工作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新举措,全面提升基层残疾人工作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健全完善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不断完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努力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使残疾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立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就学补助制度、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残疾人大病医疗救助、残疾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残疾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保险等制度,构建制度化的残疾人保障体系。
二是完善城乡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对持证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残疾人,按照分类施保的办法,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主动与民政部门沟通,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重度残疾人纳入日间照料或居家养老。
三是构建社会化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快“福乐家园”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功能,大力实施无障碍建设进家庭,方便残疾人出行。巩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市”成果,加强社区、乡镇、村残疾人康复站(室)建设,继续抓好就业服务、文体活动、危房改造、残疾人维权等工作,构建完善的残疾人服务体系。继续实施白内障复明、精神病防治、假肢安装、智残儿童、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就业培训、盲人保健按摩等项目,促进残疾人回归社会。
四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监督服务机制。确保福利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的企事业按照规定为残疾职工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鼓励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残疾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努力扩大覆盖面,使残疾人受益。
五是构建规范化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加强残联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强化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乡镇(街道)专职残疾人联络员的选聘和业务培训,壮大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围绕残疾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情,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具体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注重人文关怀,让残疾人感到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完善市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的职能,充分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用,切实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