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的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也高涨起来。近日,有读者打电话询问今年食用菌该种什么品种好?记者就此采访了市食用菌办高级农艺师刘叶高。
行情有所好转,切勿错失良机。刘叶高说,2003年上半年我市食用菌受非典影响,产品库存积压大,价格低迷,生产效益低下,下半年又遇高温气候,反季节香菇烂筒和珍稀食用菌制袋污染高,影响了生产效益,菇农生产食用菌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但2003年第四季度我市各食用菌品种价格大幅回升,如香菇和蘑菇鲜品每公斤收购价基本稳定在4元以上,杏鲍菇鲜品每公斤统货价达8元以上,茶树菇等珍稀食用菌无货供应。2004年预计个别食用菌品种在2003年第四季度高价位上有所回落,总体趋于稳定,行情比前两年好转。所以请菇农们及时把握良机。
刘叶高说,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市食用菌办提出2004年我市可生产的食用菌品种,供菇农们参考。
一、重点抓好香菇品种,尤其要抓好反季节香菇和花香菇生产。反季节香菇制袋接种期,700—800米海拔地区可安排在2月—3月,500—600米海拔小气候地区可安排在3月—4月,使用中温、中偏高温型品种,主要有L26、L66、L2161、Cr04等。花香菇栽培季节同上,栽培品种为中偏低温型,主要有L135、L241和939等。
二、大力推广荆西口蘑、台湾金福菇、鲍鱼菇和抓好反季节珍稀食用菌栽培。尤其是荆西口蘑去年示范栽培10余万袋,生物学转化率达60%以上,比金福菇略高3%,且株形和抗高温等农艺性状都优于金福菇,是高温季节的首推栽培品种。同时,可利用高海拔气候优势和空调设施栽培反季节珍稀食用菌,提高经营竞争力和生产效益。
三、适当扩大蘑菇、草菇、姬松茸、鸡腿蘑、竹荪、大球盖菇等草生型食用菌,巩固金针菇、平菇、凤尾菇等市场鲜品供应品种。尤其是草生型食用菌市场好,资源丰富,成本低,可大力推广。恢复生产茶树菇、杏鲍菇、真姬菇、姬菇、滑菇等市场好转的珍稀食用菌,使它恢复到2000年~2001年的生产水平。
刘叶高还说,有关食用菌的生产安排,市食用菌办都及时在市农业155网站上发布,农民朋友如果需要尽早知道具体信息,请直接上网查找或者打969155查询。
稿件来源: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