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我需要您的帮助!
五年前,准确地说也就是2010年12月13日,这是一个让人终身难以忘怀的日子。在中国某收藏热线上,一张老照片不由地令我怦然心动、热血沸腾!
笔者在该网站,长期征集收藏福建永安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料,只要是和本地有关的文物,不论价码多少,往往总是不惜重金加以购买,而对于外地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多是愿意让予当地的收藏者,故较少涉及争抢竞拍。但是,今天对于这张庄严肃穆、气势宏伟,并明确题写“抗战死难军民纪念碑”的老照片,我在看到它的第一眼时,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将其买下。
老照片的卖家,店号为“瓶山书社”,是一个“诚信为本、以书会友”,新开不久的收藏网店,店主姓金,地址在浙江省嘉善县。该黑白照片的尺寸,长宽为10•8 X 8•2 厘米,画面清晰无齿边,整体黄蓝老旧、底色泛银,是一眼有年纪的老货。卖家还明确标明,该纪念碑的所在地是在“上海”,并称现今“已毁”。
“抗战死难军民纪念碑”老照片,起拍的时间从2010年12月13日13:18:44开始起拍,至2010年12月25日14:25:53结束,历时长达12天之久,经数人反复轮番叫价竞拍约27次,最后终于天随人愿,为我所得。
从看到这张老照片的第一刻起,我心中就已经断然决定要将此照片,归还给它的原属地。永安抗战时期,是福建省会的所在地,原先在我市南门的三十下岭处,也建有一座抗战纪念碑,后因城市公路改造而被毁。如今,有关部门意欲重建,却苦于无图无样,不知该从何处下手。长期以来,寻找永安抗战纪念碑的老照片及相关资料的历史情结,一直是我苦苦寻觅。挥之不去的心头大事。春来秋去,十余年下来,却是一无所获。记得孩提的时侯,曾在三十下岭的半山坡间爬上爬下,纪念碑傲然屹立,却熟视无睹,还顽皮地在围栏铁索上荡秋千玩耍的情景,随着岁月的成长和对永安抗战文化的认知,深感幼时的无知和轻慢。那纪念碑有如短剑出鞘,一举冲天的气势,是福建军民英勇抗战不屈不饶的光辉形象,那八年艰苦绝卓的岁月,我们面对日寇惨无人道的“无差别”轰炸,尸骨累加、血流成河,却愈战愈勇,愈勇愈战,一举成为东南抗日壁垒,抗战文化名城。
这张照片,卖家虽一口称所在地是在“上海”,后经询问也不能讲出个所以然来。对此,因手中无有确切资料,还需认真细致地研究辨别。在一番翻查相关资料并在网络追踪搜索后,终归还是一无所获。现参照卖家的模糊线索和从纪念碑的规模及建筑得时间上来看,该纪念碑的范围确定在上海或是江浙等地,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它的建造时间,应该是在全国抗战胜利以后。我想不管怎么说,在找到它原先确切地址之前,它曾经骄傲地屹立在中华大地上,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上海或江浙等地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许在档案资料里,已有了这张照片;或许,他们也和我一样的苦情纠结,也在寻寻觅觅着故土抗战往事的岁月。这不免让我的心情,变得愈发急切起来。其实,从邮局拿到“抗战死难军民纪念碑”照片那一刻起,这种寻找,就已经开始了,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这是一种道义和使命。可惜的是我们通过书刊、网络查找,并向有关部门的询问,都没有结果。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一种要将这张“抗战死难军民纪念碑”的老照片,早日归还给它原属地的初时愿望,就愈发显得更加强烈起来。在上海的淞沪保卫战中,数千八闽子弟血撒战场,忠魂埋骨他乡。抗战时期,上海、江浙一带的诸多文化名人,他们汇聚福建省会永安,以笔为枪,高声呐喊,共同铸就了东南抗战文化中心,写下了永远的辉煌。我们从这张老照片纪念碑的题写上来看,它已十分明白、准确地包含了,对全国抗战先烈的纪念,这是一种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却的纪念。
今天,我们借“永安之窗”的网页,先行将这张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老照片,公诸于世,如果上海或江浙一带的有关部门和知情人士能够看到,望及时与该网站的工作人员联系。
朋友,我真的很需要您的帮助!愿我们一起共同努力,让“抗战死难军民纪念碑”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