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南乡的南山村新建成农民文体公园,一条几百米长绿草地上的十几台健身器材排成一列,还有一座竹凉亭,花草、翠竹相映成趣。这座公园总投资达60多万元。现在,村里的老少、青年人都爱在这里或休闲或锻炼,给农民的生活和健身带来了许多好处。这就是槐南乡今年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创建一流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槐南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任务不断做大做强资源型发展的文章,让资源优势发挥出最大效益,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今年1至10月份,该乡实现企业总产值2292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9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7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64%(不含民用房建设);税收实现超千万元。
乡村道路建设:率先实现村村道路硬化
槐南乡是我市最边远的乡镇之一,长年来道路问题一直是制约该乡经济发展和农村出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该乡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一流人居环境”的战略目标,党政班子把乡村道路建设作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一项首要任务来抓紧抓好,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进行专题讨论,对全乡的道路改建工程全面规划,排出时间表,想方设法抓落实。今年投入1300多万元,兴建乡村道路42公里。如今,该乡全乡14个行政村的乡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
该乡全力抓好资金筹措,确保工程进度按时序进行。乡党委、政府抓住交通部门把农村路网改建列入规划盘子和优惠政策等机遇,多方积极向上级各有关部门争取资金840多万元;乡里也积极筹措资金补贴给各村,还借资给个别村财较弱的村改建村道,加快了乡村道路改建步伐。通过实施企业承包转让筹措资金,如槐南水泥厂、电石厂等进行承包,以及溪南茶场、洋村电站股份转让等到位资金投入道路建设。积极发动乡干部、村民捐资,乡机关干部按照正科800元、副科500元、中层干部200元、一般干部100元进行自愿捐款,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社会人士也都踊跃进行了捐款。村两委也广泛发动村民捐资。洋尾村村民罗祥实个人一次性捐款达3万元。全乡共捐款20万元。
抓项目促增收:税收超千万元
该乡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为抓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了经济总量的提升。今年1至10月份,国税、地税征收1000多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300多万元,实现了财税收入的较大增长。
该乡立足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资源型项目的潜力,增强资源型企业的活力,拉动经济增长。该乡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加强对项目引进、筹资、承建、验收等的跟踪服务,还拨出1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项目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促进项目工作落到实处。继续深化项目年活动,今年该乡在建、新建项目有8个,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7个;其中槐南电站扩容技改总投资为1040多万元,新增装机容量2400KW,总装机容量达4800KW,已于今年7月份投产。前期项目15个,其中已落实3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
该乡认真抓好企业改革,因企施策,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重点做好槐南水泥厂、槐南电厂限期承包,西华水泥厂股份经营,槐南电石厂租赁承包等企业承包合同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增强业主投资信心,扩大追加投资。加快村级企业改革,尤其做好村级小水电企业的产权转让,盘活集体资产。同时,研究做好旅游文章,大力开发“安贞堡”文化品牌,以注册的“安贞”品牌开发农副产品、酒、粉干等特色产品,通过旅游资源发展经济;还采取尝试吸引外来投资、分散经营等方式,建立安贞购物、小吃一条街和景点旅游相结合的办法,开发安贞系列旅游区,带动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
立足农业增收致富:“安贞”品牌农副产品走四方
连日来,槐南乡的甘蔗交易十分热火,蔗农边收甘蔗边谈生意,销往河南、广东、杭州、上海等外省的安贞雪蔗纷纷装车起运。这是该乡围绕安贞雪蔗主产业,突出抓好品牌促销带来的可喜现象。
上月初,槐南乡的1500亩安贞雪蔗开始成熟,预计总产量可达1万吨。该乡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雪蔗和打响安贞雪蔗的品牌,并且把目标瞄准了大城市。乡党委书记、乡长分头带领营销大户与市供销社干部到河南、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省、市等大型水果专业批发市场调查市场行情,推介安贞雪蔗,联系进场销售事宜。营销大户回乡后迅速组织货源,有目标地开拓外省市场。目前,安贞雪蔗已销往河南、江西、上海、广州、北京周边地区。该乡还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闯市场:对销往外省的甘蔗,农业特产税先征后返,全额返还;拔专款5000元由政府统一制作安贞雪蔗品牌宣传资料,无偿发放给营销户;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甘蔗营销户的贷款扶持力度;订购20台果蔗榨汁机,每台补贴250元,由蔗农在安贞堡景区周边、交通要道和永安市区经营;年终评选甘蔗营销大户并对其进行表彰,对销售量达到一定量的给予奖励性补助。
该乡把做好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头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六大主导产品的种植规模。在梧桐洋村发展9万袋反季节香菇的菌种培养,促进全乡食用菌的发展。在槐南、南山等村发展姬松茸,种植近10万平方尺。梧桐洋、高坪村常规香菇、蘑菇种植也达10多平方尺。今年全乡种植烟叶2500亩,烟叶产量6170担,实现产值335万元。继续稳定扩大皇历村山地鸡和大龙逢村菜鸭饲养基地,全年约出栏山地鸡和菜鸭各20万只。目前,该乡“菌、烟、蔗、菜、禽、竹”六大比较优势的主导产品逐步稳固和扩大规模,成为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
该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及村级协会作用。槐南兴农公司与农副产品加工厂及闽南客商协作,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发展生姜、蔬菜、食用菌、水果等订单农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益。分发挥大龙逢养鸭协会、梧桐洋蔬菜生产合作社、槐南食用菌生产协会、西华果蔗生产协会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组织农户进入农产品流通市场,为农产品的营销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