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安砂镇新建村位于永安市西北部,系典型库区移民村,辖十个村民小组,共398户,1450人,主要产业有茶叶、烟叶、小径竹,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5900余元,固定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8%,自来水入户率100%,全村村组道路硬化率达95%,农田水利设施标准化达98%,机耕道路标准化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作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上下凝心聚力,立足本村实际,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布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08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及2009年新农村建设思路总结如下: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在挂包单位永安市司法局、永安煤业有限公司及镇挂包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长任副组长,其他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组,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激励办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学习宣传有关文件精神。与挂包单位永安市司法局、永安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宣讲活动,走访入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目标、意义,听取村民的建议,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条幅、标语、宣传单、宣传牌、村级简讯、墙报、村级网页等各种方式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动员,使广大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深刻的认识,有效克服部分村民“等、要、靠”等落后思想,调动全村人民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全年共计悬挂横幅3条,张贴标语30条,建立宣传栏3个,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等会议30次,实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三)抓好落实,务求实效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结合实际,发挥优势,调整结构,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基本形成以茶叶和烟叶为两大主导产业农业产业模式,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⑴壮大主导农产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烟、菌等主导农产品,巩固烟-稻-茶-菌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优化村农业产业结构,全村2008年烟叶种植面积450亩,总产值100余万元,比去年增100亩,双季水稻种植1200亩,全年小薯种植面积200亩,产值达70万元,莴苣种植面积100亩,铁观音茶叶新增面积100亩,小径竹扩鞭360亩,果树新增面积50亩,低改达100亩。
⑵发挥协会作用,服务产业发展。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已有的永安市安砂镇九龙湖铁观音茶叶协会、安砂镇九龙湖果业协会、宏安小径竹产业协会及佛岭茶叶、新建苗木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花大力气成立了永安市五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壮大农民协会队伍,并发挥农民专业协会的影响力、号召力,吸收更多的农民加入协会,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了该村的农业产业发展。
⑶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库区移民项目后期扶持优势,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资金补助,投入35万元,对451.5亩低产茶园改良、100亩新植茶园、20套新购置制茶机械等项目进行扶持补助,促进茶叶等农副业产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推动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今年新增优质茶园110亩,茶园优质率达80%,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500亩,户平均近1.3亩。
⑷加强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利用村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室、文化室等硬件设施,围绕种茶、制茶等内容,多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在茶园、茶厂现场指导、讲解及发放农业种植技术材料等方式培训村农,受训受益村民达300余人次,培育了多名茶叶专业技术人才。
2、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
⑴村组道路建设。今年,通过自筹和部门扶持等多种形式,积极筹集45余万元建设资金,拓宽四、九组村组道路2公里,新建入户便民路2公里,实现了道路户户通的目标,形成了四通八达、快捷的村道路网,全村公路总里程增至13公里。
⑵农田水利建设。在镇烟草站的大力资助下,投入近10万元,维修烟田灌渠2公里,新建机耕道路1公里。目前全村农业基础设施运转良好,并初具现代农业雏形,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能力。
⑶庭院建设。发展太阳能15户,新建沼气池20口,沼气用户率达到55%,以此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改房近300户,实现了人畜分离,规范、美观村居民点建设。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提高村级自来水厂供水量,实现农村安全饮水率100%。同时,鼓励村民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空间,广泛种植桂花、罗汉松、红豆杉等树,美化村容村貌。通过大力实施三清六改活动,牲畜圈养率达100%,村容整洁率达100%,美化了居住环境,使我村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3、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和谐稳定
⑴完善党支部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强化班子战斗力。定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民主生活会。村务工作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民主、集体决策,不断提升班子形象。
⑵推进民主建设。扎实开展村民自治,深入落实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制、一事一议制,保障村民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使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率达到95%,对“两委”班子满意率达到96%以上。
⑶推进法制建设。与西洋女子法庭联合开展“庭村共建”活动,及与永安市司法局共同举办多期法律知识讲座,通过送法进村、送法进家庭活动,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法律素养、法制意识,营造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提高依法治村水平。
⑷完善综治工作。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发挥村治保会、调解会的战斗力。结合发挥老年协会、妇女协会的组织力量,及时调节民间纠纷、矛盾。民间纠纷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5%以上,全年无重大刑事犯罪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定有序,村民安全感达98%以上,建成“平安新建”。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乡风
⑴在春节期间,投入近2万元,举办游园、拔河、歌舞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三八节期间,联合永安市司法局、西洋女子法庭、三明二院康复科、永安盛鑫贸易有限公司,举办“三八”文艺晚会,展示新时期村妇女“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风采;培养村级文艺骨干,组织村秧歌队,并派代表参加省、市秧歌汇演,并获得了好成绩。
⑵开展捐助四川震灾、救助白血病患者郑洛松等募捐活动,为四川震灾、郑洛松同学募资近两万元,倡导扶危济困、普济天下的中华传统美德,倡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⑶深入开展“平安家庭”、“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其中“平安家庭”户达380户,占全村户数的95%,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公平正义,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村将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三明市有关会议精神,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住海西建设的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完善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打造库区文明村为突破口,以加快改善民生促民增收为目标,以新的举措促进我村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1、继续做好宣传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时刻保持全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热情,形成共同参与的氛围。
2、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制度,提高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3、宣传动员,发展20户沼气池建设,实现建池率达65%。
4、集中力量,全面完成村级文化服务大楼建设,方便村民开展文化活动。
5、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2名优秀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力量。
6、投入资金40万元,继续拓宽村组一、二组道路,更高水平地完善道路硬化,服务村民。
7、投入30万元,完善村级自来水厂建设及村组道路40盏路灯建设,满足广大群众需求。
党支部
永安市安砂镇新建村
村委会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