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至30日连续三天,笔者到永安城区的汽车站、大榕树、南门广场、市标、金阳光、永安一中等路口和站在那里执勤的民警和协管员劝导了258人,体验和制止了“中国式过马路”的违法行为。
惊险出行
5月28日7时20分,笔者来到永安市大榕树就看到有学生、老人、妇女、青年组成的一群人在永安邮政局路段闯红灯,他们中有人骑自行车、背着牵着孩子的、挑担子卖菜的,其中有一人我认识,制止他闯红灯,他忙着解释说:“大家都闯,就我一人站着等,不觉得吃亏很傻吗?人多一起过马路才不让车辆‘弱肉强食’。”9时30分,一位抱着孩子约40岁的妇女在大榕树视红灯形同虚设,快步穿行到建设银行被民警拦下,这位妇女咆哮骂道:“管什么闲事?孩子生病要取钱去医院。”民警和气的劝解她:“等绿灯才几十秒,会比较安全。”她不听,执意抱着孩子强穿越。想不到一位年轻人还为这位妇女辩解说:“车走着肯定不能过,现在没车了就可以过,执法不要太死板,看病救人可是分秒必争。”
29日11时40分,一名小学生在永安天虹商场路段跨越中间护栏被民警制止,这名学生叫嚷:“我饿了,要回家吃午饭!请让我过去。”另二名学生也提意见:“二个路口都被你们封死了,不跨护栏又绕多远的路多浪费时间。”这群学生就不顾跨护栏给行进中的车辆刮碰的危险。
30日8时30分,在永安一中的天桥路口,一位六旬老人肩挑一担青菜前后左右都不看,低着头往斑马线上走,民警上前劝阻,老人不听继续走,刹那间一部轿车贴他身边而过,民警做他的工作:“这有多危险。”可老人流着泪解释说:“小伙子,老人要走平地路,过天桥爬楼梯,如果碰到了谁来管谁来理?”公交车司机老廖也告诉笔者:“行人越来越不规矩了,不看灯不看车,尤其车转弯他们还是不让,贴着车尾巴走,不然就在车头夹缝里乱窜。”30日晚上10时在东坡路一辆别克轿车开着远光灯急速驶到福维花园路口,行人老韩往后一闪,车贴他而过,还好未刮碰到。过后老韩就指责:“现在车这么多,没有几辆车能在斑马线上避让行人的。”永安不少市民也反应,的士超速、抢客源也让原本拥堵的道路上险象环生。”
陋习成因
经过三天的体验和劝导,笔者梳理出永安市“中国式过马路”陋习的集中时间、主要人群和产生的原因。
集中时间:清晨7点至9点,上班、上学、购物的高峰期,主要人群:有工人、学生、买菜、接送孩子的老人;中午10点至12点30分,除了以上人群外还有农村进城娱乐(唱山歌)探亲访友的老人和妇女;晚上5点30分至7时,事业、机关下班人员也加入其中,繁忙接孩子、到超市购物,加剧“中国式过马路”的随意横穿、闯红灯,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按喇叭,遮挡号牌,逆道行驶,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手机,路边乱停车等陋习愈演愈烈。
追究产生的原因:文明出行观念淡漠。图自己方便,无视交通法律法规,完全不顾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习惯用小农思维方式以自我为中心来支配出行,还有不少人不了解、不理解《道路文明安全法》,认为走路出行不构成违法;法不责众的心理作祟。看到别人闯红灯没事,自己抱着侥幸心理跟着闯,一人违法让旁观者难以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特权意识作祟,有些驾驶员经常超速、抢道,就认为别人不能做的,他敢做“有本事”,有些私家车主认为,罚钱无所谓,漠视法规,漠视生命;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平常人们都这样违法没发生交通事故,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在侥幸的心理中淡化,形成陋习;一些分布在干道沿线的商家网点、摊位外延往往容易成为沿途行人随时随地横穿马路,跨越护栏陋习产生的诱因;警力不足,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的原因也使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效果不佳,屡治不绝。
治理措施
永安交管大队大队长高上居认为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诸多部门联合长期治理。就目前要做的几件事:一是将历年发生“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事故印制成宣传单给群众,制作成展板拿到社区巡展,用身边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二是运用永安电大网络教育平台给15个社区学院开交通安全课,传授安全文明出行的理念、法规和行为规范,苦口婆心的教育让市民入心、入脑落实到行动;三是民警多巡逻勤站点,及时劝导制止“中国式过马路”的种种陋习,让市民感到路面有人管,不道德的行为怕曝光;四是联合综治办、文明办、社区、学校等相关部门组成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和民警的家属、亲朋好友上路带头,日积月累形成示范群体,起带头作用,让永安市民养成出行的良好习惯;五是着手制定处罚标准,重拳出击屡教不改的“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