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之窗专稿 近日,在永安市网上投票评选“十佳为未成年人办实事项目”活动中,槐南乡“济困助学”基金会成为十佳之—.
槐南乡“济困助学”基金会,是全市第一个乡镇济困助学基金会。由乡党委组织乡老人协会、退休协会、关工委、乡团委、中学、小学等单位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在2005年3月份开始筹备,于9月份正式成立,目前共筹集资金24.056万元,向第一批受助的20位本二以上大学生借款4.2万元。
“济困助学要大家一起做”
据统计,2005年全乡本二以上的大学生有145人,其中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有42人。
如何帮助他们呢?乡党委书记黄有为说:“曾想由政府来做,可是乡财有限。在去年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中,乡党委决定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让大家一起来做。”
“济困助学是我们应该做的”
《倡议书》发出后,乡政府捐助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乡党委书记、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捐资800元,其他领导于部共捐款1.34万元,中小学教师共捐款1.2万元。
乡党书记找热心公益事业的本地企业家谈话,鼓励他们带头捐款。2004年永安市十佳市民罗祥实捐款3万元、实业家罗联益捐款3万元、青年企业家游正赞捐款1万元。
罗祥实说:“考上大学不容易,考上了没钱读真让人心痛,资助他们是应该的。”
福州市房地产开发商齐榕生的父亲齐进在上个世纪7O年代下放到槐南村生活了4年多。去年“五·一”期间,齐榕生先生带母亲回到槐南,听说这事当下表态捐款5万元。
原水安教育局局长罗晓华、二实小校长黄吉昌积极组织发动,现已捐款8560元。
“济困助学”基金会的运作方式
基金会制定了《槐南济困助学基金会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乡党委书记任名誉理事长,下设办公室、财务室,由理事长负责主持日常工作。
理事长黄圣池说:“基金会的宗旨是‘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帮助经济困难的在校本二以上院校学生完成学业’,采用低息借款的形式,利息按月息十分之二计算,每人每学年借款额度为1000-5000元,毕业后两年内还清本金及利息,借款时借款人要同基金会签订借款协议;对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予以无偿资助。”
如何确定资助对象呢?理事会办公室的小罗说:“首先由各村提供申请人名单及简要情况,理事会组织人员根据名单进行邻居查访、入户摸底,进行情况核实,最后将全乡申请人情况汇总提交理事会讨论,确定20名最需要资助的学生作为当年资助对象,会后及时将受助人员、借款金额、家庭情况予以公示,视公示期间的群众来访情况做最后的决定,其余的列入暂缓借款对象,放到下一年度给予优先安排。”
2005年,全乡共有27名申请人,获资助20人,7人列为暂缓借款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