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贡川、后有永安”,老永安人都这么说。
从北向南进入永安地界,必须经过一个山青水秀,有很多青砖老屋的古镇贡川。小小镇子,源远流长,古名为贡堡,开埠于唐(公元741年),盛于明清,距今已栉风沐雨走过1270年的历史行程。
如果不是一些人为的“拆迁”,贡川老建筑很圆满地自成一城,有青砖城墙临江圈围,一如古堡。古城墙内百姓安宁生活如家人,古城墙外哪管故事纷纭。
尽管拆了,遗憾回望,镇内现在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陈氏大宗祠等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镇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标识永安的4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桃源洞,就玉立于贡川境内,还有曾为宋朝李纲盛赞为“小武夷”的栟榈山。
古镇的古文明以文化为丰厚底蕴,据有关资料,贡川历史上曾出过2名探花,16名进士,13名举人,24名贡生和3名理学家。近代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者李宝焌、宋朝理学家陈瓘、明代琴谱大师杨表正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为贡川添彩,使古镇有名,也足以让世世代代的贡川人引以为豪。
贡川古文化为今天的文明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在民间,贡川人悠然自得,以习文的传统执着地守望着自己的家园,他们挖竹笋、打糍粑、编草席……日复一日,风雨相依,在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细节中,不经意的展示这方土地内在的古雅文明。
在政府,贡川镇坚定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大目标,引导人们拼接经济发展、生活幸福的“软环境”。以这一目标作为提升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工程,“从我做起,文明自身”齐心协力创建文明机关,带动文明乡镇创建工作。
将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三抓”文明村镇创建领导机制。把文明创建纳入干部的绩效工资、绩效资金考核范围,开发使用干部绩效考评软件,以“工作日志累积分”形式,按得分比例发放月绩效工资、年终奖优罚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同时,延伸考核到村,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与绩效工资挂钩,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依据,年终考核,奖优罚劣,调动村干部参与创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融精神文明创建于具体工作之中:
一是打造文明招商平台。对入驻水东工业集中区的企业项目“三实行”:实行水通、电通、路通、通讯通(电话、传真、宽带网络、光缆等)、排污通、热力管线通、燃气管线通和场地平整“七通一平”工业熟地供应制;实行手续办理联审联办制,快审快办;实行项目挂包联系制,每个入园项目均安排一名领导和一名干部负责挂包,从项目落地建设到竣工投产实行无偿跟踪服务等,通过这些措施,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创造“政策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服务最佳”的服务环境。
二是广泛开展道德实践,倡导文明新风。通过电影、电教、文艺下乡、出板报和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做到文明宣传单入户、文明宣传栏到组、文明之声广播村村通天天响、进入中小学学生活动;创办《古镇新风》,及时发布镇内重要信息;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活动,规范村民公约,抓好村民文明言行规范;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新风尚,近年全镇各殡改区火化率达100%。同时,在道德实践中注意培育推广有教育意义的先进典型,先后发掘推荐了省级十佳创业青年杨文彬、永安市级抗洪抢捡先进人物张泰宏、永安市军人好母亲姜淑柳等一批先进典型,总结推广了永安市田龙染整有限公司、新发冲村、南坂村创建文明村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典型引入,辐射带动了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人人传文明,人人讲文明”,弘扬“承古拓新,敢闯善谋”的贡川精神。
三是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聘请厦门大学建筑系教授制订贡川古镇保护实施方案,修复和保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古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修复重要的古街巷和重点建筑,重现“书院”、“琴台”、“兰圃”等文化精髓;改造贡川老大桥为廊桥,在廊桥内形成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成为贡川新地标;开发古镇游主题,形成完整的古镇游线路。现在,贡川草席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丸烧麦宴”专利完成注册登记;保护挖掘了传统的抬戏、龙船歌、河灯、花灯、舞龙等文艺精品,编制创建了草席舞、贡歌等文艺作品。
四是加强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面积为185平方米的文明成果展示厅,作为镇干部群众精神文明学习家园;贡川历史文化陈列馆和笋竹文化陈列馆,被列为三明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明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陈氏大宗祠等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物古迹列为贡川古镇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篮球场、网球场、镇老年活动中心、综合文化站为一体的行政文化中心区,全镇15个村100%建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9个村建起了图书室,南坂村建成集图书阅览室、信息技术室、学习教育活动室、老年活动室、体育健身室“五室一体”的标准化村民服务中心。全镇现有农民书画队、龙舟队、锁呐队、蓝球队、门球队、秧歌队、铜管乐队、中老年人健身队、百名妇女腰鼓队、民乐队等十几支文艺队伍,利用农闲和节假日,采取镇村、镇企、跨乡镇、跨部门联谊的形式,开展文艺演出、农民运动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群众参与面达80%以上。
五是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新加坡连氏基金支持的卫生整治项目,投资43万元,新建垃圾池15个,中转站1个,新增村级绿化面积800平方米,建设7个村垃圾存放点、垃圾中转站,建立大镇区垃圾集中存放、统一清运无害化处理系统,实现镇区垃圾统一清运永安填埋场处理。
文明乡镇生动的创建活动,耕耘出累累硕果,集结成全民共享的幸福。贡川镇201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2亿元,比2008年的7.3561亿元增长120%;完成农业总产值2.7亿元,比2008年的2.3182亿元增长16.4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995元,比2008年的7043元增长27.72%。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四个文明协调发展。贡川镇现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园林式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中国贡鸡第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