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傍晚,尤其周末,江滨公园休闲文化广场总能响起悠扬的山歌曲调,人气颇旺。
唱山歌,是我市许多中老年朋友热心的文化活动。今年50岁的陈增姬,是大湖镇增田村进城务工的农妇,她爱唱山歌,还自编自演,自己写歌词,将永安山歌唱出了新花样,被山歌迷们亲切地称为燕城的“刘三姐”。
唱山歌,解开心灵的痛苦
陈增姬家是二女结扎户,她虽然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但对培养女儿却很努力。丈夫七年前工伤,还好政府和计生部门对二女户子女学费减免及好心人帮助,两个女儿得以上学。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在重庆工作,二女儿今年高考,也要上大学了。
陈增姬爱上唱山歌,是在七年前丈夫工伤住院八个月时间里,那一年,在娘家当村主任的40岁弟弟身患癌症走了,很疼自己的婆婆也走了。
内心的痛苦无处诉说,她在医院照顾丈夫之余,只能到江滨公园休闲文化广场散心,听到中老年朋友唱山歌,听着听着,也唱起来。
永安山歌大都属于情歌,陈增姬颇感难为情。她听从当时在病床上治疗的弟弟的建议,争取唱一些文明的歌曲。没有现成的歌,她就着手自写自编,如《飞桥莴苣》、《放牛歌》等。
这些歌词好记易懂,陈增姬别样的山歌令人耳目一新。她还参加山歌迷们自发组织的打擂,陈增姬反应敏捷,对歌迅速,几乎没人可以把她打下来,她成了不折不扣的“山歌王”,也被山歌迷们亲切地称为永安的“刘三姐”。
陈增姬唱山歌唱出了名气,后来在城里打工的五年间,她分别在留香果酒楼、燕江楼当服务员,每逢酒店搞员工聚会活动,陈增姬唱山歌常被当成保留节目,颇受姐妹们喜欢。
2011年,市计生局请市山歌协会搞个擂台比赛,选择一名山歌手当计生宣传员。陈增姬以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从70多名的参赛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被选中的山歌手,上了电视、报纸。
2011年12月,她参加市委宣传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退休干部协会组织的活动,荣获市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县”宣传周暨首届“祥众药业杯”中老年人才艺大赛永安山歌表演奖。
写山歌,编出山歌新花样
陈增姬迷上了唱山歌、写山歌,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她,要写山歌谈何容易,用她自已的话说:“名字都写得歪歪的,写山歌好辛苦。”
她在城里租住的小阁楼里,一盏灯,一副桌椅,一张床,简陋得很。除了上班时间,她都蜗居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木屋里编唱山歌。想到什么,就东一句,西一句,先写下来,遇到她不懂的,就先空着,等有空时查字典,再填进去。写山歌,好编的,两三天就会写好。稍微长的,要编几个月。
陈增姬的执着,得到诗人聂书专的肯定。写好歌词,陈增姬请念高中的二女儿当老师,请永安一中退休老师、原副校长范纯正修改。大湖镇计生办、文化站、林业站专题请她写山歌、唱山歌,她写的山歌《放牛歌》《卖油郞》被收进《永安民间谚语歌谣集成》。
五年来,陈增姬一共写了50多首山歌,为此,她单圆珠笔用了30多支,信纸用了30多本。说完写山歌的苦与乐,她还当场表演自己刚写的山歌:《我的愿望》:
“我是一个开心果,希望政府帮助我,我有一个梦想路,山歌希望有用处。睡到半夜就醒来,一心想上电视台,想唱啥歌自己编,山歌出名最开心。山歌配上好快板,希望记者来采访,如果记者来采访,今后山歌好发展。如是真金不要慌,真金迟早会发光,继续编歌不怕忙,尽量出来做宣传。童年读书读得少,活到老来学到老,文化偏低要争取,山歌争取到胜利。政府能够帮助我,相信会有好结果,政府领导好同志,经常都有做好事。精彩表演又快活,大家开心不忧愁,我编山歌非常棒,感谢领导发奖状,感谢大家注意听,我祝大家都开心。”
传山歌,让歌声飞出永安
陈增姬唱的山歌以喜剧音调见长,相比永安山歌的悲剧音调,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别人唱的永安山歌,把第二个字拔得比较长,而陈增姬是将第二字音调变短,尾巴音调变长,变成喜剧音调。
逢年过节,大家喜欢听她唱歌。为了满足不少山歌迷的愿望,2011年、2012年、2014年陈增姬共制作三个山歌专辑,目前已销售了5000多片,在洪田镇、小陶镇、贡川镇、西洋镇等地都有她的“粉丝”。在永安的乡镇市场上,由于陈增姬的山歌片子颇受欢迎,经常有人会盗版她的片子在集市上卖。在厦门、福州、温州工作的永安人,也喜欢陈增姬唱永安山歌时富有押韵的乡音,买了片子带到他乡去听,以解乡愁。一位老者特意将陈增姬的片子寄给在澳大利亚定居的好友,受到好评。
由于很多老人家都很喜欢陈增姬的山歌。现在,她打算拍第四个山歌专辑,让永安山歌传唱下去,让永安山歌飞得更远。图为陈增姬在台上表演“快板山歌”。(郑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