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一动态 >> 正文

让朱氏龙灯四季“长明”——记小陶镇民间老艺人朱上炉

发布时间:2004/12/21   作者:郑继涛   游览人次:60703
    驾过拖拉机、干过工匠活、做过农技员、当过鸡司令、开过饲料店,办过养鳖场,小陶镇八一村村民朱上炉的人生阅历可谓丰富多彩。虽然成败皆有,但最令乡亲佩服的是他那一手做龙头、扎花灯、制板胡的绝活儿。

    朱上炉今年62岁,两鬓微白,清瘦硬朗,戴着一幅老花镜,一个典型的民间老艺人形象。

    朱上炉所在的八一村,有一条朱氏龙灯,长19.6米,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舞者十人,其中一个持龙珠,故又称朱氏九节龙。每逢春节,村民便会舞起来庆贺一番。朱上炉掌握的这一手绝活,缘于小时候。那时由于家穷几代人都住在祖宗房里,而村里每次做龙头扎龙身都放在祖宗房里进行。幼小的朱上炉耳濡目染,渐渐着了迷。

    到13岁的时候,朱上炉开始跑龙套,成为村里最年轻的舞龙队员,而他做的第一盏五角形手提灯笼,也成为扎灯笼村民中最年轻的一位。朱上炉的聪慧,加上他的年轻而又灵活,开始被选中为朱氏龙灯的传人。

    当传人,要掌握好龙套,打好锣鼓等乐器,还要懂得如何制作龙头和龙身。而一条龙做得如何,关键看龙头。做龙头是个细腻的活儿,不仅要制作得生动、形象,还要考虑到重量,以及龙头与龙身的比例。这样,舞起来才能轻巧,让龙如活生生的一样。对此情有独钟的朱上炉每项技术活儿都学得很认真,很快就掌握了。

    作为舞龙时的陪衬,十二生肖等花灯也要扎好。在朱上炉家里,满手颜料和浆糊的老朱告诉记者,每年5月就要开始为春节花灯做准备。首先是购买颜料、竹篾、拷贝纸、丝绢等材料,到梅雨季节过去就开始染纸——这是一道繁复的工序,必须用浸湿后又晾到半干的纸才能染出“晕”的层次感。如此到秋天开始扎骨架、糊骨架,还要将制作灯的纸压出花纹。他采用芋麻绑扎,用糯米糊粘纸制作出的花灯,尤为牢固,很经得起雨淋,可堪称一绝。而他制作的十二生肖也是惟妙惟肖,泉州市不少花灯制作厂家知道他制作的28星宿逼真,都争着想请他做技术指导。

    朱上炉的另一手绝活是手工制作板胡。板胡是胡琴的一种,因板面取材梧桐板而得名。板胡的音量决定于板的厚薄,由于朱上炉自己会制作又会调音量,所以他制作的板胡都很受欢迎。早在上世纪六十代,他为县城里的百货公司订做50把板胡,每把售价8元,不到20天就卖完了。

    时光进入6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等活动开始,村里舞龙等活动一度终止。朱上炉也开始了他丰富的人生练历,他驾过拖拉机、干过工匠活、做过农技员、当过鸡司令、开过饲料店,办过养鳖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朱上炉都没放下过这一手绝活。

    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的春风吹遍八闽大地的乡村。1986年,丰收后的村民欢喜至极,决定开展一次舞龙,村民们找到了朱上炉,希望这位民间老艺人能给大家喜上加喜。接到村民的消息后,朱上炉立即关掉在镇上开的饲料店,放下养鸡场的活儿,一头扎进房间,没日没夜地忙开了龙头的制作。一个月后,活灵活现的朱氏九节龙做好了,可朱上炉的养鸡场却因疏于管理,共死了400多只鸡,损失2000多元。对此,朱上炉却很豁达:“有龙舞,死几头鸡不算什么!”

    也是那一年,他将传统龙身都用纸的情况改为用布,不仅克服了纸身容易坏的缺点,用布代替后,龙身的颜色也更鲜艳了。

    从2002年起,我市每年开展的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民间绝技绝活展示活动,给了老朱展示绝活的机会。每逢春节、元宵等节日,市里举行灯展和民俗踩街表演,老朱便要忙活上一阵子。他扎的十二生肖灯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在市区龟山公园展出当天,引起空前反响,现场围得水泄不通。许多市民在观看啧啧称奇,当参观的市民知道就是眼前这位民间老艺人制作的花灯时,大家都争先与朱上炉在自己的生肖前合影留念。“一个上午,我就是忙着被拉去拍照!”那天,朱上炉碰到了从电视上看到的场面,他也成了一回明星人物。

    有着这一手的绝活,朱上炉的名声不胫而走,不少单位都慕名前来请他做龙头、扎花灯。1999年,北门小学搞了一次花灯展,共展出150多展花灯,只有一盏不是出自他的手。今年春节,仅制作花灯一项,他就收入了1.8万元。三明市明溪县、龙岩市等地的单位也专程赶来请他制作龙头!

    几十年来,朱上炉从青年人变为中年人,又步人老年人的行列,但他对扎灯和做龙头的痴情未变。他把业余时间、把青春留给了传统的民间艺术,他制作的外形奇巧玲珑、做工精致细腻、颜色绚丽多彩的灯印在了数十万包括本市及周边市县在内的城乡群众心中。

    多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在市文体局、市文化馆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老朱的技艺厚积薄发,他制作的朱氏龙灯曾先后获三明市首届舞龙比赛一等奖,永安市2004年元宵“九龙闹燕城”一等奖。朱氏龙灯在2003年成为福建省民间艺术团12个成员单位之一,被誉为八闽民间艺术团队中的璀璨明珠。 

    艺术无止境。为了让我市的民间绝技绝活更精彩,今年7月份,市文体局安排朱上炉等6位农民到北京体育大学参加了首届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让老朱大开了眼界。目前他正与同村有志于此的年青人一道,正勤加苦练,培养参加舞龙的村民,巩固创新朱氏龙灯的独家套路,准备参加2008年农民运动会的第六届全国舞龙比赛。

    有老朱的呵护,朱氏龙灯这支民间艺术奇葩,必将再放异彩。


发布】【编辑】【评论】【推荐】【打印】【字号:  】【关闭】【返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