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坚持把城市绿化提升工程与环境治理、文明创建相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做好道路绿化、公园建设、庭院绿化以及广场、小区、单位多层次绿化工作。近三年来,投入各类绿地建设资金约3亿元,构建起了一个城市绿地“绿网工程”。
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规划建设思路,我市在园林结构调整上,讲究布局的合理和视觉的通透,结合山区地形特点发展各类绿地,发展各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先后完成了龟山公园文化广场、江滨公园、巴溪湾景观带等绿地建设,基本满足市民休息、观赏和文化活动的需要。特别是“一江两溪”生态景观长廊的建设,创造了水与城市、水与人、水与鸟、水与植物等和谐的生态环境关系。
城市道路绿化方面,实施“主攻南北,完善中段,扩改旧城,建设新村”和城市中心南移的城市发展战略,把更新与改造相结合,精心规划,科学选择行道树种,基本形成了一街一树、一路一景,园林绿化气息浓厚。
城市小区、单位庭院绿化方面,按照城市规划法,严格把好规划关,广泛开展争创“绿化达标单位”、“花园式单位”活动,在普及绿化的同时,各小区、单位庭院还致力于园林艺术水平的提高,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不断涌现。
我市逐步调整绿色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提高城市绿地服务能力,城市总体绿地有较大提升。近三年来,投入各类绿地建设资金约3亿元,新增公园绿地27公顷,新增小区绿地面积18.4公顷,新增道路绿地4.1公顷,改造各类绿地3.2公顷。(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