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傍晚,红军标语村——石峰村的第一套红军戏服在永安市石门花园的一家裁缝店里制作成功。
石峰村党支部自6月上旬向兄弟党支部、党团组织、爱我中华的各界人士发出《关于邀请有关单位党员到石峰村参加庆“七一”红色记忆革命传统教育的邀请函》后,许多党员、村民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尽可能做好力所能力的准备工作——铲除承载红军标语的老厝周边的杂草、用钢锯片和抹布恢复曾被石灰水或灰尘覆盖的红军标语……目前已找出70多条红军原创标语,其中半数属北上抗日主张的主题,还发现了一幅抗日漫画。
获悉石峰村发现了大批红军原创抗日标语后,位于江滨花园小区的松保家电维修中心当即提出了捐赠一批戏剧用红军军旗和红军服装的想法,随后,裁缝师傅阿娟挤出时间加紧设计和制作,永安林业幼儿园的许丽燕老师帮忙画出了戏剧用红军军旗上的五角星和镰刀与斧头;有电影海报美术功底的保安员吴贤港,是广昌战役红军烈士的后代,曾参加过中越自卫还击战,当他听说石峰村将要利用红色文物古迹开展庆“七一”红色记忆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后,主动承揽了在戏剧用红军军旗上书写红军部队番号的活儿。截至6月23日傍晚,已制作出1套戏剧用红军服,2面戏剧用红军军旗。
新制作的第一套戏剧用红军服将在有意应聘石峰村红色记忆革命传统教育讲解员的下岗职工邱荣生的身上试穿。当裁缝阿娟在忙着制作军旗时,有着10年裁缝经历的邱荣生自己动手帮忙缝好了扣子。第一套戏剧用红军服做成之后,阿娟亲手帮扣上红领章边上的扣子、亲手帮忙邱荣生戴上红袖标、帮忙检查腰带与服装是否合身。
穿上红军服后,邱荣生还在阿娟的裁缝店门口大声地唱起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明天(6月24日),石峰村将迎来第一批客人——永安火电厂发电党支部和发电团总支的30多位朋友们。届时,永安民间文史收藏家安孝义、永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林元辉、松保家电维修中心老板董继雄、永安市广播电台原编辑杨卡、小陶人邱荣生等将随同前往石峰村参加庆“七一”红色记忆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首批制作的1套戏剧用红军服、2面戏剧用红军军旗届时将出现在石峰白粉古战场的红军松、红军纪念亭旁,以及5座承载红军原创抗日标语的古民居中,其余的6套戏剧用红军服(其中适用于5年级和3年级男女学生身材的各2套),2面戏剧用红军军旗,将在七一前夕制作完成。到时候,去石峰村“当一回红军”或与“红军”合影将成为现实。
一位家长曾对邱荣生说:“放假了,上大学的孩子要参与社会实践,远的地方,咱们费用出不起,现在发现了石峰村红色文物和遗址,对于我们这些工薪阶层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对于这位家长的心理话,石峰村支书管培德给予了十分的理解,他说“学生到石峰村参观只需1元钱,所谓的‘1元钱’只是倡议到石峰村考察、参观的同学们尽可能捐出1元钱用于修复保护石峰村的红色文物,假如1元钱也不捐,我们一样欢迎,因为我们保护开发石峰村红色旅游资源的目的在于发挥红色文物的教育作用,让参观的孩子们受教育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目前石峰村还未开出农家饭馆的情况下,只要提前预约,管支书将安排村民为参观的中小学教师代办伙食或代煮饭菜,并按排见过红军的老人为老师、同学们讲述红军的故事。
暑假将至,管支书建议中小学的家长和老师——带孩子们到石峰村去看看红军原创标语、参观红色遗址、听见过红军的老农讲述红军的故事;同时建议返乡的大中专学生到石峰村去参加社会实践、宣传报道石峰村的变化。
管支书最后说:“当然,我们也欢迎同学们到石峰来与‘红军’合影或‘当一回红军’”。
更多图片及有关联系办法、交通线路等事宜,请浏览——
 
http://bbs.yawin.cn/maillist.asp?id=4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