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供电局营销部青年抄表员时刻牢记“客户是家人、服务当家务”的服务理念,真情服务群众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以其个人的人品和人格为国家电网公司树立了鲜活的品牌。
一、客户的锦旗送给亲如儿子的抄表员
“郑义是个好孩子,他平时帮我解决了不少用电方面的难事,还经常陪我聊天,待我比自己的儿子还亲!”1月14日,家住福建永安市美食街的朱湘水老人将一面印有“排忧解难,热情服务”几个字的锦旗送到了永安供电局营销部主任苏锦青的手中,朱湘水老人一边递上锦旗,一边讲述着抄表员郑义对她的热心帮助。
已年过花甲的朱湘水,一人独居在永安美食街。一天,老人的家里新安装了热水器,热水器一开,家中立刻出现空气开关跳闸。老人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她想起了抄表员郑义,于是老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郑义的电话,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郑义立刻赶来帮他解决了空气开关的问题。
一次免费的延伸服务让让老人对抄表员郑义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之情。长期无微不至的服务使老人感到:“这个抄表员就象自家人”。 前些年,老人在市郊的新桥村开了一家卫生所,卫生所的隔壁还有一家香烟店,虽然,总表之下的卫生所设有一个分表,但是两家共用一个总表,但邻里之间还是经常为电费的分摊感到头疼。自从抄表员郑义来到这个片区后,郑义主动为客户的总表和分表建立了一个小档案,毫无怨言地为朱湘水老人主动承担起了电费划分问题。
朱湘水独居多年,老人平时家中电饭褒等电器遇到了问题,找到抄表员郑义,郑义总是竭尽所能地为她提供免费的延伸服务。考虑老人的生活比较孤独,小郑每次路过朱湘水老人的店铺,总会赶到阿婆的店里看望老人家,问寒问暖,帮忙老人理清经营上的思路。去年,老人曾写信到永安供电局,向该局领导表扬了郑义平时的为人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老人很想当着永安供电局领导的面表扬一下郑义,可总是找不到机会,左思右想,让想到了送锦旗。当她把这面锦旗送到永安供电局营销部主任苏锦青的手中时,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二、八个地瓜表心意
说起郑义,住在桂口村的许老阿婆,也赞口不绝。年逾七旬的许老阿婆,儿子媳妇都在外地,一人住在桂口村,平时的主要靠自己养猪、种菜和养鸡、养鸭等维持生活。由于生活困难,许老阿婆经常连交电费的钱都没有。年轻的抄表员郑义,对阿婆的处境很同情,看到阿婆手头拮据总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工资先把阿婆的电费给垫上。
久而久之,郑义和阿婆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每次见到阿婆,小郑总是“阿婆长,阿婆短”地叫个不停。一次,听说阿婆在上街时,阿婆的钱被偷了,小郑便安慰阿婆“阿婆,你的钱很来之不易,你的钱一定要放好来,平时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你不能太节俭,平时要注意买一些好吃的,穿好一点”。一番话,说得阿婆暖在心里,乐在脸上。临别时,阿婆总要抓上一把自己种植的青菜塞到小郑的手里,小郑说啥也不要,阿婆一定要给,小郑只好坦诚相告“阿婆,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们单位有规定,热情服务是我们的份内事,但是我们‘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阿婆执拗不过,只好作罢。
有一次,小郑回到家里,才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工具箱里多了8个大小不等的地瓜。回头一想,才知道“一定是那个许老阿婆送的”。
原来刚才路过阿婆的家,阿婆就要给小郑送地瓜,说是她种的种地瓜品种好,一定要小郑收下。小郑还是婉言谢绝,后来大概是小郑到阿婆的邻居家里抄表时,阿婆发现小郑的工具箱没上锁便把她的一番心意塞到小郑的摩托车工具箱。此后,再到桂口村,小郑给阿婆付了10元钱,阿婆执意不收,小郑便趁阿婆不注意时把那10元钱放在阿婆餐桌的碗头下。
三、真诚换来“双结零”
今年29岁的郑义现负责桂口、西洋、葛州一带的电费回收工作,在工作中能够实现月月清零,与用户关系融洽,连续2年实现了零投诉,在2007年的电费回收竞赛中率先实现了电费双结零。
电费回收主要靠走催,走街穿巷绕来绕去,一天走上几十里路,爬上几百上千级楼梯那都是小菜一碟;吃“闭门羹”是经常的事,白天找不到人就晚上找,每当夜晚的村犬吠声群起时,小郑还穿行在恶狗相逼的农舍间。
 |
永安供电局营销部抄表员郑义正在管辖社区抄表工作 |
小郑说:“作为一名抄表员,我处在服务窗口的最前沿,我的话语,我的言行就是单位的品牌、单位的形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设法与用户沟通,有了沟通才有理解,有了理解才能换取互相的支持”。
郑义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小郑辖区内的解放军某部总部设在江西,平时的的开销靠隔一段时间派人到江西凭发票报销,而永安供电局对抄表员的要求则是每月完成电费收缴的99.60%,这样一来,便给小郑的工作带来了难度。为了确保电费的收缴任务,小郑经常骑着摩托车来到该部队,刚开始,小郑不谈电费的事,而是与部队官兵拉家常,谈军民鱼水情。小郑从“这里曾是一片荒山到供电部门主动为部队架线,支持部队建设”说起,再到“抗洪抢险,部队官兵视人民如父母,视驻地如故土”,说得部队官兵都把小郑当成一家人。小郑还主动向部队官兵宣传安全用电和科学用电知识,告诉部队官兵如何避开用电高峰期,以节省电费开支等。由于双方有了更多的理解,部队官兵经常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垫付每月的电费。
久而久之,该部队一位领导还当着士兵的面说:“小郑腿脚勤快,做事‘以人为本’懂得尊重人,你们要向他多学习”。
听说朱湘水老人把锦旗送到自己的单位,还在领导的面前把自己夸了一番,小郑感到很不少意思,他说:“其实我没有做什么,我只是懂得尊重客户,把自己当作客户的勤务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