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中心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学校“德育为首,安全第一,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工作重点,结合当前青少年法律意识淡化,青少年违法违纪低龄化的趋势,采取学生“法制教育三结合”的方法,切实加强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点面结合,学习掌握法律知识 :(1)法制教育课程化。学校法制教育内容密切结合青少年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需要,适合其年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既避免抽象,又能使学生懂得基本法律知识和基本法律原理。学生通过较基础规范的学习,较好地掌握有关法律常识。教师针对学生思想上行为上存在和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某些内容加以深化学习。在教学时注重学用一致,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我是遵纪守法小公民"班队活动等。(2)通过开家长会教育、规范家长和学生的行为,让家长负起监护的职责。
2、内外结合,遵守法纪法规:通过学法,同学们懂得了一些法律常识,而要做到以法律已,还要经过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我们结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行学校、班级、个人三级“达标”制度。即根据学生行为规范要求通过教师评、小结交流等形式,每月评出文明班级。形成内化自制和外在控制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自监、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做到遵纪守法。
3、知行结合,学会自我保护:法制宣传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在课堂,我们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有所侧重,就能使他们有效地掌握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常识。如对学生重点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他们的生活利益直接有关的一些条目,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到知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