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编者按
飞机在飞行时遭遇电波干扰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但从去年11月份开始,飞越三明永安市上空的民航客机就连续遭遇不明电波的干扰。而有关部门虽多方清查,神秘电波却一直未被找到。12月23日,副省长李川亲自批示:迅速查出干扰电波源。经过几天的地毯式搜索,终于在永安小陶镇附近找到了发出干扰电波的电台,为民航飞机解决了一大威胁。
飞机遭神秘电波干扰
从去年11月1日开始,每天飞越福建省三明地区永安市上空的机组都会向厦门航管站区域管制员反映,机上高频设备接收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报整点新闻……”等类似信号。
航管站机务人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干扰,而且肯定是无线电干扰,并立即按照无线电干扰流程进行处理。首先对干扰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详细的记录,时间是每天的上午9点至11点,地点连城至沙县上空。并将详细情况向福建省信息产业厅无线电监督检查处通报,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马上要求三明市无线电管理局进行调查。其后,检查人员开着监测车,在三明的城市、乡间、山区巡视。但三明地区连续关闭四个广播电台之后,机组依然反映干扰信号还存在。
副省长李川亲自批示
2006年一天天临近了,可是每天的9点,定点广播依然在飞越永安上空的飞机上响起,但干扰源头却始终没有找到。厦门航管站的领导决定将干扰的情况整理出来上报福建省政府。
反映立即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2005年12月23日,福建省信息产业厅厅长的办公桌上,副省长李川在一份《关于民用航空频率在永安上空被干扰问题的函》的批示赫然在目:“有效地尽快解决此项问题”。
很快,李川副省长的批示转发到了福建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立即决定与省无线电监测、厦门航管站的人员一起直接到三明进行现场办公。
地毯式搜索找到源头
12月27日,福建省无委周处长、省监测站江胜民高级工程师和厦门航管站机务人员带着各种仪器来到了三明,针对干扰信号的最强点永安附近的所有的广播电台进行了一次地毯式排查。
“这里还有一个电台”,资料上显示在小陶镇附近还有一个广电总局的直属电台,由于该台的相关资料均由广电总局直接核定,所以一般不列入排查范围。“我们去看看!”二话不说,大家立即出发了。来到该台所在地,看到了两个大大的天线阵,观察了一会,大家来到天线阵后方约150米的地方,取出ICOM-R10接收机,调至民航主用频率,里面竟然传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大家立刻有了信心,取出泰克监测仪对现场的电磁环境进行监测,发现在该频点的频谱图上竟然有着明显的信号,信号强度居然有-60dB。经过大家的分析,初步判定该台的某套设备即为干扰源。经过与该台工作人员协商,调查人员走进电台里面,打开检测设备,频谱仪上的信号更加明显了,干扰信号的频率与民航使用频率基本相同。于是调查人员与该台的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的技术分析和设备监测,发现的确是由于该台的某套设备的多次倍频引发的干扰。
12月29日,在厦门航管站机务人员返回厦门的途中,收到了三明市无线电管理局反馈来的信息,广电总局已经对该设备的参数进行了调配,飞机在飞越永安上空时不会再遭到电波的干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