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七,适逢永安市槐南乡春节后的第一个墟天。街上异常热闹,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但最热闹的要属卖杉树苗的摊子了。该乡地处山区,乡民流传下这样一个传统习俗,家有闲地的农民都会在春节后第一个圩日里购买小杉树苗,开春造林,美化荒山,绿化家园,寓意着一年生机无限。
杉树在当地有着较深的寓意,杉木的“杉”用当地土话译为“生”,进而演绎成“生财”、“生材”。“生财”代表了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可以如愿“生财”过上安康生活。更有逢年喜事,如搬新房子、结婚等,也要有一小块杉木随着做吉祥物。而“生材”是乡亲们对自然资源的渴望,在今天买好杉树苗并种下,渴望来年杉树苗长成一大片杉树林,“有材”即“有财”。正是乡民对开春造林的信仰,对传统习俗的延承,加上勤劳吃苦的精神,造就了如今有“金山银水”之称的槐南乡。世代的开春造林意识,不仅加大了乡镇的绿色覆盖面积,现槐南乡有耕地1.4万亩、林业用地17万亩、木材蓄积量63万立方米,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营造低碳绿色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