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永安市工商局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完善措施、优化投资软环境,为地方重点项目建设、国企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和企业的好评。
倾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国企改革
今年 2月份,永安市工商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将企业注册、年检等 18项职能工作纳入了地方行政服务中心,派出了 3位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思想作风扎实的同志进驻该中心。对重大建设项目,派人积极介入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和论证等工作,并提供法律、法规方面的咨询,在审批环节上,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量简化审批程序,优先受理,对符合条件的承诺在 3至 5个工作日内核准登记,此举受到永安市党政领导的多次肯定。如原永安新安宾馆因经营不善,向社会公开竞卖,转让经营(永安市挂牌重点扶持项目),泉州五洲房地产有限公司闻讯后赶赴永安洽谈此事。该局先后两次派人参与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在双方达成协议后,又主动为该公司提供法律、法规咨询,当了解到该公司由于尚未在永安登记注册,而同时转让协议中付款期限将至,资金无法汇入的情况,马上通知当事人准备注册登记的有关材料后,又恰逢星期日,该局注册科的同志放弃休息,特事特办,当天便办好注册登记手续,使得这一较为棘手的问题顺利解决,永安市主要领导多次在大会上予以表扬。
扶持“四个一批”企业发展
今年初,该局制定下发了《 2003年扶持个私经济发展工作暨帮扶“四个一批”重点私营企业工作的目标和措施》,确定了今年扶持“四个一批”私营企业的重点,提出了巩固提高一批、做强做大一批、新办创办一批的工作思路,并围绕涉及永安市纺织、水电、竹木、建材、旅游等五个支柱型产业,开展帮扶。确定了 23家私企为挂点帮扶对象,按照靠前指导、靠前服务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为改善永安的发展环境,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今年来,该局先后组织全体干部认真贯彻学习省工商局制定的关于实施服务项目带动战略措施及关于促进我省个私经济发展的意见,并以“假如我是投资者”为主题进行换位思考,以改善投资环境为己任,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标准,认真落实“先照后证制”、“承诺登记制”和“限时办结制”,与此同时,该局还通过机关作风整顿,提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窗口”,在全局上下掀起了“从我做起,向‘不’字告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推广使用 20句服务用语和禁止使用 20句服务忌语的活动。对因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业务水平不精而被群众或有关部门投诉的,每次扣发奖金 100元,并给予通报批评。对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待岗处理。通过作风整顿,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提高,派驻行政服务中心的 3位同志,多次受到政务中心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截至目前,这个局共累计登记注册私企(个人合伙、个人独资) 714户,从业人员 15384人,注册资本 89913万元;个体工商户 9075户,从业人员 10851人,注册资金 9320万元,其中注册资金超过百万元的私企为 176家,超千万元的达 17家。
永安市工商局对“四个一批”重点帮扶企业,今年首次实行了企业免检制度,共 17家私企享受到此待遇,并对其它重点私企实行了优先办理变更、年检事项,受到广大“四个一批”企业的好评。今年来,该局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26件,为企业办实事 18件。永安市工商局还运用市管职能,及时办理动产抵押登记,为私企扩大经营、搞活流通、落实技改项目解决资金,今年共为“四个一批”企业办理了动产抵押 2起,抵押物价值 12438万元,实现主债权金额 5410万元。其中该局的一挂点负责人,在得知金林凯纺织有限公司因企业扩大规模,计划通过技改,更新一批设备,而急需资金后,主动与有关科室一道上门了解情况,为该公司从项目申请、立项等方面出谋划策,并陪同该企业办理资产评估事宜和联系银行。在短短的一个星期,该企业顺利地得到了技改资金 450万元。
根据私企的发展规模,积极扶持帮助引导私企扩大规模,提高知名度。该局从帮助市支柱企业组建集团化发展方案入手,积极为企业参谋产权关系,法人治理结构、资本运作方面,帮助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重组,组建集团打开通畅渠道。扶持了该市力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从最初注册资本为 1000万元的企业迅速组建为福建省力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达 5318万元,带动当地水电业步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路子。
据统计,自今年 6月 1日实施省工商局《关于促进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意见》以来,该市办理的私营企业各类登记中享受省局意见优惠政策的占 55%,促成该市新一轮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热潮。全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形成以纺织、竹木、水力发电三大主导支柱企业,带动永安经济的腾飞。目前永安市冠省名的私企达到了 4家,其中福建省永安京朋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 1000万元,员工 600人,上半年实现产值 2000多万元。
永安市工商局还运用商标职能,帮助私企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走创名牌、育名牌的发展之路。立足永安竹木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采取加大法规宣传和深入走访企业的办法,进一步提高私企争创名牌的意识。目前,永安市私企共拥有注册商标 75件(其中知名商标 2件),永安市小陶华福竹制品厂的“华福”牌注册商标,自去年被三明市评为知名商标后,产品信誉大增,该厂生产的竹凉席系列产品销量大增,几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产品远销广东、上海、香港、东南亚等地,年创汇 20万美元。此举促进了永安竹制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今年又有 10家竹木加工私企申请了商标注册。今年来,该局还加大了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完善了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和推荐制度,培育出该市特色行业的特色商标,如永安市永林集团公司的“永林”牌注册商标获得三明市内第一件全类( 42类)注册的商标。目前永安市共拥有注册商标 359件(其中著名商标 8件,知名商标 1件)。加大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培育,促进“订单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通过前后四次的经纪人培训,目前在永安各乡镇活跃着一批业务精、懂营销的农村经纪人队伍,他们为永安的笋竹制品、莴苣等农副产品外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永安贡川的刘某瞄准市场,与当地制笋大户远赴无锡,成立了永安贡川笋业公会无锡分会,每年通过牵线搭桥,将永安近 60万公斤的各类笋制品销往苏、沪、杭等地,目前该公会所销的笋制品在无锡、苏州等地的笋产品市场份额中,占到了 40%-50%左右。提供准确市场信息,促进内引外联项目的实施。今年来该局充分依托现有各类信息资料,及时掌握和分析市场动态信息,把永安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措施,利用“永安工商之窗”网页广做宣传,促进内引外联项目的实施。今年 4月初,该局注册管理科接到大田县一位投资者连先生的电话咨询,想了解永安市在对待外来人员从事纺织加工行业有何优惠措施。该局工作人员立即告知他,我市对从事该行业的投资者,在土地使用、有关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措施之后,连先生于第二天又赶到该局,在得到满意而具体的答复之后,于 4月 2日申请成立永安市岩华化纤有限公司,投资 500多万元。
真诚服务、积极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今年来该局采取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设立绿色办事通道的做法,共为 432位下岗职工办理了个体营业执照,并免收近 20万元的工商管理费和注册登记费,同时个私协会还充分发挥协会的优势作用,通过走访私企业主,收集他们的用工和岗位空缺的信息,并及时提供给下岗人员,截至 8月底,该局通过牵线介绍又使 341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除此之外,该局还认真贯彻执行对遭受非典影响的餐饮、旅游、客运等行业实行减半收费的规定, 5-9月份,该局共为涉及上述行业的 1475户个体工商户减免工商管理费 32万多元。
整顿与规范结合,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正确处理好整规与扶持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该局今年整规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此,今年来,该局领导班子本着整规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大局的原则,加大了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扰乱永安正常经济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一批商标侵权、非法广告、商业贿赂、串标、抽逃资金、走私贩运、非法销售农资等违章违法案件被查处,特别是某石油公司永安营销部的商业贿赂案件及两起串标案件的查处,因案值较大、案情复杂、牵涉面广,因而在当地反响强烈。同时,在近期开展的汽车市场整治及查禁“毒鼠强”专项检查工作中,该局干部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先后对全市 120家汽车销售、汽车中介及汽配(含摩托车、农用车)经营单位, 21家农资、农药经营网点进行了全面地毯式检查;查处了 5起非法经营汽配案件和 2起非法经营农药案件,查扣“三无”汽车刹车片 9支,离合器片 4支,轴承 1个,伪劣摩托车刹车片,离合器线 10780件(条),案值 7万多元;查扣封存了未贴新标签、标志的鼠药 54包,约 0.6公斤,与有关部门配合查获了 1起外省邮寄到该市的“毒鼠强”粉末( 47. 5公斤)配置鼠药的案件,现公安部门已查扣 0.4公斤,目前有关鼠药去向和案件情况正在作进一步调查。
截至目前,该局共办理各类案件 279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 167起),罚没金额 46万多元,为历年来查处案件种类最多,查处案件力度最大的一年。为地方经济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为永安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