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集整理永安东南抗战文化历史资料中,朱鸣冈先生在福建永安等地创作的系列木刻画是我们搜寻的重点。他在永安由歌林社出版的《鸣冈木刻画集》第一集、第二集机印本,在当时就是全国木刻界的一件大事。可惜因为当时印刷条件和经济原因,画集发行数量极少。为此,朱鸣冈先生在该木刻画集的后记中做了明确说明。我们从先生的后记中我们了解到,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朱鸣冈先生曾将自己的木刻作品亲自手拓200册出售。木刻画集面世后在全国引起重视,许多人来信购买索要。在同年秋,他在好友赵体真先生极力敦促下将木刻作品整理付印。出版者是永安歌林出版社,地址设在北门抚沟街新村6号;经售处则是设在永安中正路102号的立达书店。这册抗战时期在永安印刷出版的木刻画集,在制版印刷中克服了相当大的困难。印刷纸张完全采用本地生产的竹纸,封面黑绿套色印刷纸质较厚。木刻画集有几幅作品幅度较大,装订则采用折叠方式阅读时可以展开。画集部分木刻作品原打算彩色印刷,但限于条件而最终只得放弃。
有趣的是我们在收集这本珍贵的《鸣冈木刻画集》时,又丰富了另一研究题材的内容。抗战时期,永安是福建临时省会,为了抗战这一全民族的救国运动,小小的山城机关林立人才济济。在弥漫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死神在日寇轰炸机的机翼下发出狰狞的呼啸。永安不仅是一个东南抗战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个爱情之城。在战火中盛开的爱情之花,使山城永安有一种别样罗曼蒂克的美丽。永安著名的爱情之侣,有永安抗战进步文化的领军人物黎烈文和许粤华、中共东南文委书记邵荃麟和葛琴、永安《现代青年》主编赵家欣和谢怀丹,还有省立音专校长蔡继琨等人。现在又可以增加朱鸣冈夫妇,他的新婚妻子名叫林端正。就在这本木刻画集中,朱鸣冈先生充满爱意地为妻子也精心刻画了一幅,名曰“祝君健康”的作品。画中短发秀美的林小姐举杯向读者衷心祝愿,使这册充满悲凉激情的战时木刻集凭添了一番温馨。
在收集朱鸣冈和永安其他战时木刻画家史料的社会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永安西门外上大溪黄泥坡上的一处简易的古民居,曾是当时木刻版画最大的制作工场。小院内大量的成品和半成品木刻以及坏料堆积如山,有许多从印刷机卸下沾满油墨的版模也集中垒放在墙跟檐下。抗战胜利后,老百姓还不敢动这些东西,只是等待好长时间未见动静,渐渐把它们当柴火烧掉。如今当我们想从衰败的旧居中寻找昔日的辉煌痕迹时,无情的岁月已经把一切洗刷的荡然无存。看着眼前忙碌的拆迁工地,要不了多久这些尚可追忆凭吊抗战文化的老房子又要被全部抹去!
朱鸣冈先生的木刻是永安抗战历史重要的见证,他抗战初期就积极参加中国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在永安福建省改进出版社编辑《战时木刻画报》,先后在福建训练团、永安师范等担任美术教师。这一时期,他始终坚持木刻创作,发表了大量进步木刻作品。永安创作出版的木刻作品,在1985年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仅300册的《朱鸣冈作品选集》中,被收入多幅。朱鸣冈先生的木刻作品是永安抗战的历史见证,也是美丽山城永安永远的骄傲!
 |
鸣冈木刻画集——一九四三年歌林社出版 |
 |
同志!我们的血不能白流 1939年 |
 |
搜索 1939年 |
 |
寒夜街头 1939年 |
 |
病人之家 1939年 |
 |
流汗的一群 1939年 |
 |
囚——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939年 |
 |
跋涉 1940年 |
 |
敌机走后 1940年 |
 |
小公务员之家 1940年 |
 |
放马 194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