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广播电视报》2005年11月8日校园版——
提起教材上的名人,总是众人皆知。在革命战争年代,狼牙山五壮士和董存瑞等一批英雄人物不怕牺牲,舍己为人,他们的精神整整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由于教材传播的广泛性,在孔乙己的故乡,孔乙己曾被精明的商家作为茴香豆的商标。如今,原永安一中学生张德星作为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者和成功者也被写进了人教版的教材,这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也让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好生羡慕。他的成长、成才与什么有关?
动脑又动手,农村手扶拖拉机手的儿子上了国颁政治教材
□ 张群 管其乾
小时候的张德星是个贪玩的孩子,贪玩的孩子怎么考上了大学?他的事迹怎么还上了国颁政治教材?张德星的父母,一对在私营企业上班的普通农村夫妇,向笔者讲述了他们的超级育儿经。
生活中启发开导:让孩子从小爱科学
1984年8月20日,张德星出生在福建省永安市大陶口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
张德星小时候特别好动,而且特别爱哭闹。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张德星的父亲张先业就是生产队的手扶拖拉机手。 张先业是一个不迷信的人,他自己喜欢摆弄拖拉机,帮邻居修理自行车、小家电一类的东西,他的心里很清楚地知道科学技术的威力,因此,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利用身边事引导孩子爱科学,相信科学。
张德星上三年级时的一个周末,张先业用拖拉机运回一堆砖块、水泥和沙子。张先业对儿子说:“德星,我要盖一个猪圈,你来帮帮我吧”。张德星二话没说就帮父亲搬起了砖块。站在一边的张德星发现张先业怎么把好好的砖弄断,然后把半段砖砌在最左端,后面接着的又是好砖,这样以来每一排砖都与上下两排相互错开了。张德星很不理解,便问道“砌成整整齐齐的不是更好看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张先业打了个比喻说:“这就好像站着一排人,他们各自站得端端整整的,用力推其中一个人,他就会向前倒,但如果他们手牵手,相互挨在一起,就很难把他们推倒。所以一定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明白了吗?”长后的张德星在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说:“我父亲的简单比喻不仅让我明白了砌墙的道理,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永安农村自古以来就有放飞“孔明灯”的春节习俗。一个大纸袋,下面点上一把松柴火,片刻之后它就能飞上天空,真是神奇。张德星上四年级那年春节,村里又有人在放“孔明灯”了。张德星也跟着去看热闹。张德星一回到家里,张先业就说:“孩子,你知道“‘孔明灯’为什么会飞吗?”平时,张德星总是看见烟往天空飘,便不加思考地说:“是烟把它顶上去的”。张先业听了父亲没有嘲笑儿子答题太荒唐,而是让儿子自己动手去证明他的想法。张先业买回了几张白纸,手把手地教着儿子做起了“孔明灯”。为了省下买蚊香的钱,张家里平时经常用点燃的木屑产生的浓烟熏蚊子,所以实验时张德省就先想到点上一个碳盆,在上面撒上一些锯末,张先业帮着把“孔明灯”罩在碳盆上,浓烟一下子就冲满了整个“孔明灯”,但就是不飞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德星娆着后脑勺。张先业没有作声,而是也作了个实验,只见他用浸了酒精的布点燃代替点燃的碳盆,不一会儿“孔明灯”就飘起来了。直到这时,张先业才向儿子分析道:“由此看来,造成‘孔明灯’上升的并非是浓烟,而是热空气,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由于火把的燃烧,‘孔明灯’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比重要比‘孔明灯’外部的冷空气低,而外部的冷空气比重大,好比一个比重很低的气球,放在比重较高的水里,气球总是要浮出水面。以后看问题不要光看事情的表面,对于不能准确做出判断的问题一定要自己去试一试,多问几个为什么”。
让孩子自己动手又动脑:手扶拖拉机手的儿子上了国颁政治教材
自从张德星上了小学以后,无论是修理拖拉机,还是拆洗电风扇,张先业总要叫张德星真正动手帮他的忙,张德星的任务是搽洗零件,整个过程,张德星都在当小助手,不时地帮着递工具和零件,久而久之,张德星对拖拉机、电风扇的结构已经很熟悉了。
张德星12岁的那年,在父亲的建议下,用父母包给的红包压岁钱买了一个电烙铁,张先业连忙拿来一叠摔坏的盆子,要张德星把它们补好。刚开始,张德星没有经验,没有对洞口作任何处理就开始补,焊锡怎么也粘不上,张先业看到后提醒说,要先把洞口的铁锈擦干净,焊锡才粘得紧。张德星照着他父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凑效,张德星补完自家的东西后,还帮邻居补,他感到特别地高兴,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成就感。
中考过后,张德星顺利考上了当地重点中学永安一中高中部。这所学校开设了“创新思维”课,课任老师郑智亮发现张德星喜欢制做一些小电路,常常对他进行特别的辅导,带着张德星参加了航模比赛,还做了几各小发明,如可以画虚线的笔,报警器,能画椭圆、能量角度、能做直尺、能画圆的多功能教具,2002年8月,其多功能教具还获得第17届三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高中阶段,张德星还组装过收音机、电视机、功放等,同学们的随身听坏了,总是请张德星维修。
张德星上高中期间,正好赶上了教育部新课程计划颁布实施,永安一中很重视研究性学习这门新课程。2001年9月,该校赖忠诚、吴兰英老师领头成立了《永安市河流鱼类资源调查及利用》社会调查课题小组,张德星等一批同学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好几次,凌晨4时许,张德星就起床了,跟着赖忠诚老师在5点前赶到了捕鱼人的家里,与鱼贩子一块在等待捕鱼人的归来;有时早早赶到鱼市,有时步行数十里去观察河流污染,调查水中的鱼类,每次回来还要忍着刺鼻难闻的福尔马林气味对采集回来的鱼类标本进行防腐处理,然后统一送往福建农林大学请王光瑛、王寿昆教授帮忙鉴定。开始,这个课题组还有另2位同学报名参加,由于耐不住这项调查的艰辛,他们很快就打了退堂鼓。
近半年的时间里,张德星和赖老师访问了十几个渔人,收集了600多尾鱼类标本。2002年2月,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张德星写出了此项社会调查报告《永安市河流鱼类资源调查及利用》,老师们认为张德星的论文运用数据准确,善于运用对比。 2003年12月,张德星的论文《永安市河流鱼类资源调查及利用》获得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03年3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通讯员李艺明、记者王建明的文章《福建永安一中研究性学习受学生欢迎》,其中以230多字的篇幅报道了张德星德的这项成果,2003年12月,有关张德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这段报道被全国小学思想品德和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摘编进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年段国颁《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第八课第140页《投身社会实践》。
2003年夏季季高考,张德星以超过当地高考本科本科录取线16分的成绩446分上线,但因志愿没报准,以10分之差落选他所报考的长春理工学院;当年秋季,张德星选择了重回母校复读,半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转往在永安郊区的永安九中复读高中部。2004年春季,张德星就知道自己的事迹入选国颁《思想政治》必修教材了,但他没有因此骄傲。2004年8月,张德星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入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电子与科学技术专业本科0401班学习。
如今的张德星依然热心社会实践,执着于创新思维,在大学里,张德星的趣爱好没有改变,他参加了校“电子创新协会”和“科技创新协会”,积极参加学校电子设计大赛,备战2007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平时也经常作一些电路,平时喜欢到学校图书馆看一些电子方面的书籍。等待他的将是美好的未来,更加精彩的人生。
2005年12月26日三明日报电子版>校园内外刊登——
原永安一中学生张德星作为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者和成功者被写进了人教版的教材,这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也让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好生羡慕。他的成长、成才与什么有关?
小时候的张德星是个贪玩的孩子,贪玩的孩子怎么考上了大学?他的事迹怎么还上了国颁政治教材?张德星的父母,一对在私营企业上班的普通农村夫妇,向笔者讲述了他们的育儿经。
生活中启发开导:让孩子从小爱科学
1984年8月20日,张德星出生在永安市大陶口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
张德星小时候特别好动,而且特别爱哭闹。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张德星的父亲张先业就是生产队的手扶拖拉机手。张先业是一个不迷信的人,他自己喜欢摆弄拖拉机,帮邻居修理自行车、小家电一类的东西,他的心里很清楚地知道科学技术的威力,因此,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利用身边事引导孩子爱科学,相信科学。
张德星上三年级时的一个周末,张先业用拖拉机运回一堆砖块、水泥和沙子。张先业对儿子说:“德星,我要盖一个猪圈,你来帮帮我吧。”张德星二话没说就帮父亲搬起了砖块。站在一边的张德星发现张先业怎么把好好的砖弄断,然后把半段砖砌在最左端,后面接着的又是好砖,这样一来每一排砖都与上下两排相互错开了。张德星很不理解,便问道:“砌成整整齐齐的不是更好看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张先业打了个比喻说:“这就好像站着一排人,他们各自站得端端整整的,用力推其中一个人,他就会向前倒,但如果他们手牵手,相互挨在一起,就很难把他们推倒。所以一定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明白了吗?”长大后的张德星在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说:“我父亲的简单比喻不仅让我明白了砌墙的道理,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永安农村自古以来就有放飞“孔明灯”的春节习俗。一个大纸袋,下面点上一把松柴火,片刻之后它就能飞上天空,真是神奇。张德星上四年级那年春节,村里又有人在放“孔明灯”了。张德星也跟着去看热闹。张德星一回到家里,张先业就说:“孩子,你知道‘孔明灯’为什么会飞吗?”平时,张德星总是看见烟往天空飘,便不加思考地说:“是烟把它顶上去的。”张先业听了没有嘲笑儿子答题太荒唐,而是让儿子自己动手去证明他的想法。张先业买回了几张白纸,手把手地教着儿子做起了“孔明灯”。为了省下买蚊香的钱,张家平时经常用点燃的木屑产生的浓烟熏蚊子,所以实验时张德星就先想到点上一个炭盆,在上面撒上一些锯末,张先业帮着把“孔明灯”罩在炭盆上,浓烟一下子就冲满了整个“孔明灯”,但就是飞不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德星挠着后脑勺。张先业没有作声,而是也做了个实验,只见他用浸了酒精的布点燃代替点燃的炭盆,不一会儿“孔明灯”就飘起来了。直到这时,张先业才向儿子分析道:“由此看来,造成‘孔明灯’上升的并非是浓烟,而是热空气,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由于火把的燃烧,‘孔明灯’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比重要比‘孔明灯’外部的冷空气低,而外部的冷空气比重大,好比一个比重很低的气球,放在比重较高的水里,气球总是要浮出水面。以后看问题不要光看事情的表面,对于不能准确做出判断的问题一定要自己去试一试,多问几个为什么。
”让孩子自己动手又动脑:手扶拖拉机手的儿子上了国颁政治教材
自从张德星上了小学以后,无论是修理拖拉机,还是拆洗电风扇,张先业总要叫张德星动手帮他的忙,张德星的任务是擦洗零件,整个过程,张德星都在当小助手,不时地帮着递工具和零件,久而久之,张德星对拖拉机、电风扇的结构已经很熟悉了。
张德星12岁的那年,在父亲的建议下,用父母包给的红包压岁钱买了一个电烙铁,张先业拿来一叠摔坏的盆子,要张德星把它们补好。刚开始,张德星没有经验,没有对洞口作任何处理就开始补,焊锡怎么也粘不上,张先业看到后提醒说,要先把洞口的铁锈擦干净,焊锡才粘得紧。张德星照着他父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凑效,张德星补完自家的东西后,还帮邻居补,他感到特别地高兴,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成就感。
中考过后,张德星顺利考上了当地重点中学永安一中高中部。这所学校开设了“创新思维”课,课任老师郑智亮发现张德星喜欢制作一些小电路,常常对他进行特别的辅导,带着张德星参加了航模比赛,还做了几项小发明,如可以画虚线的笔,报警器,能画椭圆、能量角度、能做直尺、能画圆的多功能教具,2002年8月,其多功能教具还获得第17届三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高中阶段,张德星还组装过收音机、电视机、功放等,同学们的随身听坏了,总是请张德星维修。
张德星上高中期间,正好赶上了教育部新课程计划颁布实施,永安一中很重视研究性学习这门新课程。2001年9月,该校赖忠诚、吴兰英老师领头成立了《永安市河流鱼类资源调查及利用》社会调查课题小组,张德星等一批同学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好几次,凌晨4时许,张德星就起床了,跟着赖忠诚老师在5点前赶到了捕鱼人的家里,与鱼贩子一块在等待捕鱼人的归来;有时早早赶到鱼市,有时步行数十里去观察河流污染,调查水中的鱼类,每次回来还要忍着刺鼻难闻的福尔马林气味对采集回来的鱼类标本进行防腐处理,然后统一送往福建农林大学请王光瑛、王寿昆教授帮忙鉴定。开始,这个课题组还有另2位同学报名参加,由于耐不住这项调查的艰辛,他们很快就打了退堂鼓。
近半年的时间里,张德星和赖老师访问了十几个渔人,收集了600多尾鱼类标本。2002年2月,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张德星写出了此项社会调查报告《永安市河流鱼类资源调查及利用》,老师们认为张德星的论文运用数据准确,善于运用对比。2003年12月,张德星的论文《永安市河流鱼类资源调查及利用》获得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03年3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通讯员李艺明、记者王建明的文章《福建永安一中研究性学习受学生欢迎》,其中以230多字的篇幅报道了张德星的这项成果,2003年12月,有关张德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这段报道被全国小学思想品德和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摘编进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年段国颁《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第八课第140页《投身社会实践》。
2003年夏季高考,张德星以超过当地高考本科录取线16分的成绩446分上线,但因志愿没报准,以10分之差落选他所报考的长春理工学院;当年秋季,张德星选择了重回母校复读,半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转往在永安郊区的永安九中复读高中部。2004年春季,张德星就知道自己的事迹入选国颁《思想政治》必修教材了,但他没有因此骄傲。2004年8月,张德星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入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电子与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班学习。
如今的张德星依然热心社会实践,执著于创新思维,在大学里,张德星的兴趣爱好没有改变,他参加了校“电子创新协会”和“科技创新协会”,积极参加学校电子设计大赛,备战2007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平时也经常作一些电路,喜欢到学校图书馆看一些电子方面的书籍。等待他的将是美好的未来,更加精彩的人生。
来源:三明日报
 http://www.smnet.com.cn/edaily/2005-12/26/content_262557.htm
注:征得作者同意转载,原作者的手上还有8000余字的版本,如有适合的报纸杂志需要刊登,请联系作者。邮箱:yagb@sina.com ,电话:0598-369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