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风土人情——基督教

  2003/1/21  8090点  永安之窗
  清咸丰十年(1860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教会从福州派人到永安传教,老百姓对鸦片战争记忆犹新,憎恶洋人,反对洋教,只有10多人入教。至光绪二十二年(1906年)美国牧师韦廉士进驻永安后,在积极布道的同时,创办育才、育成、育南、淑德小学,建立教会区院和水电站,逐渐扩大影响。至民国12年(1923年),全县基督教形成城关、西洋两个教区,共有会员404人,教友1931人。并且购买城东鳌山、山边贷一带地皮建起福音堂。翌年正月,城关居民迎城隍花灯,队伍经鳌山下东门,因教堂围墙挡道,愤怒的群众推倒围墙,引起一场风波。

  抗战时期,一些外来的教徒加入永安的基督教活动。民国28年美以美教会改为卫理公会,永安基督教形成卫理公会和基督教聚会处两个组织,在北门晏公街增设聚会处。民国34年,两个基督教组织分别有信徒300多人和200多人。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揭露披着宗教外衣的帝国主义者侵华本质,永安基督教组织解体,少数教徒分散在住户
家中举行礼拜活动。1963年,党的宗教政策是信仰自由,但反对帝国主义分子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

  帮助促使永安基督教实行自传、自活、自养的“三自”革新,恢复在福音堂进行教会活动,有教徒71人,牧师、传道各1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教牧人员受批斗,《圣经》、教具被焚,福音堂被占用,基督教活动停止。

  1979年10月,永安县委落实宗教政策,为教职人员恢复政治名誉。1980年12月退还福音堂,以后又偿还教会房产折价费28万元。1981年1月重新开放福音堂作为教会活动场所,12月成立永安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并且召开第一届基督教徒代表会议。此后教徒逐渐增加,教会选送2名教徒到福建神学院进修班学习,担任专职传道。随着教徒的发展,永安基督教形成卫理公会、聚会处、耶稣会、安息会4个教派。前2个教派轮流在福音堂做礼拜,后2个教派侧重在农村开展活动。各教派教徒入教都得经过洗礼,只是各教派按照各自对《圣经》的理解进行传道,举行不尽相同的仪式。

  1985年起,永安基督教务教派开展“为世界和平祈祷”活动。1986年7月,永安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召开基督教徒为四化服务表彰大会,鼓励教徒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9年,全市有基督教徒2500人(男950人,女1550人),其中50岁以上的老龄人占50%以上,文盲或半文盲占55%。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南门有虎

安孝义   18年前   19223点

永安的宗教文物(6)

夏品妹   19年前   17145点

永安的宗教文物(1)--西洋镇虎山乡兽头四脚铸铁香炉

夏品妹   19年前   16334点

畲乡过年习俗

20年前   13118点

永安罗坊之客家习俗

裴耀松   20年前   21491点

旧时永安为丧葬习俗服务的“土工”

安孝义   21年前   15491点

永安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居住)

21年前   10434点

永安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服饰)

21年前   10899点

永安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饮食)

21年前   10273点

永安风土人情——概述

21年前   12504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