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质——永安实验小学体育与卫生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07/5/29 17:31:59 作者:黄文忠 邓小华 游览人次:4239
走进永安实验小学,首先映入你的眼帘是校门口的墙上悬挂着 “全国体育锻炼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几块牌匾。
近几年来,学校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态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扎实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十分重视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各职能部门组成的体卫工作领导小组,将体育工作摆上学校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2001年以来在上级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帮助下,学校对原有的体育场地和场馆进行了重建和改进: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征地并修建了2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田径场、标准羽毛球塑胶场地、两个露天篮球水泥场、5付高低单杆沙地组合场地和攀爬类综合训练场等体育设施;新建120平方米的师生健身房;重建了约215平方米的室内乒乓球馆;添置了10余张乒乓球桌和各类乒乓球器材,并在乒乓球馆内装上了多台立式空调、铺上了木地板。按国家一类标准配齐了学校体育运动器材;06年为了配合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工作落实又出资万余元购买了相关的测试仪器。为了给学生一个安全卫生的良好学习环境学校出资40余万元改造教室及教室的采光和照明条件,每年都不断更新学生符合学生健康的课桌椅和漆黑黑板。按照《全国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配齐配足相关药品与医疗器械。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良好工作机制
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实验小学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防方案》《实验小学“六病”防治计划与措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案》《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体育竞赛奖励办法》《体育俱乐部工作条例》《体育活动课要求》《学校教师年度考核标准》《体育教师服装费发放办法》等规章制度;既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提高学生锻炼的主动性和可行性长效性,为了把方案落实到实处,取得理想的效果,学校采取了严密细致的组织方法:如每年校外体育竞赛活动运动队的组建和训练;每年一次的全校体育节,这些组织复杂的专业性项目由体育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每年一届的校篮球赛、体育活动月和广播操比赛由少先队组织、宣传和发动,班主任紧密配合并积极组织本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体育组全面负责指导其他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在各项竞赛中的裁判能力培训;课外活动由各班班主任具体组织,体育教师到场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辅导;所有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场地、器材,由体育组全面负责协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严格的体育课外活动的管理体系,化整为零,各负其责。既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过重负担,同时又使各种项目和活动都能真正落到实处。另外为了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一方面邀请专家来校讲座,传授知识,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体育老师们外出观摩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目前学校8名专职体育教师中有4人已取得大学本科文凭,另有一名三明地区体育学科带头人,一名永安市体育教坛新秀,一名永安市兼职体育教研员。在学校卫生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设立了“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学校卫生工作,总务处、教务处卫生室及年段长为学校卫生工作组织机构,教务处负责学校卫生课时、教材与教具教学计划、教案、开课率和书面考核,总务处负责采光照明与黑板课桌椅、饮水与洗漱、厕所等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卫生室负责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体质检查、学生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防治、疫情管理和计划免疫、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工作操作和检查,要求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保证学校卫生工作措施与制度的落实。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健康意识
小学生还处于心理与生理的逐步成长时期,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自我意识还容易受外界的引导,再加上学校深刻认识到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因此非常重视学生体育活动意识的培养。学校定期定点做好学生小报、教室黑板报、体育专刊、体育室内课、学生家长会、广播、学校网站等多方位的体育活动与健康知识宣传,并将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列为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内容和年度学生评先评优的标准之一,每学年都进行一次体育特长生的表彰活动 。这系列活动的开展,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和兴趣。在弘扬全民健身活动中,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上街头、进社区进行大力宣传,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称赞。
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狠抓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堂课质量,开齐开好体育课,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培训工作,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严格执行《小学生合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定标准,确保素质教育主渠道这一阵地不丢失。另外学校确保学生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工作的正常进行,做好每天一次广播操两次眼保健操检查与评比,促使学生认真有效地做好两操。为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开设了乒乓球、篮球、田径、航模、车模、围棋、象棋等体育校本课程,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体育活动内容;开展大课间操活动,让学校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充足的体育活动机会。另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一次学校体育节,其主要活动内容有:①广播操比赛;②全校田径运动会;③各种球类比赛;④各种友谊比赛(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的家庭联赛、教职工联队与技能组对抗赛、师生友谊赛、年级对抗赛、与校外球队的对抗赛等);⑤小型比赛(跳绳、拔河、障碍接力等比赛);⑥体育摄影、体育征文等的评比活动;⑦体育知识讲座;⑧体育知识竞赛;⑨“先进体育班集体”、“体育活动积极分子”、“最佳裁判”的评比活动等。另外学校和市体委联合建立了训练网点,这些训练网点的建立不但可以使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且在资金方面得到体委的大力支持,从而有利于我体育活动得以高质高效的开展。学校全面启动“阳光体育”运动,学校开放所有体育活动场馆,推延学校清校时间,提倡师生徒步上下学并开展跳橡皮筋、跳框、踢健子、扔沙包等易于开展又受学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另外学校还进行三明市级的《实小篮球和乒乓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课题开发与运用,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终身受用的球类运动项目。通过以上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学生体质和运动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近几年由市卫生部门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查中学校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均控制在10%以内。
参加竞技比赛,培养优秀人才
为了培养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和凸显体育工作的亮点,学校尽可能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全国小学“鑫豪向阳杯”乒乓球比赛中,2006年获男子丙组A级联赛团体第三名、2004年获男子甲组A级联赛团体第三名;学校连续5年获三明地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团体总分第二名;三明地区航模比赛中分别获得团体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连续多年参加永安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各类体育比赛均获得团体前三名,并获市城区六所小学体育竞赛总评第一名。在人才输送方面,目前学校有1人在省体工队训练,2人在省少体校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