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危险因素远离乳癌侵袭
发布时间:2004/11/12 作者:永安市妇幼保健院 游览人次:7480
近几年的研究提示,乳腺纤维瘤易发生乳腺癌;乳腺囊
性增生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3倍,这种危险可持续30年。
因此,惟有早期发现,早期切除,才会避免后患。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了解引发乳腺癌的
危险因素,确定是否为危险人群,对每一位女性朋友都十分重要。
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有家族乳癌病史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正常人群的2~3倍。
二是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行经年龄长者。
三是有良性乳腺疾病史者。
四是雌酮、雌二醇和雄激素水平高者。
五是有其他脏器患癌史者。
就婚育情况来看,未婚和首次生育年龄晚也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
素。事实表明,修女、独身女性、结婚晚和婚姻持续时间短的女性,
乳癌发病率高。而初产年龄早对任何年龄组的妇女。都可降低乳腺癌
的危险性,且足月妊娠是发挥保护作用的必要条件。多次生产、哺乳
和人工绝经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
第一次生产后哺乳期长者,患乳癌的危险性降低。哺乳总时间与
乳癌危险性呈负相关。有关专家认为,泌乳在5年以上,可使乳腺癌
的危险性降低30%。卵巢切除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卵巢切除的年
龄越小,患乳癌的危险性越小。在35岁以前切除卵巢的妇女,患乳腺
癌的危险性是45~54岁自然绝经妇女的1/3,这种保护作用可持续终
身。
一医学教授指出,当具备上述几种因素时,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较
高。对这样的人群,医学上称之为乳癌高危人群。但并非这些人必然
都会得乳腺癌。随着对危险人群普查的推广,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
人们对自身健康保护意识的提高,目前临床确诊的乳腺癌中早期导管
原位癌、小叶原位癌所占比例较过去明显增加。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一般指药物干预,目前常用的药物有
三苯氧胺,它不仅有助于对原发乳腺癌的治疗,而且能预防另一侧乳
腺发生乳腺癌,同时还有绝经作用。当然,对乳腺癌高危人群而言,
最重要的还是加强乳房自我检查,并定期作专科检查,以做到对乳腺
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性增生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3倍,这种危险可持续30年。
因此,惟有早期发现,早期切除,才会避免后患。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了解引发乳腺癌的
危险因素,确定是否为危险人群,对每一位女性朋友都十分重要。
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有家族乳癌病史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正常人群的2~3倍。
二是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行经年龄长者。
三是有良性乳腺疾病史者。
四是雌酮、雌二醇和雄激素水平高者。
五是有其他脏器患癌史者。
就婚育情况来看,未婚和首次生育年龄晚也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
素。事实表明,修女、独身女性、结婚晚和婚姻持续时间短的女性,
乳癌发病率高。而初产年龄早对任何年龄组的妇女。都可降低乳腺癌
的危险性,且足月妊娠是发挥保护作用的必要条件。多次生产、哺乳
和人工绝经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
第一次生产后哺乳期长者,患乳癌的危险性降低。哺乳总时间与
乳癌危险性呈负相关。有关专家认为,泌乳在5年以上,可使乳腺癌
的危险性降低30%。卵巢切除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卵巢切除的年
龄越小,患乳癌的危险性越小。在35岁以前切除卵巢的妇女,患乳腺
癌的危险性是45~54岁自然绝经妇女的1/3,这种保护作用可持续终
身。
一医学教授指出,当具备上述几种因素时,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较
高。对这样的人群,医学上称之为乳癌高危人群。但并非这些人必然
都会得乳腺癌。随着对危险人群普查的推广,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
人们对自身健康保护意识的提高,目前临床确诊的乳腺癌中早期导管
原位癌、小叶原位癌所占比例较过去明显增加。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一般指药物干预,目前常用的药物有
三苯氧胺,它不仅有助于对原发乳腺癌的治疗,而且能预防另一侧乳
腺发生乳腺癌,同时还有绝经作用。当然,对乳腺癌高危人群而言,
最重要的还是加强乳房自我检查,并定期作专科检查,以做到对乳腺
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发布】【编辑】【评论】【推荐】【打印】【字号:大 中 小】【关闭】【返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