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妇幼保健院二0一0年上半年工作小结
发布时间:2010/7/29 8:16:51 作者:罗庆贤 游览人次:17887
今年上半年,我院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领导下,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工作方针,以《母婴保健法》和《两纲》为主线,努力做好妇幼群体保健,积极推进医院改革,继续加强基层产科、儿科建设指导,督促各医疗单位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落实重大公共卫生之妇幼卫生专项工作,保障我市广大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和做法。
(一)、加强行风、精神文明建设,改进医院的服务形象。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职工素质水平明显提高。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我院认真传达学习胡锦涛在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并根据中共永安市委组织部、永安市人事局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公共课培训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和考试,要求每人提交学习心得一篇。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职工学习《福建省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实施办法(试行)》、国家医改方案、诊疗护理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处理好工学关系,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行风效能建设工作。我院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纳入本院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科室负责人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6月25日召开了社会监督员会议,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征求社会行风监督员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监督,以促进医院行风的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带头进行自查自纠,进行再动员、再宣传,并针对本院容易产生商业贿赂的重点领域,如设备采购、基建项目、药品采购等重点环节进行自查自纠,规范购销渠道,严格执行招标采购制度,确保购销公正透明。
3、努力创建文明单位,促进精神文明不断发展。今年我院将加强行风建设和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卫生先进单位以及巩固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单位工作,制定了具体的创建方案,并落实各项创建工作的实施。坚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设立服务投诉电话和举报箱,减少生、冷、硬、顶、推、拖现象的发生,真正体现了方便老百姓就医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综治、消防安全、计生等工作。
我院认真落实综治、消防安全、计生责任等制度,并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与科室签订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因今年春节期间我院发生一起小偷入室盗窃事件,所幸未发生财产损失,鉴于此,我院通过招标采购安装了8路监控探头,电子监控覆盖了整个医院的重要部位,使我院的财产安全有了很好的保障。同时加大综治、消防安全、计生等工作的管理力度,医院无发生群众闹事上访、无火灾、无重大治安案件发生,无出现违反计划生育的人员和现象。配合打击“两非”工作需要,我院在妇科门诊、B超室各安装了一台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并在B超室门口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落实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和孕期超声检查实名制度。
(三)、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业务服务能力。
1、强化“三基”培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年初制定了具体的继续教育计划,每月组织本院人员开展业务学习讲座1次,有计划地选送专业人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上半年共选送9批18人次参加上级单位和上级医院组织的各类学习和培训。同时,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常规,对病历、处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提高我院的病历书写合格率和处方书写合格率,无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和责任事故。继续加强院感管理,认真做好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建立了院感教育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提高妇幼人员的院感意识,规范各种诊疗护理行为,杜绝院感事件的发生。在药品管理方面,坚持正规采购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严格执行医用仪器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制度。麻醉、精神类等特殊药品做到专柜存放,专锁保管,专帐记录管理。
2、调整医院内部科室布局,改善诊疗流程。通过多方论证并广泛听取和征求职工意见后,将医院科室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使闲置的三楼和四楼业务用房充分利用起来,调整后的医院布局大体为一楼以儿童保健科、儿科为主,二楼为妇女保健科、妇科、产科门诊,三楼为检验科、心电图、B超室等医技科,将婚检科从四楼下移至三楼,方便婚检对象抽血化验等检查,四楼为病房、手术室等,五楼为办公区。调整后的医院科室布局将更趋于合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诊疗流程。目前三楼检验科、婚检科已完成科室改造和调整,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和生化试验室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3、加强医院设备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好地为产妇和儿童提供保健服务,我院上半年通过招标采购了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效地方便了患者化验检查。同时,为能为前来接受孕期保健的妇女提供更好的服务,拟在年内添置一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已基本完成了前期的考察和论证工作。
4、加强业务管理,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对各科室实行服务质量目标化管理,年初制定了总体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科室。今年上半年门诊共接诊1.3万人次,医疗业务收入109.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4万元。开展人流156人,药流39人,上取环43人,诊刮43人,息肉摘除手术9人,微波治疗17人,开展B超检查1632人,心电图检查215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316人。
(四)、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妇女保健服务质量。
1、加强围产期保建工作,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按照《福建省孕产妇系统管理办法》要求,以产科健康教育为龙头,巩固爱婴医院创建成果,促进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市上年共有产妇数1800人,活产数1815人,住院分娩人数1797人,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3人(其中曹远2例,安砂1例),住院分娩率99.8%,孕产妇管理建卡1103人,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1437人,系统管理率79.8%,规范化管理人数1379人,规范化管理率76.6%,产后访视人数1653人,产后访视率91.8%,高危孕妇筛查数790人,高危筛查率43.8%,高危管理790人,高危管理率100%,高危住院分娩790人,高危住院分娩率100%,围产儿死亡8人,死胎2人,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同时,我院加强对贫困孕产妇专项救助基金的管理,上半年共有2位贫困孕产妇得到了救助,除农医保中孕产妇享受参合住院同等报销比例外,从贫困高危孕产妇专项救助基金中报销总额为1919元。救助基金设立以来累计救助11人,支付救助金总额26483.78元,基金账户余额43740.22,其中包含已受理但未支付的9776元。
2、强化生殖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妇科疾病普查工作。我院上半年普查单位12个,普查人数449人(低保检查60人) 患病人数318人,患病率70.8%,治宫颈刮片368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81人。
3、加强培训和指导工作,保障母婴安全。今年上半年协助市围产协作组举办全市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31人,培训内容为《母婴保健法》、《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和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还进行培训考试,把考试成绩作为换发和新发《母婴技术合格证》的依据。我院还接受4个基层卫生院5名妇幼人员到我院进修学习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有关知识;同时还配合各乡镇卫生院对全市218名村(居)妇保员分期分批进行《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等内容的培训。上半年召开全市乡镇卫生院妇幼人员培训及例会1期,到会47人。我院妇保科上半年共下乡110人次。
4、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针对曹远连续2年出现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问题,市卫生局领导和我院专门组织人员前往曹远卫生院,与当地政府领导、卫生院领导和妇幼人员共同探讨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就如何发挥当地村医和村级妇幼保健员作用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几条可行性强的方案,确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尤其要重点加强流动人口高危孕产妇的追踪和管理。
(五)、加强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1、认真做好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的要求,做好儿童保健服务。全市7岁以下儿童21830人,5岁以下儿童15810人,3岁以下儿童9395人,7岁以下儿童体检14053人,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64.37%,体弱儿筛查199人,体弱儿管理率100%,新生儿访视1656人,新生儿访视率83.06%,婴儿死亡15人,婴儿死亡率8.26‰,新生儿死亡8人,新生儿死亡率4.41‰,5岁以下儿童死亡1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47‰。我院儿保科上半年共下乡40人次。
2、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力度,今年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2258人次。同时,认真做好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病例的召回与跟踪管理。共召回6人次。为了更好地加强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全年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仪,对生长发育欠佳的儿童进行了有效的检测,共开展1289人次。
3、加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城区36所幼儿园小朋友体检工作,体检人数6205人,体检率98%。检出缺点人数1200例,患病人数425人,治疗425人,治疗率100%。二是认真抓好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健康体检,共有108名幼教人员进行了体检。三是努力提高新生入园体检率,体检人数1130人,发现疾病27人,治疗27人。
(六)、开展婚前保健,实行免费婚前检查。
今年1月份至今,参加婚检人数3033人,婚检率100%。查出各种各类疾病人数306人,患病率达10.1%。接受婚前卫生指导率达100%,接受婚前卫生咨询率达100%。通过婚前检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我市出生人口的素质,促进了家庭生活和谐。
(七)、落实重大公共卫生之妇幼卫生专项工作,保障我市广大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
1、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工作。为了加强对出生缺陷的干预,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我院配合市卫生局根据《福建省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部署、落实农村妇女孕前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工作。2009年12月,召开了全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启动会,同时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妇保人员等57人进行了培训,解读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叶酸在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作用;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对乡镇、社区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层层培训。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收到两批11707盒叶酸,全部下发至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和村卫生所,据统计,到6月底止共累计发放到目标人群1123人。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我院结合本市实际,协助永安市卫生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永安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并于3月份召开了全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启动会;省上2009年补助经费到位49万,永安市财政配套经费33万(包括2009年、2010年);目前,完成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3月31日已住院分娩农村孕产妇2596人(其中2009年度的2117人,2010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479人),发放补助资金计1038400元。从4月1日开始,由新农合中心直接补助383人,共计153200元。
3、城乡低保妇女常见疾病免费检查工作。根据永安市卫生局、妇儿工委办公室、财政局、民政局联合制定了《永安市低保妇女常见疾病检查工作方案》,我院派出检查组深入乡镇、社区集中开展低保妇女常见疾病检查。为提高我市农村低保妇女免费疾病检查率,保证该项工作如期保质完成,市卫生局多次组织妇联、民政、乡镇、街道等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研究、部署低保妇女免费疾病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到目前为止,全市低保妇女总数1169人,其中已检查727人,检查率62.2%。
(八)、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我院严格按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做好领用、签发、登记、管理、使用等程序,做到专人保管、证章分开、专册登记,对领用人实行登记签字,无一遗漏,同时严格按照程序做好补发、换发出生医学证明工作。继续按照新的《福建省妇幼卫生信息指导手册》的要求,认真做好妇幼统计报表等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质控、反馈、归档工作,建立健全了围产儿死亡报告和孕产妇死亡评审报告制度。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方向
上半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我院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如存在全市妇女、儿童两个系统的系统管理率不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不够到位、妇幼保健人员下基层指导力度不大、非住院分娩仍存在一定比例、受孕妇建卡下放到乡镇和社区等影响本院医疗业务收入增长不快等问题,我们将不断的总结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对基层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整体提高城乡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使我市的妇幼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一、主要工作成效和做法。
(一)、加强行风、精神文明建设,改进医院的服务形象。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职工素质水平明显提高。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我院认真传达学习胡锦涛在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并根据中共永安市委组织部、永安市人事局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公共课培训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和考试,要求每人提交学习心得一篇。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职工学习《福建省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实施办法(试行)》、国家医改方案、诊疗护理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处理好工学关系,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行风效能建设工作。我院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纳入本院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科室负责人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6月25日召开了社会监督员会议,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征求社会行风监督员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监督,以促进医院行风的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带头进行自查自纠,进行再动员、再宣传,并针对本院容易产生商业贿赂的重点领域,如设备采购、基建项目、药品采购等重点环节进行自查自纠,规范购销渠道,严格执行招标采购制度,确保购销公正透明。
3、努力创建文明单位,促进精神文明不断发展。今年我院将加强行风建设和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卫生先进单位以及巩固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单位工作,制定了具体的创建方案,并落实各项创建工作的实施。坚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设立服务投诉电话和举报箱,减少生、冷、硬、顶、推、拖现象的发生,真正体现了方便老百姓就医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综治、消防安全、计生等工作。
我院认真落实综治、消防安全、计生责任等制度,并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与科室签订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因今年春节期间我院发生一起小偷入室盗窃事件,所幸未发生财产损失,鉴于此,我院通过招标采购安装了8路监控探头,电子监控覆盖了整个医院的重要部位,使我院的财产安全有了很好的保障。同时加大综治、消防安全、计生等工作的管理力度,医院无发生群众闹事上访、无火灾、无重大治安案件发生,无出现违反计划生育的人员和现象。配合打击“两非”工作需要,我院在妇科门诊、B超室各安装了一台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并在B超室门口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落实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和孕期超声检查实名制度。
(三)、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业务服务能力。
1、强化“三基”培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年初制定了具体的继续教育计划,每月组织本院人员开展业务学习讲座1次,有计划地选送专业人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上半年共选送9批18人次参加上级单位和上级医院组织的各类学习和培训。同时,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常规,对病历、处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提高我院的病历书写合格率和处方书写合格率,无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和责任事故。继续加强院感管理,认真做好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建立了院感教育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提高妇幼人员的院感意识,规范各种诊疗护理行为,杜绝院感事件的发生。在药品管理方面,坚持正规采购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严格执行医用仪器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制度。麻醉、精神类等特殊药品做到专柜存放,专锁保管,专帐记录管理。
2、调整医院内部科室布局,改善诊疗流程。通过多方论证并广泛听取和征求职工意见后,将医院科室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使闲置的三楼和四楼业务用房充分利用起来,调整后的医院布局大体为一楼以儿童保健科、儿科为主,二楼为妇女保健科、妇科、产科门诊,三楼为检验科、心电图、B超室等医技科,将婚检科从四楼下移至三楼,方便婚检对象抽血化验等检查,四楼为病房、手术室等,五楼为办公区。调整后的医院科室布局将更趋于合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诊疗流程。目前三楼检验科、婚检科已完成科室改造和调整,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和生化试验室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3、加强医院设备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好地为产妇和儿童提供保健服务,我院上半年通过招标采购了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效地方便了患者化验检查。同时,为能为前来接受孕期保健的妇女提供更好的服务,拟在年内添置一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已基本完成了前期的考察和论证工作。
4、加强业务管理,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对各科室实行服务质量目标化管理,年初制定了总体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科室。今年上半年门诊共接诊1.3万人次,医疗业务收入109.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4万元。开展人流156人,药流39人,上取环43人,诊刮43人,息肉摘除手术9人,微波治疗17人,开展B超检查1632人,心电图检查215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316人。
(四)、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妇女保健服务质量。
1、加强围产期保建工作,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按照《福建省孕产妇系统管理办法》要求,以产科健康教育为龙头,巩固爱婴医院创建成果,促进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市上年共有产妇数1800人,活产数1815人,住院分娩人数1797人,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3人(其中曹远2例,安砂1例),住院分娩率99.8%,孕产妇管理建卡1103人,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1437人,系统管理率79.8%,规范化管理人数1379人,规范化管理率76.6%,产后访视人数1653人,产后访视率91.8%,高危孕妇筛查数790人,高危筛查率43.8%,高危管理790人,高危管理率100%,高危住院分娩790人,高危住院分娩率100%,围产儿死亡8人,死胎2人,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同时,我院加强对贫困孕产妇专项救助基金的管理,上半年共有2位贫困孕产妇得到了救助,除农医保中孕产妇享受参合住院同等报销比例外,从贫困高危孕产妇专项救助基金中报销总额为1919元。救助基金设立以来累计救助11人,支付救助金总额26483.78元,基金账户余额43740.22,其中包含已受理但未支付的9776元。
2、强化生殖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妇科疾病普查工作。我院上半年普查单位12个,普查人数449人(低保检查60人) 患病人数318人,患病率70.8%,治宫颈刮片368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81人。
3、加强培训和指导工作,保障母婴安全。今年上半年协助市围产协作组举办全市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31人,培训内容为《母婴保健法》、《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和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还进行培训考试,把考试成绩作为换发和新发《母婴技术合格证》的依据。我院还接受4个基层卫生院5名妇幼人员到我院进修学习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有关知识;同时还配合各乡镇卫生院对全市218名村(居)妇保员分期分批进行《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等内容的培训。上半年召开全市乡镇卫生院妇幼人员培训及例会1期,到会47人。我院妇保科上半年共下乡110人次。
4、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针对曹远连续2年出现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问题,市卫生局领导和我院专门组织人员前往曹远卫生院,与当地政府领导、卫生院领导和妇幼人员共同探讨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就如何发挥当地村医和村级妇幼保健员作用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几条可行性强的方案,确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尤其要重点加强流动人口高危孕产妇的追踪和管理。
(五)、加强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1、认真做好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的要求,做好儿童保健服务。全市7岁以下儿童21830人,5岁以下儿童15810人,3岁以下儿童9395人,7岁以下儿童体检14053人,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64.37%,体弱儿筛查199人,体弱儿管理率100%,新生儿访视1656人,新生儿访视率83.06%,婴儿死亡15人,婴儿死亡率8.26‰,新生儿死亡8人,新生儿死亡率4.41‰,5岁以下儿童死亡1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47‰。我院儿保科上半年共下乡40人次。
2、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力度,今年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2258人次。同时,认真做好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病例的召回与跟踪管理。共召回6人次。为了更好地加强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全年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仪,对生长发育欠佳的儿童进行了有效的检测,共开展1289人次。
3、加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城区36所幼儿园小朋友体检工作,体检人数6205人,体检率98%。检出缺点人数1200例,患病人数425人,治疗425人,治疗率100%。二是认真抓好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健康体检,共有108名幼教人员进行了体检。三是努力提高新生入园体检率,体检人数1130人,发现疾病27人,治疗27人。
(六)、开展婚前保健,实行免费婚前检查。
今年1月份至今,参加婚检人数3033人,婚检率100%。查出各种各类疾病人数306人,患病率达10.1%。接受婚前卫生指导率达100%,接受婚前卫生咨询率达100%。通过婚前检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我市出生人口的素质,促进了家庭生活和谐。
(七)、落实重大公共卫生之妇幼卫生专项工作,保障我市广大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
1、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工作。为了加强对出生缺陷的干预,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我院配合市卫生局根据《福建省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部署、落实农村妇女孕前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工作。2009年12月,召开了全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启动会,同时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妇保人员等57人进行了培训,解读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叶酸在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作用;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对乡镇、社区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层层培训。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收到两批11707盒叶酸,全部下发至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和村卫生所,据统计,到6月底止共累计发放到目标人群1123人。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我院结合本市实际,协助永安市卫生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永安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并于3月份召开了全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启动会;省上2009年补助经费到位49万,永安市财政配套经费33万(包括2009年、2010年);目前,完成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3月31日已住院分娩农村孕产妇2596人(其中2009年度的2117人,2010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479人),发放补助资金计1038400元。从4月1日开始,由新农合中心直接补助383人,共计153200元。
3、城乡低保妇女常见疾病免费检查工作。根据永安市卫生局、妇儿工委办公室、财政局、民政局联合制定了《永安市低保妇女常见疾病检查工作方案》,我院派出检查组深入乡镇、社区集中开展低保妇女常见疾病检查。为提高我市农村低保妇女免费疾病检查率,保证该项工作如期保质完成,市卫生局多次组织妇联、民政、乡镇、街道等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研究、部署低保妇女免费疾病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到目前为止,全市低保妇女总数1169人,其中已检查727人,检查率62.2%。
(八)、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我院严格按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做好领用、签发、登记、管理、使用等程序,做到专人保管、证章分开、专册登记,对领用人实行登记签字,无一遗漏,同时严格按照程序做好补发、换发出生医学证明工作。继续按照新的《福建省妇幼卫生信息指导手册》的要求,认真做好妇幼统计报表等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质控、反馈、归档工作,建立健全了围产儿死亡报告和孕产妇死亡评审报告制度。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方向
上半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我院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如存在全市妇女、儿童两个系统的系统管理率不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不够到位、妇幼保健人员下基层指导力度不大、非住院分娩仍存在一定比例、受孕妇建卡下放到乡镇和社区等影响本院医疗业务收入增长不快等问题,我们将不断的总结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对基层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整体提高城乡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使我市的妇幼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七日
【发布】【编辑】【评论】【推荐】【打印】【字号:大 中 小】【关闭】【返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