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贡川镇攀龙门附近的桥洞下,有一家残疾人开设的专门修理自行车门面,这里是严增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破败的房屋里堆满了自行车的零部件,当笔者进入房间时,严増佑正坐在房间中央修理自行车,见到我们的到来,老严笑开了颜,拉着我们向我们介绍起了情况:
1988年,年仅31岁的严増佑过铁轨时,被火车压断了双腿,导致双腿截肢,再也不能站起来,婚事的告吹,身体的残疾,让正值壮年的他痛不欲生。30多年来,他依靠着镇政府和自家兄弟的资助,经营一家修理自行车的门店,并以此为生,但是这家门店属于违规建筑,并没有办理房产证等相关证件,也属于危房,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滴滴答答下起了小雨,苦不堪言。但是不管房子如何,毕竟是老严安身立命的地方,前段时间因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整体规划,老严的这个门面被划入拆迁的规划中,得知要被拆迁,老严异常愤怒,也很彷徨,房子拆迁了,我住哪?我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为此多次怒骂并赶走上门动员他拆迁的工作人员。
此时适逢贡川镇政府响应永安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事、帮百家忙、交百姓友”的四百活动,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解决村民实际困难。了解到老严的这一情况后,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黄荔荔带领镇干部多次到老严的家中了解情况,得知老严的顾虑后,黄荔荔回到政府,与镇领导班子商量后,提出了让老严到新的综合市场做管理,在新建成的办公用房中专门设置了一个房间供老严居住,平时可以在管理用房中负责市场及市场内公厕的一些管理工作,政府对这块工作也进行了适当的补贴,同时在业余时间也可以继续修理自行车,这样不仅解决了住的问题,收入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此,老严对政府的安排十分满意,常常翘着大拇指对来修理自行车的人说:“现在的政府、干部能够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为民着想,以人为本,帮我解决了这么一个大的难题,真是太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