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去年七月的一个偶然机会,经竞聘有幸与其他4位同行成为福建省派赴印尼巴厘岛,从事华文教学工作的教师。
目前在印尼,随时都能看到来自祖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的旅游观光的游客,在大街上随时可以买到华文报刊书籍,听到华语交流,甚至可以通过卫星转播收到华文电视及电台节目,华语也已成为当地经商交流的一种主要语言。
印尼是一个千岛之国,而巴厘岛则被人们誉为“神仙岛”。我任教的学校校名为“文化桥梁三语国民学校”,我们五位老师负责全校的华语教学。在校上课的孩子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必须同时接受印尼国内安排的有关课程和汉语、英语的学习。我被安排在幼儿园小班和小学三年级任教。由于目前还缺乏一套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华文教学资料供我们参照使用,所以几个月来,我只能凭着国内教学的经验,结合当地教学的实际,针对初学幼儿与小学三年级孩子的不同接受能力,在不断的分析总结中摸索进行,经常是一下课就对上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分析评估。这相对国内教学要多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教学初期,由于语言不通带来了直接对话的困难,还需要校方委派助教进行翻译协调授课。入园的幼儿们除了每天要学习40分钟的英语外,其它时间都由我带着他们进行各种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友好相处和我对他们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的观察了解,基本能辅以手语来表达沟通相互的意思了。
在这个基础上,我参照国内教学方案和自己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针对其实际情况采用了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近半年来的努力,我不断地总结改进教学方法,使幼儿对所学汉语的发音读法有了较大的进步,基本能用汉语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体各部位名称、各种玩具、颜色名称和对直系亲人的称谓,并能听懂我的课堂教学指令和简单的对话。
较幼儿来说,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文化基础和接受能力都比幼儿强,但由于有的汉语拼音字母与印尼文字的发音不同,正确地拼读汉字对他们来说也有较大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教学上的难点问题,我与其他老师在综合参考运用学校现有的《汉语》、《汉语拼音》、《说话》、《中文》等单项中文教材的同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有重点地选择融入国内主题式的教学内容。还按照需要自制了大量的教学挂图、汉字图片和拼音字卡,并在教学中尽量采取活泼互动的形式。如在认字母拼音、听拼音写汉字的教学中,刻意选择与学生们日常生活娱乐,以及身边有密切关联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教授。在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教会他们运用词组进行造句,再以点评的形式进行指导纠正,使他们在应用中体验感受学习华文汉语的乐趣和成就感,努力提高有限教学时间里的实际效果,在最大限度上完成国家外派传播华文的重任。
来到巴厘岛的几个月里,我和姐妹们的工作与生活得到了校方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从中使我深感这里华人同胞对中文的热爱和学习运用的渴盼。借此,我与身在异国的同行姐妹们,向这里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们的人表示诚挚谢意的同时,也向祖国的亲友和有关领导表示,我们将竭尽所能地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奉献传授给这里所有热爱中国、乐于了解中国的华人和各界朋友,全力为祖国走向世界铺就语言之路,不负此行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福建省永安市贡川中心幼儿园教师,在永安市幼教首届幼儿教案和示范说课比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