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般的环境,亲情化的服务,永安老年公寓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永安、三明、漳州、莆田等地的50多位老人,入住率位居全市前茅。
4月14日,记者在这个公寓采访时,深刻感受到老人们快乐的情怀,追求健康的执著。他们是去年10月公寓开业以来的首批老人,尽管时间不长,但他们对这已是满怀情感,流连忘返。
快乐增福寿
因为性格豁达,性情开朗,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所以无论是老人们,还是工作人员都十分喜欢这个“宝”——罗金报。已经98岁高龄的老人,喜欢跟别人聊天交谈,由于耳背,听力差,有时其他老人会逗她,不跟她讲话。这下,她可就憋不住了,就会去缠,或找工作人员聊。
老人很风趣。有一天,她说,我要吓你们一次。其实,她说的吓,就是躺在床上装死。工作人员回忆这事,既好气又好笑。老人的儿媳说,老人从来就心胸开阔,不与人争吵,即使遇上不愉快的事情,也是过眼就忘。 也许是心宽体健,老人入住公寓以来,只要不下雨,就天天锻炼。她的视力很好,50米远就能辨认出是谁。每天,她都自己擦身,洗衣物都不要别人帮助。老人喜欢肉食,不爱吃蔬菜,所以她儿媳常给她送猪肉和鸡或鸭肉到公寓来,让老人好不高兴。
牵手黄昏时
在公寓里,徐德本和李佩珠经常一起散步,打太极拳,读书看报,慢慢地感觉到谁也离不开谁了。去年11月9日,他们偷偷办了结婚证。这事在公寓里被传为美谈。
两位老人喜结连理,子女都没有反对,公寓领导和其他老人都祝他们美满幸福,并为他们举行了简朴而又热烈的婚礼,公寓还特地给他们安排了一套双人房。
两人婚后,严格安排作息时间,学习、生活、锻炼有条不紊。为了让婚姻牢固,避免日后经济纠纷,伤了感情,他们还订了一份协议。如今,李佩珠老人已经扔掉了手中的拐杖,行走自如。“我们还想去北京听健康讲座,想帮助福利院做些力所能力的事。”说起今后打算,老人总是笑盈盈的。
这里比家好
82岁高龄的毛阿苏是被“逼”着来的,不料,这一“逼”,她从此不回家了,老人说,这里比家好啊。 老人有一个幸福的家,不过儿子常年在外,女儿住的楼层高,她不喜欢跟他们住。因为一个人住,加上年事已高,老人经常摔跤。几经折腾,老人要靠拐杖走路,生活不会自理。这可苦了老人的儿女。
去年10月,老人的儿女得悉公寓开业,实地看了一下,感觉不错。但做母亲的死都不肯来,经过20多次的劝,老人勉强同意去住几天。在公寓里,护理员每天给老人按摩,扶着走路,送饭等。 这可是比儿女还亲啊,家里哪有这么好?老人说,就在这住,不回去了。老人的儿女一有空,就来看望她,让老人很高兴。当然更让她高兴的是,在护理员的精心照顾下,老人可以正常走路了,生活也能自理了,腿脚也有力气了……
母女相跪求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一件事:女儿跪着求母亲回香港的家,而母亲却跪着求女儿让她留在公寓。 这位老人名叫王瑾。前些时候,老人的女儿曾专程从香港回来,接她去香港安度晚年。但在香港,老人住了40天,就迫不及待地要女儿送她回永安老年公寓。
在公寓里,这对母女演绎了一幕母女相跪求的感人情景。整整两天,女儿跪了又跪,求了又求,让母亲跟她回香港;老人耐不住了,反跪女儿,求她让自己留在老年公寓。几回“交手”,女儿终于伤心地同意了,老人却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稿件来源: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