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从社区开始――我市举实措加强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05/4/22 作者:永安市委文明办:吴彩云 游览人次:5868
社区,乃城市之基点。我市举实措加强社区建设,奔创建文明城市的大目标。
2002年3月,建设部下发了《关于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批复》,永安市定位于“二级城市”。由此,我市围绕“推进‘二级城市’建设、创建一流人居环境”目标,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味不断提高,建成区面积现达17万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3.9%,绿化覆盖率36.8%,森林覆盖率83.2%;城市垃圾、粪便无公害处理率达100%。总投资约800万元、改造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的龟山公园是燕城的一颗明珠,成为市民健身、休闲和娱乐场所;新建的蝴蝶山公园夜景灯流光溢彩……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的永安让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外地游客流连忘返,也给省文明城市考评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随着我市争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动员大会的召开,创城工作如火如荼展开,加强社区建设摆进了“创城”盘子,我市五措并举推动社区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3月16日永安市委、市政府调整充实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
二是强化管理。动员全市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通过制定《永安市城市及社区长效管理工作方法》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做好社区整合、社区人力资源和社区居委会办公设施“三个规划”方案。以居民数6000-10000人重新整合社区,最大程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重新核定、调整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乡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补贴由市财政与乡镇各承担50%,办公经费由市财政按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拨付;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新建设的小区必须安排达标的办公场所。
三是明确定位。要求“一居一品、一居一策”,全市年30%以上社区成为省、三明市“示范社区”,城市社区80%以上成为市级以上“文明社区”;成立“城中村”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今年第三季度前完成一个村的改制试点工作;健全“爱心超市”的社会服务功能,由市社区办统一调剂捐赠物品,扶助弱势群体;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在各街道、社区开展辖区党员“我为社区办实事”登记活动。
四是创新机制。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出台《永安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在社区共驻共建上取得新突破,坚持文明共建片区理事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街道党工委第一书记每季度都要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及时协调解决所辖社区问题;开征城市房屋出租税,所收税款主要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警务室建设。
五是夯实基础。市财政每年从城建经费中安排20万元用于社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今年的20万元将专项用于网络建设、环境美化、组织公益活动等;在两年内解决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问题;建立挂包社区制度,由市领导和部门单位挂包社区居委会;实行干部提拔在所驻社区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