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永安市小陶镇小陶村今年57岁的退伍军人刘安松自始至终支持村老人协会自主创业,使村老人协会的经费能生金蛋,受到了老年朋友们的好评。请听永安台记者管崧儒采制的录音报道:
听众朋友,记者在永安市小陶镇小陶村采访时看到,一群老年人组成在门球队正在小陶镇的河滨公园上打门球。小陶镇老龄办负责人刘承纽告诉记者(出录音):“小陶村老人协会鼓励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村里的老年人门球队天天都有活动,如果获得了上级举行的比赛的名次,还有奖励”,刘承纽说,小陶村老人协会的活力很大从程度上来自他们的创业基金。
小陶村老人协会会长刘家钦(出录音):“我们村老人协会能有这样的活力,靠的是我们村的老支书兼老人协会副会长刘安松自始自终的支持,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好传统,他支持我们老年人创业,使我们的经费好像有了活水源头”。
小陶村老人协会成立于1996年,活动场所设在一个老剧院里,协会成立之初,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刘安松曾先后2次拨给老人协会启动资金各2000元。在整个小陶镇,刘安松都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物,在办企业,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刘安松很有一套办法;在拨给村老人协会第2笔经费2000元时,刘安松要求村老人协会也要学会自己创业,要学会筑巢酿蜜。
有了村里拨给的4000元,会长刘家钦提议,村里的每位老人出资100元,200多位老人中的100多人一下子就凑齐了1万多元。用这1万多元,村老人协会投资本村本镇一些效益好的短、平、快项目,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收入。
一看刘家钦让村老人协会的有限经费生出了金蛋,虽然不多,但开局良好,1997年已担任小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老人协会名誉会长的刘安松,又建议新一任的村委主任刘诗荣拨给村老人协会4万元,两位村主干把这个主意提到村两委会议上,结果一致通过。有了这4万元,村老人协会的底子又厚了起来。
2000年,小陶村办起了一家投资10万元的石英厂,支书刘安松和村主任刘诗荣等两位村主干再次提议将其中的5万元股份拨给村老人协会,仅此一项,村老人协会每年就可以得到7200元的分红。
2004年,小陶镇在小陶营的下游白石坂兴建装机容量为2台各为1250千瓦的宁龙水电站,小陶村支书刘安松和村主任刘诗荣等两位村主干再次提议将其中的5万元股份拨给村老人协会,仅此一项,村老人协会每年就可以获得9000元的红利。
2007年,小陶村将小陶营的一片沙荒地投标给开发商进行城镇建设开发和商住楼开发,新任村支书刘诗荣和村委主任刘维德等村两委干部继续发扬老支书刘安松留下的增强村老人协会造血功能的好传统,于2008年4月一次性拨给村老人协会10万元的企业投资股份,仅此一项,村老人协会每年又可增加1.8万元的分红。
有了这些投资性的收入,小陶村老人协会的经费就像“用不完的自来水”,小陶村的老年人邱朝锵(出录音):“我们村的老人协会很有活力,每年老年节,协会都有活动,发给老年人慰问金50元,春节每人100元,去世时,我们老人协会都去慰问,除了送还100元的创业基金,还送去慰问金100元”。此外,村老人协会的日常开支、房屋修缮,以及安息堂管理等各项费用均由老人协会的投资性分红收入开支。
村老人协会的创业活动使协会有了活力和很强的凝聚力,截至目前,小陶村的230位老人有99.5%缴纳了每人100元的老年人创业基金。饮水思源,许多老年人十分感激刘安松给老人协会留下的让有限的经费生金蛋的好点子和好传统,2008年10月,100多位小陶村老年人共同签名要求当年56岁的刘安松出任老人协会副会长。
自从2007年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后,刘安松更加专心从事自己的家庭企业发展,乡村公路建设、商业贸易、清水笋罐头生产等各项业务,什么能赚钱,刘安松就做什么。面对这群老年人的厚爱,刘安松果真走马上任。2009年1月21日,经商有成的刘安松拿出自家的资金,给村老人协会送来了5万元人民币,目的是让村老人协会拥有更多的创业基金。
除此而外,一向有经济头脑的刘安松还给村老人协会送来了另一只能生金蛋的“母鸡”——原来,小陶村及其所在的小陶集镇上,约有5000人口, 不少人常为红白喜事的桌子凳子发愁,正是看了这个商机,刘安松还给村老人协会送来了价值7000多元的30张大圆桌和300张塑料凳,从此村老人协会又有了桌子和凳子出租的经营项目。每出租一张大圆桌,村老人协会就能收入7元。仅此一项,每年又可为村老人协会增加收入2000余元。
自始至终为老年人创业支招,当村官时,动用村财支持老年人创业;辞官经商后,又拿出自己的钱来支持老年人创业,这就是小陶村一名退伍军人、已卸任的村官和原三明市人大代表、共产党员刘安松精明而又高尚的情怀。
刘安松在联系客户,刘安松手机:13605989341。
刘安松(左)在向小陶村老人协会会长刘家钦传授自己的致富经
小陶村老人协会会长刘家钦(左)高兴地说:“瞧,能赚钱的路子刘安松都替咱们想到了”。
点击观看视频《福建永安小陶村老人活动经费生金蛋的故事 》
点击观看视频《福建永安小陶村老人活动经费生金蛋的故事 》
————————————————
福建日报:“老村长”的助老故事
标签:管其乾 福建日报 刘安松 永安市 老人协会 金蛋 老龄委 小陶 刘家钦 财经 分类:阿管的新闻作品
“老村长”的助老故事
本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童长福管其乾 2009-03-31 08:07:47
“有了‘老村长’刘安松的帮助,老人协会学会了让有限的经费生金蛋!”26日,说起这事,永安市小陶镇小陶村老人协会会长刘家钦笑逐颜开。
在刘安松看来,让村里的老人得到更多的关照,是构建和谐乡村的重要一环。1996年,村老人协会成立之初,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刘安松就先后两次拨给启动资金共4000元。13年来,他通过各种形式,为村老人协会的发展不断努力。他的想法和行为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支持。
1997年,担任小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老人协会名誉会长的刘安松,建议村两委拨给老人协会4万元。2000年,小陶村投资10万元办起了石英厂,他提议将其中的5万元股份拨给村老人协会,协会每年可得到7200元分红。2004年,村里兴建宁龙水电站,将其中的5万元股份拨给村老人协会,每年又可获得9000元红利。2007年,小陶村将一片沙荒地投标给开发商进行开发,又拨给村老人协会10万元的企业投资股份,每年又可为其增加1.8万元收入。此外,刘安松个人还捐赠给村老人协会5万元。
输血很重要,但造血更重要。“老人协会要像蜂巢,蜂巢有蜜,蜂群才会兴旺,村里钱不多,协会成员一定要学会筑巢酿蜜,才有源源不断的经费。”刘安松说。
一席话,启发了大家。会长刘家钦提议,每位老人出资100元。很快,村里有100多位老人凑来了1万多元。用这1万多元,村老人协会投资一些效益好的短、平、快项目。如今,小陶村230位老人中,有99.5%缴纳了每人100元的老年人创业基金,投资收益逐年递增。
有了投资收入,小陶村老人协会的经费就像“用不完的自来水”。更重要的是,使协会有了活力和很强的凝聚力,让村里每位老人都可享受许多福利。比如,每年老年节,协会都会举办各类活动,每位老人还可以领到50元的慰问金;每到春节,每位老人可获得100元的红包。此外,村老人协会的日常开支、房屋修缮等各项费用均从投资性收入里开支。
信息来源:原作者转贴自《福建日报》
——————————————————————
点击进入作者的QQ空间获取无水印图片http://user.qzone.qq.com/599086161/blog/123850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