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尚未过半,建福水泥厂政工部就接到了退休老员工庄家传的电话。老庄在电话中激动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福利区梅花楼荷花池边惊心动魄的故事。长假刚过,老庄又将一封当事人写来的感谢信转交给了政工部。
通过老庄的讲述,我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五一”那天,三明农校退休员工卢德政、卢雪琴夫妇两位老人带着未满九岁的外孙女,到我厂退休老员工庄家传家同学聚会,老友相聚,畅叙正酣。下午约5点左右,暴雨刚过,天真活泼的外孙女坐不住了,就独自下楼,来到荷花池边,站在湿滑的池岸上捞树叶,一不小心掉进了一米多深的池水中。由于刚下完雨,水池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她的心里害怕极了,想抓住池岸爬上来,可是池岸太滑,没能抓住,又掉进池里。想喊救命,可是一张嘴,水就灌进了嘴里。最后实在无力挣扎了,渐渐失去了知觉。就在这危急时刻,她遇到了一位“好心的爷爷”——我厂六十多岁的退休老职工张兆瑞。
张兆瑞说:当时我去菜市场买东西,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水池边玩,回来时就没看到了。回到家里,正在打扫卫生的老伴叫我去厨房洗抹布。他下意识地往正对着窗口的荷花池望了一眼,就是这一望给了小女孩重生的希望。(他家住在二楼,厨房的窗口正对着荷花池。)
张兆瑞说:我看到一团像头发一样的东西漂在水面上,还有一个红色的像蝴蝶结一样的东西,我一下就想到会不会是刚才的那个小女孩掉进水里了!我赶紧叫老伴过来看,老伴说,不可能,是那条红鲤鱼。
这个荷花池原来是一个供职工观赏游玩的小景观,池里修建了喷泉、小桥。放学和节假日时间,孩子们都爱到这里玩。近年来,一些爱好钓鱼的退休职工,还买来鱼苗放养在池里,有空的时候就来这里过过手瘾。退休后老张爱上了钓鱼,时常和退休的老同事们一起在荷花池垂钓,池中的那条大红鲤鱼是他和钓友们的最爱。
红色的蝴蝶结在像是一道闪电,强烈地印在老张的脑海里,军人出生的老张毅然决定下去证实一下。他穿着拖鞋就冲下楼去,三步并作两步冲向静悄悄、黑森森的荷花池。啊!是那个孩子!!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老张大喊一声:“快救人哪!”衣服也没脱就只身跳进池里。大雨刚过,齐胸深的水里显得特别冰凉。老张奋力游向那个蝴蝶结,三米,两米,一米,抓住了,是她!老张赶紧把小女孩托出水面。此时的小女孩两眼紧闭,嘴唇发紫,单薄的身子已变得绵软、发凉。
随后赶来的老张的老伴和对门的钟育强、钟燕父女立即展开了与死神的争夺战。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归侨钟育强把小女孩放在腿上,帮助她把水吐出来,同时指导女儿钟燕给她做人工呼吸……,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小女孩的生命也在这分秒之间一点点地流逝……,此时,许多听到呼救声的职工、家属也赶来相助,他们有的打电话给120,有的帮忙出主意……,终于,一颗颗炽热的心融成一团火,重新点燃了小女孩的生命。
当小女孩的阿公阿婆闻讯赶来,她已能发出哭声了。市第三医院的急救车也及时赶到,把小女孩送进医院进行了医护处理,当天晚上,小女孩就完全脱离了危险。
当我们采访张兆瑞时,问他:“您当时有没有觉得这是件很崇高的事?”
张兆瑞说:“我当时没考虑那么多,小孩那么小,还是祖国的花朵,我一向对小孩特别疼爱,这也算是有缘分吧……”
三明农校的两位老人在感谢信中这样写到:我们的小外孙女在贵厂所发生的这起意外,让我们久久不能忘却。我们想:一、如果没有张兆瑞先生的及时援救,迟3-5分钟,小女孩必定溺水窒息而亡。如果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也不可能这么快抢救过来。二、通过这次意外,让我们看到了贵厂生活区的良好社会氛围。这里的人们都有一颗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心,这是贵厂各级党政领导宣传贯彻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感谢贵厂所有救助、关心我们的小外孙女的人们!感谢贵厂领导有方。
谁说弱者不能创造奇迹。就是这份爱,就是这份缘,将这一老一少两代人紧紧连在了一起,谱写出人世间最美的一刻,这一刻是那么质朴,那么纯真,已无需用“见义勇为”这样的形容词来冠冕,她就像那鲜红的蝴蝶结,在黛青色的池水里显得格外耀眼。在这个被一些人称为人心叵测、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庆幸还保持着一份真和善,因为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这里的左邻右舍都是我们的亲人,这里承载了半个世纪的友爱与互信,和谐与生机。有了如此厚重的力量源泉,我们还有什么危急不能化解,还有什么险难不能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