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市民做到“五不要”
永安之窗讯 “随着警方对短信诈骗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犯罪分子的诈骗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利用手机短信发展到使用其他通信介质实施诈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徐敏洪昨日向记者表示,市民要提防新的诈骗方式,避免受骗。揭秘:三种诈骗新招据介绍,犯罪分子利用短信诈骗的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拨通受害人移动或固定电话,设计圈套,诈骗财物。1.冒充熟人进行诈骗。主要方式是犯罪分子先打电话给某人,但不说出自己的身份,让对方误以为是熟人或是朋友,然后将对方约出来见面,待对方放松警惕时以借手机为由将手机骗走。2.先骚扰,后冒充知情人诈骗。犯罪分子通常是先通过某种途径了解到某人手机、家里或者其朋友的电话,然后向对方手机不断打骚扰电话(即反复不停地拨打,但接通后却不说话),这样对方一般就会关机。而此时,诈骗分子就会抓紧机会向对方家里或者朋友打电话,谎称其赌博欠钱被扣或出车祸等,需要将钱马上汇到指定账户。对方亲人或者朋友因为无法和他取得联系,往往轻易地相信了犯罪分子的谎言,将钱汇出。3.冒充医生或税务人员进行诈骗。犯罪分子首先买一个当地手机号,之后冒充当地税务局工作人员给一些企业负责人打电话,称现在进行清税工作,发现贵公司某某年度有退税,很多情况下,公司负责人并不记得交过什么税,于是让财会人员去联系,犯罪分子这时就告知对方说为了便民,只需告诉银行卡号或信用卡号就可以,财会人员在对方的操作指导下不仅没得到退税款,而且原来卡里的钱也转到对方账号上去了。二是利用互联网管理漏洞,诱惑网民上当受骗。1.利用网上拍卖实施诈骗。很多网民在网上购物时,付款后或收不到商品或收到的不是订购的商品。2.利用Modem拨叫国际长途。犯罪分子诱使上网者下载一个“浏览工具”或者“拨号器”,以便免费登陆成人网站。而所谓“拨号器”就会悄悄切断Modem的当前连接,转而通过拨通一个国际长途号码连接上互联网。这样,用户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失一大笔电话费。3.以互联网游戏网站名义发布中奖信息,诱骗网民将手续费存入指定账户,实施诈骗。三是利用邮政明信片,冒充执法部门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获取到机动车驾驶员信息后,假冒交警部门投递明信片,指出车主在某处违章,要求将罚款存入指定账户。事实上,按照有关规定,违章车主缴纳罚款必须办理必要的手续后,再到指定银行缴交被罚款额。提醒:牢记“五不要”省专项打击短信诈骗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公安机关与通信管理部门、银行监管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规定一经发现违法内容的短信息,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并视情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对涉案手机停止服务、对涉案账户进行冻结的意见。公安机关提醒市民要做到“五不要”:一、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二、不要因贪小利而受违法短信息的诱惑;三、不要拨打短信中的陌生电话,以防受骗;四、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五、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的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