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永安市西洋镇帮人盗伐、运输2株马尾松的大田籍民工魏某发前来投案,这起案件经过森警半个月的大海捞针告破结案。
邻里守护,选择报警
3月27日上午,永安市西洋镇西洋西坑村38岁的村民廖某打电话给西洋森林派出所报警称:“我果园旁边,邻居毛竹山中的两株马尾松被人偷砍去了,树头还冒着新鲜的松汁。虽然不是我的,我要邻里守护,所以到附近的多个加工厂查看,问有否收购这两株松木,都不承认,才选择报警,要求民警查处”。
所长赖泉源接到报警,立即召开民警案情分析会。民警兵分两路:一路上山到盗砍现场,检量两株马尾松地径64厘米和46厘米,立木蓄积3.5立方米,估计可能锯成方料;另一路民警查访辖区内的多家木材加工厂,入户登记外来人口及方木规格、数量,发现其中一家有加工大块方料,而且木质新鲜,民警冯洪树心中已有底,被盗松木的地径正好可以锯成这样口径的方料,对李某进行盘问,加工厂老板李某死不承认。没有证据如何认定他收购黑木?
你不认罪 我来举证
民警刘维华计上心来,立马依法搜查该厂库房,在库房一角落,发现有一堆新鲜的马尾松板皮。刘维华、冯洪树把5片1.2cm长的板皮搬上警车,拿到被砍下的马尾松树头一对接,其中两片板皮对接成功,其纹理、年轮与两株树头正好吻合。两民警拍下照片并叫加工厂老板李某到现场辩认,李某不得不低头供认:“3月25日凌晨5时,我收购了两人用三轮农用车载来的两车马尾松原木,以材积3立方米的数量,付给他们1200元,我当心有人来查,连夜将原木锯成方料,板皮来不及销毁,藏到仓库。”
文章引导 投案了断
办案民警给李某压力,迫使李某说出买木人的年龄、相貌,民警入户摸排,还到村老年协会拿到3月7日《三明日报》B2关注版文章《竹林里的树不该砍!》给西洋西坑村村民看,有一人反映:某村民张某富几个月前曾有说过,如能砍掉他竹山中的那两株马尾松,就可以多种几棵竹子卖钱。要是这张报纸早些到,就不会发生这样的盗砍傻事。
办案民警找到张某富的家人,分析张某富也走入了这一致富误区,规劝他早日来投案。4月8日,张某富来西洋森林派出所投案,供认是他雇大田民工魏某发砍了这两株马尾松,就想日后多种些竹子,木头是他和魏某发一同运到李某的加工厂卖了。第二天张某富主动打电话动员潜逃到外地打工的小魏也来投案,痛改前非,了断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