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妇幼保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2010/8/18 17:53:47 游览人次:5447
一、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时期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要求,科学测算主要指标,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坚持贯彻“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的工作方针,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强医院自身建设,狠抓“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效益”稳步增长,强化基层指导职能,健全妇幼三级网络建设,整体提高市、乡、村的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需求,促进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水平的上一个新的台阶,推动我市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二、整体发展战略
明确定位,把妇幼保健院建成特色鲜明、流程合理、服务优良、管理高效的全市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指导中心。实现“三个满意”,即让患者和保健对象满意、让政府满意、让职工满意;增强“三种意识”,即增强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指导意识;倡导“四种氛围”,即倡导改革发展的氛围、开源节流的氛围、学习创新的氛围及团结向上的氛围;建立“五种体系”,即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妇幼保健管理体系、诚信服务体系、人才发展体系和基层指导体系。
三、主要目标:
1、孕产妇死亡率:0
2、婴儿死亡率:9‰
3、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
4、围产儿死亡率:8.5‰
5、新法接生率:100%
6、住院分娩率:99%以上
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以上
8、儿童系统管理率:85%以上
9、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0%以上
10、婚前检查率:100%
11、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85%以上
四、对策与措施
1、贯彻落实《中华人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依法加强和规范妇幼保健工作,依法做好母婴保健服务的督导工作,加强对出生医生证明的管理。全面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和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拓展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2、继续大力推进住院分娩,严格执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制度,强化妇幼保健工作的全行业管理。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非法终止妊娠等损害妇女儿童健康的违法行为。建立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提高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质量。
3、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形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和规范化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及时、就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使优生、优育、优教的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深入到家庭。
4、加强儿童卫生保健的理论研究与适宜技术推广。继续推广和应用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适宜技术。研究减少新生儿童多发病、儿童营养不良、儿童意外伤害等预防措施。
5、开展青春期、更年期保健工作,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规范妇女病普查治工作,提高普查普治率。积极防治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重视儿童视力、口腔和听力保健,重点在幼儿园、中小学开展牙病防治和控制屈光不正的工作。
6、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健和利用卫生服务能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全民健康教育行动,大力宣传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性病和艾滋病的危害、预防及自我防范知识;在表少年中进行青春期教育、预防吸烟和吸毒的教育。
7、在全市实施“安全分娩”工程。加强产科建设,重点加强急救和应变能力,乡镇以上医疗单位设立高危孕产妇监护室,强化围产期筛查和分级管理,建立有效的转诊系统,巩固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实行责任制助产,减少滞产、难产发生,减少不必要的医学干预,降低剖宫产率,保证孕产妇获得基本卫生保健和必要的医疗救助。
8、重视妇女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强化社区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卫生工作,针对妇女一生中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卫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卫生、教育工作中占重要位置,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抓好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和培训,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室;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逐步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加强对儿童心理行为的监测,对行为异常儿童及时采取干预和康复措施。
9、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充实爱婴行动内涵。爱婴行动是一项关系到母婴健康,关系到人口素质提高的国际行为。把创建爱婴医院十条标准,作为一项常规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遵循母亲安全、儿童优生的原则,开展妇幼保健优质服务。
10、大力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在妇幼保健各环节把好优生优育关,通过婚前检查、产前检查、产前诊断、产时保健、优生遗传咨询、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不断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质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后遗症的发生。
11、加强医院自身建设,提高我院的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院制度建设,在组织机构管理、医疗质量水平、保健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确保2010年顺利通过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验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医德医风考核长效激励制约机制,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推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激励奖励分配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该阶段主要工作为:健全机构,制定规划,培训学习。
第二阶段:巩固阶段(2011~2014年)。该阶段主要工作为:巩固“十一五”指标体系,抓薄弱环节,制定干预措施。将 2011年定为医院实施发展的“基础年”,依后类推为“推进年”、“调整年”、“深化年”。
第三阶段:达标阶段(2015年)。将2015年定为“阶段总结年”,巩固工作成果,争取各项指标达标,总结经验,全面提高。
今后五年,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时期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要求,科学测算主要指标,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坚持贯彻“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的工作方针,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强医院自身建设,狠抓“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效益”稳步增长,强化基层指导职能,健全妇幼三级网络建设,整体提高市、乡、村的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需求,促进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水平的上一个新的台阶,推动我市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二、整体发展战略
明确定位,把妇幼保健院建成特色鲜明、流程合理、服务优良、管理高效的全市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指导中心。实现“三个满意”,即让患者和保健对象满意、让政府满意、让职工满意;增强“三种意识”,即增强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指导意识;倡导“四种氛围”,即倡导改革发展的氛围、开源节流的氛围、学习创新的氛围及团结向上的氛围;建立“五种体系”,即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妇幼保健管理体系、诚信服务体系、人才发展体系和基层指导体系。
三、主要目标:
1、孕产妇死亡率:0
2、婴儿死亡率:9‰
3、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
4、围产儿死亡率:8.5‰
5、新法接生率:100%
6、住院分娩率:99%以上
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以上
8、儿童系统管理率:85%以上
9、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0%以上
10、婚前检查率:100%
11、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85%以上
四、对策与措施
1、贯彻落实《中华人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依法加强和规范妇幼保健工作,依法做好母婴保健服务的督导工作,加强对出生医生证明的管理。全面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和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拓展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2、继续大力推进住院分娩,严格执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制度,强化妇幼保健工作的全行业管理。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非法终止妊娠等损害妇女儿童健康的违法行为。建立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提高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质量。
3、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形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和规范化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及时、就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使优生、优育、优教的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深入到家庭。
4、加强儿童卫生保健的理论研究与适宜技术推广。继续推广和应用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适宜技术。研究减少新生儿童多发病、儿童营养不良、儿童意外伤害等预防措施。
5、开展青春期、更年期保健工作,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规范妇女病普查治工作,提高普查普治率。积极防治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重视儿童视力、口腔和听力保健,重点在幼儿园、中小学开展牙病防治和控制屈光不正的工作。
6、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健和利用卫生服务能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全民健康教育行动,大力宣传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性病和艾滋病的危害、预防及自我防范知识;在表少年中进行青春期教育、预防吸烟和吸毒的教育。
7、在全市实施“安全分娩”工程。加强产科建设,重点加强急救和应变能力,乡镇以上医疗单位设立高危孕产妇监护室,强化围产期筛查和分级管理,建立有效的转诊系统,巩固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实行责任制助产,减少滞产、难产发生,减少不必要的医学干预,降低剖宫产率,保证孕产妇获得基本卫生保健和必要的医疗救助。
8、重视妇女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强化社区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卫生工作,针对妇女一生中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卫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卫生、教育工作中占重要位置,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抓好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和培训,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室;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逐步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加强对儿童心理行为的监测,对行为异常儿童及时采取干预和康复措施。
9、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充实爱婴行动内涵。爱婴行动是一项关系到母婴健康,关系到人口素质提高的国际行为。把创建爱婴医院十条标准,作为一项常规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遵循母亲安全、儿童优生的原则,开展妇幼保健优质服务。
10、大力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在妇幼保健各环节把好优生优育关,通过婚前检查、产前检查、产前诊断、产时保健、优生遗传咨询、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不断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质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后遗症的发生。
11、加强医院自身建设,提高我院的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院制度建设,在组织机构管理、医疗质量水平、保健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确保2010年顺利通过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验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医德医风考核长效激励制约机制,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推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激励奖励分配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该阶段主要工作为:健全机构,制定规划,培训学习。
第二阶段:巩固阶段(2011~2014年)。该阶段主要工作为:巩固“十一五”指标体系,抓薄弱环节,制定干预措施。将 2011年定为医院实施发展的“基础年”,依后类推为“推进年”、“调整年”、“深化年”。
第三阶段:达标阶段(2015年)。将2015年定为“阶段总结年”,巩固工作成果,争取各项指标达标,总结经验,全面提高。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七日
【发布】【编辑】【评论】【推荐】【打印】【字号:大 中 小】【关闭】【返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