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作为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采风团成员的安孝义在小陶镇石峰村的红军标语时,发现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永安石峰村的时间恰巧是1934年7月15日;而这天正好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规定发布日期;石峰村的墙上至今还保留着“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是抗日反帝的军队”、“白军弟兄们:与红军联合起来,一同北上抗日去”等红军标语和漫画。经核对自己多年来收藏的上百份资料,安孝义先后写下了《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和《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等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人民网党史频道和中国红色旅游网、中国干部学习网、海西党建网和《三明党史月刊》等媒体;而石峰村等相关村庄也及时应用安孝义的这一重大发现和理论成果,形成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项目建议书》,并向省、三明和永安市发改部门写信咨询,得到了三级发改部门有关领导的重视。小陶镇先后于2012年8月15日和2012年9月7日分别向永安市发改局递送《关于请求省发改委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列入国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的请示》和陶政(2012)105号《关于请求对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予以立项的请》均得到重视,永安市发改局于2012年8月17日形成永发改综(2012)142号《关于申请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列入国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的请示》,并于8月20日寄给省发改委相关人员。2012年9月7日,永安市发展改革局作出永发改综(2012)158号《关于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准了陶政文(2012)105号《关于请求对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予以立项的申请》(含《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项目建议书》)。同意以以小陶镇石峰村为龙头,以石峰、牛益、吴地等6个村为重点,通过保护红军标语、红军指挥所、红军医院、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领导人住址、战场遗址、红军路、红军庙、红军墓,建设纪念碑、雕塑群、旅游公路、旅游步道、旅游缆车、公厕、停车场、宾馆、纪念馆等,结合当地红军走过的名山、溪流瀑布,建立融红色、绿色、古色为一体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纪念园,履盖小陶全镇34个行政村(福建永安政府门户网于2012年9月28日公布了这份文件)。
三明市发改委主任伍成康同志收到石峰村寄去了咨询函和相关的视频图文光盘后,于2012年8月8日复函小陶镇石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从2005年起,国家发改委实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专项建设,分期分批安排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内的景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以及给水、供电、消防、垃圾污水处理、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你们石峰村‘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红’未列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及相关建设规划。请你们与永安发展和改革局、旅游局等做好前期工作,上下努力,争取列入名录”。
收到三明市发改委主任伍成康同志的回信后,石峰村两委更加增添了石峰村两委的信心:“村民们的多年期盼有国家政策作为后盾,石峰村的未来,大有希望”,因此,石峰村曾积极联系了有质条件的福建农林大赖启福老师,希望能够尽快完成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纪念园的可控性详细规划,遗憾的是村财薄弱的石峰村至今未能筹集到10万元规划费。
安孝义是个重感情的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八路军战士,曾参加过孟良崮战斗,曾是粟裕领导的第三野战军的一名战士。解放战争时期南下永安。他们一家人都很敬仰粟裕将军。熟悉历史的安孝义知道,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前身是红七军团,1934年4月18日凌晨,由粟裕任参谋长的红七军团与红军独立第九团配合攻克了永安城,并成立了永安县革命委员会。此战歼敌1000余人,俘虏敌官兵2000余,缴获大量的军需战略物资,并活抓国民党县长林家木。战斗结束后,粟裕还在永安城内的福音堂接见红九团干部王直等。红七军团和红九团攻克永安,以及随后的红九团在永安及其周边建立的岩连宁永边区根据地开辟了永安苏区。喝水不忘挖井人,安孝义迫切希望能够到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去看看粟裕将军蜡像,也去凭吊为共和国的建立流血牺牲的红军英烈们。当安孝义说起自己的想法后,曾积极参与安孝义的研究成果推介,并帮忙石峰村等村庄起草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项目建议书》的石峰村人管其乾也想跟随安孝义一道前往,既去凭吊从故乡出征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军英烈,也顺便看看黄山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的布展,同时争取该馆馆长罗文田也到石峰村投资。因此,就有了人民网福建频道《长征第一军第一纪念馆里的红色记忆》所讲述的故事。
黄光棉的《长征第一军第一纪念馆里的红色记忆》一文脱稿后,管其乾还将沿途拍摄的照片进行了整理,分别投给相关媒体,目前已经有中国红色旅游发表了配有30多张图片的同题报道。有兴趣的网友们只要在百度输入“长征第一军第一纪念馆”或“石峰村项目”就可找到。
转帖《永安之窗》时,已有网易新闻、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等转载了人民网福建频道发表的这篇文章。
![]() |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一文作者安孝义(左一)在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永安展板前向来自广西桂林的游客介绍拍摄于石峰村的红军抗日漫画(管其乾摄影)
以下是人民网福建频道历史栏目所发表的《长征第一军第一纪念馆里的红色记忆》全文————
长征第一军第一纪念馆里的红色记忆
“我们将尽快吸收人民网党史频道《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一文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把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建成长征第一军第一纪念馆”,2012年11月25日,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馆长罗文田在与永安民间党史研究爱好者安孝义先生进行亲切交谈时说。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作者考察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2012年11月25日,一个烟雨迷蒙的日子。这天上午,来自福建省永安市的民间收藏家、党史研究爱好者、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001号荣誉村民安孝义先生和石峰村人管其乾,经过1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了位于黄山东大门石门峡景区附近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安孝义和馆长罗文田虽属初次见面,但却是多年的老朋友。那是2008年,正在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寻找史料和馆藏的罗文田馆长通过互联网和电话找到了安孝义,要求购买一本《燕江红旗——永安土地革命时期史实存录》。安孝义一听说罗馆长原本是一位从事红豆杉苗木栽培的个体户,因喜欢研究党史,热爱红军,竟倾其所有与黄山市潭家桥镇政府联合创建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同样对党和红军有着深厚感情的安孝义十分敬佩罗文田馆长的善举,因此,爽快地答应赠送罗馆长一本《燕江红旗》。
从那以后,安孝义经常通过互联网关注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的相关报道和罗文田馆长的人生轶事。因此,两人一见如故。
罗文田:第一位将巨资投入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的商人
生于丙午年的罗文田今年46岁,他的老家在素有“四省通衢”之称的衢州市农村。
高中毕业前,罗文田就经常跟着父母做农活,并订阅了全国21个省市的科技报,从科技报里学习种养殖知识,搞起了反季节蔬菜、水果种植和养兔等;高中毕业后的第2年,19岁的罗文田被衢县团委聘为农村星火技术教员,同时编印了《衢县星火科技报》。不久,罗文田又创办了青年星火职业公司;2002年,罗文田又搞起了红豆杉苗木培育,至2003年,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万株。因为推销红豆杉,罗文田走进了赣南苏区江西和福建等地。在江西宁冈县朱毛红军会师广场,看到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罗文田仿佛走进了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被中国工农红军不怕流血牺牲、舍身为穷人打天下的精神所感动,回到老家后便对红军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不停地买书看书,遇到散落在民间的珍贵历史文物也常常不惜代价,主动收藏。
2006年,黄山市黄山区潭家桥镇政府为建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发起了招商活动。罗文田前往黄山考察后,决定前去投资。他的这一决定引起了一些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不少人劝他:“你已经是身家千万的人了,这份家底来得不容易,投资什么不好?偏偏要投资公益性质的纪念馆?就是让你适当收费,红色旅游的利润也是相当微薄的”。
面对亲人的反对,罗文田说:“我们的家乡就有北上抗日先遣队战斗遗址,这些年,我走过了不少苏区、老区,看到许多烈士牺牲后,连一块纪念碑都没有,就感到心酸,现在我们富了,我就想建设一座纪念馆来纪念他们”。
后来的事实验证了亲朋好友们的劝告,“我来投资纪念馆这几年,房价涨了好几倍,要是当初我把近千万元的资金投入房地产,我现在是大富翁了,但我不后悔,因为在‘利益’二字中,我看中的是后面的‘益’字,只要对社会有益,我的投资就会赢来无价的回报”,罗文田说。
在场的夏维兵先生是罗文田的朋友,他在黄山市郊区创办了一家野猪等特种养殖场,夏维兵告诉两位永安人:“看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看他的官位有多高,也不应该看他有多少钱,而应该看他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现在有千万资金的人,很多人都不再投资了,因为投资是有风险的,有千万元的资金,坐着吃都够了;可是罗馆长看重的是社会价值,因此,我认为罗馆长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安孝义:提出“长征多时多地多元化军事战略大转移”第一人
今年58岁的安孝义是福建永安人,祖籍山东,他的父亲是一位八路军战士,曾参加过孟良崮战斗,曾是粟裕领导的第三野战军的一名战士。解放战争时期南下永安。
2011年,曾全程参加了永安市申苏调研工作的安孝义,在考察小陶镇石峰村的红军标语时,发现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永安石峰村的时间恰巧是1934年7月15日;而这天正好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规定发布日期;石峰村的墙上至今还保留着“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是抗日反帝的军队”、“白军弟兄们:与红军联合起来,一同北上抗日去”等红军标语和漫画。经核对自己多年来收藏的上百份资料,安孝义先后写下了《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和《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等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人民网党史频道和中国红色旅游网、中国干部学习网、海西党建网和《三明党史月刊》等媒体。
据新华网军事频道《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一文和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第8页介绍,“1934年7月6曰晚,以红7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的率领下,从瑞金出发东进,经过长汀、连城、永安,进入闽中地区”,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发之前,“中共中央还在印刷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赶印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能不能抗日?》及《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口号》等宣传材料。共160万份,供红7军团北上沿途宣传和散发”。其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涛;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等人联名发布。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写的《今日长征路图集》一书介绍,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途经路线属于长征线路之一,北上抗日先遣队于1934年7月6日从江西瑞金出发,经长汀、连城县尧家畲,于7月15日首站进入毗邻的小陶镇石峰村和洪砂、小陶一线,部分在石峰村驻防并留下北上抗日标语,后经小陶镇麟厚、吴地冷水溪、大吴地、小吴地往漳平进发;而后,先遣队又突然挥师永安城关。又据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一书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路线要图》的时间标注,北上抗日先遣队于7月19日进入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因此,永安市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4部提前印制、规定发布日期的北上抗日宣言第一发布地。由于石峰村距离连城县尧家畲最近,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15日进入永安境内的第一站,因此,石峰村也称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小陶镇被称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镇。2012年4月29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为石峰村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和《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的发表,首次提出了“长征是多时多地多元化军事战略大转移”的理论,为长期争论不休的长征出发地和长征概念问题做出了相对准确的定义。
安孝义的两篇论文发表后,虽有只言片语的微词,但一直未见系统反驳的文章,因此,安孝义决定自费前往安徽黄山,希望能够当面听取黄山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有关人士的意见,同时代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的老百姓前去凭吊牺牲在潭家桥的红军英烈,也代表自己的家人前去凭吊父亲当年的老首长粟裕将军。
长征第一军第一纪念馆里的福建红色记忆
午饭之后,罗文田馆长亲自陪同安孝义和管其乾等两位来自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永安的客人参观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里,有收藏自福建永安洪田镇马洪村的红色记忆,其中有“北方的兄弟,日本兵正在奸淫你们的老婆妈妈妹妹们,马上开回北方打日本”;《士兵抗日六大纲领》;“白军弟兄,蒋介石把北方卖给日本了,立刻北上抗日,救出北方几千万同胞,红军农”;“白军弟兄,打日本,为国为民,死也光荣,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红军农(宣)”等4幅红军标语实物。
此外,还有来自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的红军抗日漫画照片和其他永安其他村庄的红军标语图片。
有关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足迹展板、展位有序地排列在两个楼层,从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组建,到其宿营地瑞金出发,途经长汀、连城,再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永安和大田、尤溪等其他途经的县市均有相关的展板或展位。当介绍到潭家桥战斗红军伤亡惨重时,讲解员潘宇萍充满深情地说:“他们当中有来自福建永安安砂镇的24位热血青年,他们的亲人或许至今还在盼望着他们回家”,一句话,说得在场的两位永安人的眼眶里饱含了泪水,也感到十分惊讶:“讲解员,你怎么知道这么细?”
原来,多年来,馆长罗文田曾走遍了北上抗日先遣队所途经的每一个县份,纪念馆里的4幅马洪村红军标语实物和相关照片,就是罗馆长2008年在永安实地收集的,其中的“安砂镇24位热血青年”记载来自《燕江红旗·革命烈士英名录》,为了这句话,罗馆长不仅亲自到过安砂镇,而且还亲自数过安砂籍北上抗日先遣队烈士的人数。
在场的管其乾插话说:“2011年,我协助永安市申苏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基层采风时,曾参与拍摄过《安砂苏区的红色记忆》电视节目,其中有位70多岁的黄梅妹,每年中秋都要对着其准养父陈巨钦的革命烈士证,焚香作揖,口中还一直呼唤着其生前并未见过面的“父亲”。反复地念叨着说:“爸爸,你跟红军一走,一直没有回来,你回来吧,这里有月饼,也有米粿……”。
罗馆长对这一细节十分重视,回到办公室后,还特意找出《燕江红旗·革命烈士英名录》将陈巨钦的名字做了记号,要求管其乾返回永安后,将这一感人的现场照片通过邮箱发给他,以便他们及时将这幅照片做成展板在纪念馆展出。
根据《今日长征路图集》和安孝义的研究成果,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北上抗日第一军,也是长征第一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途经路线是也是长征第一军的长征路线,由此而论,永安是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出征地,永安市的青水畲族乡是长征路上少数民族第一乡,北上抗日先遣队从其宿营地出发后所途经的长汀县和连城县,以及从其集结地小陶镇出征后,先后所途经的大田、尤溪、延平、古田、闽清、闽侯、福州、连江、罗源、交城、福安、周宁、寿宁、蒲城等福建17个县市和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市的相关县市均在第一条长征路线上。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是纪念长征第一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第一座较有规模、相对规范的纪念馆,因此,堪称长征第一军第一纪念馆。听到安孝义的介绍,罗文田馆长从善如流,表示会尽快应用到纪念馆的主题和展厅、展板、展位的布展之中。
期待赣闽浙皖联手打造第一长征路线红色旅游线路
“潭家桥是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遇难地,如今已经有了较为规模和规范的纪念馆;可是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当地老百姓一直希望能够建立起设施齐全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红军纪念园,2012年9月7日,永安市发改局批准了这一项目,并已将这个项目上报福建省发改委区域处,争取列入正在报批的《赣闽粤苏区振兴规划》,石峰村还在百度百科上设立了村情简介,并发布了联合各界建设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红军纪念园的招商信息,希望罗文田馆长能够腾出部分资金到石峰村去投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红军纪念园”,石峰村人管其乾说。
“2008年,我曾亲到过石峰村,那里有80多条红军标语和一幅红军漫画,整个村庄山清水秀,有高山,还有瀑布,并且还有红军战场、红军墓、红军纪念亭等融红色、绿色、古色为一体的旅游资源;而且你们还很可能能够获得《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支持,因此,你们的条件很好,前景很光明;但就我自己来说,目前已经没有精力到你们那边去投资了,不过我会把你们的资源优势介绍给相关的同行和相关组织,请他们通过百度搜索多了解你们,或到你们那里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尽量促成你们也建立起较为规范的纪念设施和旅游设施”,罗文田馆长说。
“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长征线路是第一条长征线路,建议作为长征第一军第一纪念馆的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牵头成立一个北上抗日先遣队研究会,联合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的县市共同建设好第一条长征路线的红色旅游线路”,安孝义建议说。
“我们本来就有这样的打算,如果安先生不推辞,我们打算聘请您为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特邀研究员”,罗文田馆长说。安孝义欣然应允。
11月25日这天,前来参观的客人多达100多人,罗文田馆长告诉两位永安人,最多时,来到这里的客人多达1000多人。当一个有80多人的旅游团队来到纪念馆时,安孝义主动在永安的展位前担任起了解说员,仔细介绍起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永安的红色记忆。
来自广西桂林的80多人的团队离开后,安孝义和管其乾又参观了粟裕纪念馆,并代表石峰村两委和石峰村的老百姓给粟裕将军墓敬献了花篮。看到两位客人远道而来,罗馆长坚持拒收花篮的费用,但虔诚的安孝义和管其乾坚持要给,管理员这才收下了推却已久的100元。
中午,罗馆长在自己的家里宴请安孝义一行;当晚又在当地最豪华的宾馆卧云山庄宴请两位客人,并为他们开了价格为580元的标准房。
11月26日,安孝义和管其乾顺道前往安徽歙县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发现当地正在投入巨资修缮旧址,并正在建设大型浮雕和铜像。
前往黄山时正是阴雨绵绵;返回时却阳光灿烂。管其乾说:“看来安老师的研究成果一定会在神州大地上迅速开花结果”。(黄光棉)
[IMG=][/IMG]
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里的开国第一大将粟裕蜡像(管其乾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