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之窗专稿 曹远中心校在不到二年时间就配备了23台教师办公电脑,配齐索尼数码摄像机、三星数码相机、扫描仪、刻录机等设备器材,总价值达8万元。这么短的时间,学校哪来的钱添足这些设备呢?这和校长黄长发的办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2003年,黄长发调任曹远中心小学校长。他发现,学校仅有二台办公电脑,配置也早已落后。他想:农村教育要紧跟时代,就应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工作最优化,而目前的设备现状显然成了学校推进新课改的瓶颈。怎么办?黄长发决定主动出击,走访辖区周边企业,得知个私业主张贻乙热心公益事业。黄长发找到了张贻乙讲明来意后,张贻乙当场允诺在“六一”节捐出价值5万元的10台电脑。黄长发回校研究决定聘任张贻乙为曹远中心校名誉校长。聘任会上,张贻乙表示以后每个学期还将继续捐资助教。二年来张贻乙已捐资11万元。黄长发就是这样发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筹措经费,为学校配备了一个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学平台,平均每三位老师就能拥有一台电脑,成为全市同类学校拥有电脑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学校。
黄长发知道,要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教师首先对电脑要入门。添置完电脑,他立马组织校内、外人员举办讲座、开展培训,鼓励老师制作课件用多媒体上课,还为每位老师配备了一个U盘。不到一个学期,该校老师就全部通过了信息技术教育模块的等级考试。老师们学以致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上网查找资料学习、备课、制作课件,用高科技手段让上课方式更灵活多样、文本资料更丰富有趣,学生也变得更爱学习,成绩自然就跟着提高,两次参加市抽考成绩排名第一。网络管理人员邹运钟老师翻开厚厚一本《多媒体教室使用登记表》,上面记满了多媒体的使用时间、课题、教师签名。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在多媒体上课的老师有300多人次,平均每天3人次。采访时笔者还听到这样一件事,中心校老师有时想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还得事先和管理人员预约、协调好,要不就会和其他的老师“撞车”,打乱自已的教学计划。
现在,全校上下学习、使用电脑已蔚然成风。2003年,该校率先在同类学校中开通校园网站,也带动了个别教师建立个人网站,已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员级)资格认证的谢老师在校园网站上开辟了心理频道,还准备建立个人网站开展小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四(2)班的苏莲英老师自从学会了收发电子邮件后,就通过互联网频频向《小学生周报》等CN刊物投稿,快捷经济,发表了不少学生习作。办公室的王老师以前觉得打印材料多,字迹潦草的还很难辨认,打起来就特别吃力。自从学校配备办公电脑后,现在她觉得打字任务明显少了许多,主要是因为老师们对office办公软件基本上能运用自如,要上交的材料都能自已搞定。难怪王老师开玩笑地告诉笔者:“要打的材料这么少,我快要被下岗了。” 五(1)班学生曾立言在学校开设了电脑课后,便迷上了电脑绘画,今年市艺校电脑绘画中他获得了金奖,获奖后他感言:现在学校真好,有电脑玩,让我长了见识又获奖,放假我还要进一步学习电脑,为我的学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