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结合我村实际情况,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特制订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2010年具体实施方案的初步意见,今后将根据发展规划和情况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党对农村“三农”政策为行动指南,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胆创新,抢抓机遇,促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建好班子,抓实队伍,搞活机制,强化服务,创优环境,争创更大的业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我村将建成省级文明村、三明市级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永安市卫生村、体育特色村具体目标: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50万,年均增长15%。
企业总产值达1800万元,年均增长40%
村财收入60万元,年均增加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年均增长12%。
全村农田水利,机耕道达标准化100%
全村道路硬化到户率80%
富余劳力就业率85%以上
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率80%
有线电视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95%,网络普及率50%以上。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普法合格率94%
无刑事案件,无计划外生育
三、发展重点
(一)生产发展
1、农业综合项目
(1)优化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对农业进行产业化调整,建立以烟一稻一菜三季模式的生产基地,由现在的100亩递增扩大到350亩,利用安砂山药产销协会的优势发展种植小薯300亩,全村土地使用率达90%以上。
(2)利用库区沿岸原有老果园510亩,进行技术改造和品种更新,充分利用库区小气候发展优质无公害绿色水果,合理开发新果园,到2010年全村库区果园面积达800亩。
(3)加强对茶叶种植的指导,利用山垅田、杂地种植铁观音茶,在现有300亩面积的基础上每年新增50亩,到2010年全村铁观音茶种植面积达550亩以上,形成村民增收又一项目。
(4)抓好库区小径竹产业的扶持,对现有小径竹3000亩,进行高效管理,扩大开发面积,5年内新增小径竹面积2000亩,年可增加村财收入8万元,总产值达700万元。开办以家庭式小型苗圃10家,培育商品苗木150亩,年创产值30万元。
(5)加强对全村家畜养殖规模的引导,创办5家小型养殖场,扶持现有一家8000平方米养鸭场,计划今后每年鸡鸭出栏15万羽,户养三头猪,全村每年出栏生猪1000头。
(6)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化体系,完善“宏安小径竹协会”的运作,成立“永安市安砂九龙湖铁观音茶叶协会”,做好品牌意识,着力于服务村民,真正发挥好“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服务体制。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和申报工作。
2、企业项目
(1)增加宏安公司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引进莴苣、小薯等加工项目,年加工莴苣500吨,小薯300吨,鲜笋500吨,年产值800万元。
(2)引进资金,以股份合作形式利用本村库区资源成立“九龙湖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集种养、渔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年创产值1000万元,村财增收50万元。
(二)生活宽裕
1、以九龙湖狐狸洞景区为依托,借“九龙湖”品牌,按照“统一经营、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方式,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理念,开发生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如小径竹笋系列,铁观音茶、安砂鱼、九龙芦柑、九龙湖食用菌和休闲旅游等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增收。
2、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服务村民。建立本村农副产品产销信息网站,公布本村农产品资源,为村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加强对村民的技术培训,使全村每户至少有1人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每年组织100-200人次到外地务工、创业。
3、完善村卫生所的配置升级,改善卫生医疗条件,强化村级卫生员等级培训,提高救治技能。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全村适龄儿童100%入学,对考入大中专等院校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强化计划生育管理,控制人口出生率,完善计生扶持制度,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4、落实和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为了使村民老有所养,病无所忧,全村参加养老保险率达80%和合作医疗率达100%。
5、加强新村建设,按现代农村居住标准要求,在村主干道旁规划建设居住小区,可安排村民建房50户,同时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
(三)乡风文明
1、倡导文明新风,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搞好文明村、文明户、和谐组、五好家庭、星级户等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强化老人协会和关心下一代协会的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树立文明、科学新风。
2、充分发挥客家传统民俗文化,挖掘客家传统文化项目。巩固好每年春节的大型文体活动,提升原有的秧歌队、腰鼓队、舞龙队、花灯队的水平,长期不断地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把体育特色村做大做强。
3、创建和谐社会,构建平安新建。完善村级护村队伍建设,加强对库区治安巡逻,沿街树立公益宣传牌10块,营造宣传氛围,强化普法宣传,制订本村社会公德行为规范。
四、村容整洁
1、投入10万元,进行村级自来水厂的改造建设。
2、投入50万元,进行村、组道路路肩的建设。
3、投入6万元在村主干道的路口建设村牌一座。
4、投入10万元,建水冲式沼气公厕三座。
5、投入5万元,在沿街空地建绿化带400平方米。
6、投入10万元,在沿街安装路灯25盏。
7、投入100万元,对新村点开通“三通一平”,并兴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休闲广场和绿化工作。投入450万元做为50户新房建设。
8、投入3万元,建垃圾回收池10个,组建成立村级环卫队,做到垃圾及时清理。
9、投入20万元,进行村级机耕道道路的维修。
五、管理民主
1、坚持我村村务公开,民主听证制度,健全和完善村民会议等各项制度,并给予认真的落实。村干部要深入听取意见和建议,并给予归纳整理,能及时办的马上办,对有困难的创造条件办,对一时无法办理的给予解释,并张榜公布。
2、争创“省级文明村”、“永安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落实村务公开的各项管理措施,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质量和透明度。
3、制定和完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督促作用,在村级的各项重大事项中,虚心接受广大党员,村民的监督。对于村级组织新制订的各项工作计划和方案,严格按照先党内后党外,进行充分讨论,完善后逐项实施。
安砂镇新建村党支部
安砂镇新建村村委会
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