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按:10月21日,湖北武汉大麦米的网民在永安之窗论坛发了《真诚,让人永远难忘》的文章,令人感动,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说的“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大家都在抱怨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人的善良、真诚丢失了。其实不然,既然大家都在这样说,正好说明绝大多数人的善良之心,真诚之意都在,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予人为善,真诚待人,社会风气会越来越好的。”希望永安永远那么真诚和善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二十六年前,我曾经到过永安。那时,永安只是一个小县城,但是在那里所感受到的真诚却叫人永远难忘,1978年八月份,我们一行四人前往永安电厂安装发电设备。星期天休息在街上闲逛,我听见一个婆婆用湖北黄陂话正在和一个姑娘对话,熟悉的乡音使我不由自主的上前与婆婆答话:“您是湖北人吧?!”,我用湖北武汉话问。婆婆见我们是同乡,就热情地和我们聊了起来。婆婆告诉我们,在永安有很多的湖北老乡,她特别提到在永安车辆段工作的黄光栋先生,建议我们不妨去拜访一下。
当时,也不知是咋想的,第二天的下午,我和一个同事就按那个婆婆告诉的地址找去了。(如果是现在,我是决不会这样做的。)到黄先生家时,只有黄先生的夫人和其女儿在家,她们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黄夫人在与我们交谈了一会儿后就去叫她的先生去了,让其女儿陪我们聊天。闲谈中我知道了她叫黄桂华,在永安铁路中学团委工作。大约过了1个多小时,黄夫人回来了,手中拎着一条大黄鱼,还有一篮子菜。我们看已经座了很长时间了,于是就起身告辞。黄夫人闻讯从厨房赶出来,一定要留我们在她们家吃饭,说是特地为我们买了许多的菜。我们推辞不过,只好留了下来。在那个物资十分匮乏、买啥都要凭票的年代,为了这桌饭菜,很可能要用去她们家半个月的票证。那天,我们回去的很晚,是黄先生的儿子送我们出来的,并且还拦了一辆去电厂的汽车。我记得非常清楚,是辆消防车!
从那以后,我在永安的那些日子就经常应邀去黄先生家。因为都是年轻人,我与黄桂华很谈得来。当她知道我们想买樟木箱子时,她要其弟弟陪我们去乡下买,她还亲自陪我们去选购藤椅。当我们要离开永安时,她帮我们买火车票、托运行李。她看我们没有选购到喜欢的藤椅,就主动提出代我们买,并负责托运到武汉。我们非常高兴,当即就共交给她80元。在我们回到武汉不久,就收到了托运来的4对藤椅及余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准备到厦门去时,黄先生还特地告诉我们,到厦门后,可以去找他的一个战友,他当时是厦门鹭江大厦的经理。在厦门,我们很顺利地就找到了鹭江大厦的经理严雄华,得到其热情的款待和帮助。在永安,我们还得到了原永安食杂公司的经理程义清、范熙寿等先生的热情招待和帮助。当然在都是通过黄先生介绍认识的。
二十六年前的永安之行,现在回忆起来都叫人感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待人的那份真诚,能不叫人感动吗?!
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大家都在抱怨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人的善良、真诚丢失了。其实不然,既然大家都在这样说,正好说明绝大多数人的善良之心,真诚之意都在,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予人为善,真诚待人,社会风气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