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之窗专稿 抗战时期在永安及东南一带活跃的青年诗人覃子豪,翻译的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裴多菲诗》一书,近日在永安被发现。该诗集发现之前,国内外许多覃子豪研究专著误传该诗集书名为《匈牙利裴多菲诗抄》。据此发现,原误传书名将得以更正。
覃子豪,四川广汉人,谱名天才。学名覃基,一九一二年元月十二日生于县城之内,一九三二年,他在成都成城中学毕业,爱好文学,后出川只身上北平中法大学。一九三五年,东渡日本,入东京中央大学法科学习,此间结识郭沫若先生。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后,覃子豪毅然休学回国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不久,受郭沫若第三厅指派到第三战区,作部队宣传和主编前线日报,诗时代副刊,在永安创作了著名的《永安劫后》诗集。
《裴多菲诗》诗集,现由永安抗战文史资料收藏家安孝义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