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景点推介 >> 正文

安贞堡古韵

发布时间:2003/3/16   作者:郑铁辉   游览人次:22381
    安贞堡,仅此一个大门。花岗岩的门拱,高2.7米,两扇20厘米厚的木包铁皮门,浑然古朴;门上横匾,三字“安贞堡”,赫然淳厚;两旁对联:“安于未雨绸缪固,贞观休风静谧多”,凌然磊落。安贞堡,固若金汤,偏安于永安之一隅,写一段凝重的历史,让人们推开一扇厚重的现实。想必,你的那一推,和我一样,心情也随之厚重起来。

    正门两重。前楼大门,两扇木门上画有武将门神秦叔宝、尉迟恭,一位持刀,一位执斧,虽已色彩斑驳,但仍威风八面,武气生生。第二重,便是一进木楼的那个大门了。两扇木门上画有文官门神魏征、徐茂公,一位手捧官帽,一位手托印符,揖然恭迎,文质彬彬。从秦叔宝、尉迟恭的刀光剑影里穿过,我仿佛历经了一场惊心动魄;在魏征、徐茂公的谦谦目光里逗留,我好像摩挲了安贞堡的古老脉搏。

    在安贞堡大门訇然洞开了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一种潮气,还是霉味,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反正,那气、那味,很古老的样子,仿佛刚刚出土。有一种淳厚与质朴,就那么冷冷的、幽幽的,如风飘拂,爬上额头,掠过眼际。那时,我的耳畔,仿佛萦绕着一种声音,森森然,缈缈然,好像从旷古传来的安贞金鼓声,好像从洋头山涧宛转流淌的丝弦磬竹。恍恍然之间,有一曲飘逸的长韵,伴那幽幽潺潺的洞箫,在堡内悠悠回响,好像也要绕梁三日似的。我不能自己,好像迫不及待地要撩开新娘的面纱。我知道,人们推开的不仅是安贞堡的大门。那是推开一种历史,一种时光之门。是呀,我一脚跨进安贞堡,便是走进了它的百年沧桑啊……

    过了二重门,便是正厅,厅前悬匾,曰“紫气东来”。此系堡主池占瑞亲书。相传函谷关令尹喜见有一道紫气东起,果然老子骑青牛悠悠而至。后人便以“紫气东来”为祥瑞。安贞堡坐西朝东,尽沐瑞风。大概也真是安贞祥瑞罢,一座5800平方米的偌大古堡,居然从未见过蜘蛛结网,堪称奇迹!正厅左右是一条宽3米、长数百米的环堡大通廊。匪祸或兵灾,乡人丁勇在大通廊里来回巡逻。通廊四周的墙上设有90个瞭望孔、108个射击孔。正门两侧各有一座瞭望楼,可严密监控正门、前埕以及周围的动静。登上瞭望楼,耳边金鼓咚咚,远山号角呜鸣,那是一场鏖战,金戈铁马,电闪雷鸣。安贞堡,风萧萧兮战马蹄,人嘈嘈兮呼声急……环堡走廊的左右有两条通道,可贯通二楼的各个厅堂和房间。堡内大小房间360间,水井5口,厨房、浴室、仓库,样样齐备,可供千余人居住。遥想当年,在此节庆,或者婚喜寿宴,那笙歌燕乐、煦然而舞的场景,一定热闹,让人憧憬。安贞堡的彩绘、泥塑,堪为奇珍。三国故事、八仙传闻,麒麟献瑞、龟鹤延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不过,前天井二楼屋檐的壁画中,有两座彩绘的西洋钟,记录了一百多年前那个历时十四载的最令人难忘的时刻。左边钟盘指针为上午10时10分,是1885年建堡动工的时间;右边钟盘指针为下午2时20分,是1899年建堡竣工的时间。安贞堡就这样写进历史,一代又一代,源远流长。

    走出安贞堡,我在曲曲弯弯的田间小道倘佯。回头伫立,遥望仙马山、象形山簇拥下的安贞堡,呈一派瑞祥之气。我向来无意于风水之说。不过,站在洋头乡的原野上,我仿佛也看出了点安贞堡的“虎踞龙盘”了。仙马山昂头如虎,象形山绵延如龙,还真有点“左青龙、右白虎”的古韵呢!


发布】【编辑】【评论】【推荐】【打印】【字号:  】【关闭】【返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