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温馨之家 婴幼儿健康摇篮
发布时间:2006/6/22 8:40:54 游览人次:10310
孕 产 妇 温 馨 之 家 婴 幼 儿 健 康 摇 篮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喜庆开办53周年
赖茂功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全市人民欢度2006年新春佳节之际,坐落于山边街,被永安市和周边县区百姓誉为“孕产妇温馨之家,婴幼儿健康摇篮”的永安市妇幼保健院迎来创办53周年的大好时日。50多年来,数以万计的母亲曾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新生命的涌动。如今,许多母亲已成了奶奶,婴儿已长大成人,但她们没有忘记新生命诞生时的喜悦与温馨,没有忘记保健医生护士的关爱与呵护。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创办于1953年春,原称永安县妇幼保健站。1958年并入县防疫站。1979年重新成立永安县妇幼保健站。1984年改称永安市妇幼保健所。 1999年改称为永安市妇幼保健院。
改革开放以来,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精心指导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全院医务人员团结携手,共同努力,与时俱进,妇幼保健事业不断发展壮大。199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授予永安市妇幼保健院“爱婴医院”称号,是三明市妇幼卫生机构的首家《爱婴医院》。2000年11月,通过了福建省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评审,成为三明市第二家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并曾先后多次被评为地、市级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获省、地、市级《巾帼文明岗》称号。今日,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已建设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保健机构,是永安市及周边县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中心。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位于市区山边街188号,全院占地面积2109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107平方米。现有职工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6人。设有妇科、产科、儿科、口腔科、生殖健康科、妇女保健科、围产期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婚姻保健科、不孕(育)症专科、内科、外科等临床科室和检验、B超、心电、X光、乳腺照透等辅助科室,设有住院部、药房、注射室、手术室等医技科室。配备有程控X光机、 日产B超机、固有荧光早期肿瘤诊断仪、阴道镜、近红外线乳腺检查仪、微波、波姆治疗仪、牙科治疗机、眼保健同视机、多功能弱视矫正协调器、胎心监护仪、微量元素检测仪、血球计数仪、宝特酶标仪、尿十项检测仪、血凝仪、智力测查设备以及电脑和音像等先进设备,基本能满足临床、医疗、保健需求,能进行剖宫产、无痛分娩、无痛人流、子宫全切、妇科肿瘤摘除等大中型手术。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始终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重视服务窗口建设,认真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规定和“医院科室〈岗位〉文明用语”,本着文明、优质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开展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卫生部“八不准”,把“两公开一监督”落到实处。通过不断地完善服务承诺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是全市基层妇幼卫生人员进修学习的基地,在加强自身业务技术提高的基础上,同时肩负着培训乡村两级妇幼卫生人员的重任,负责指导乡村两级开展各项妇幼保健工作。每年培训乡、村两级妇幼人员及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达260 余人次。通过指导、培训和技术上的扶持,全市各乡镇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多数医院、卫生院都通过了《爱婴医院》的评审和验收,乡镇卫生院的产、儿科建设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孕产妇和儿童两个系统保健管理也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乡镇妇幼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保障农村、居民中妇女儿童的健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永安市妇幼保健院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开展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按照《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的通知》要求,加大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宣传力度以及做好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工作,做好阳性病例的召回、追踪管理,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努力做好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体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宣传栏、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利用“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和“母乳喂养宣传周”,分发、张贴母婴健康保健优生优育宣传资料。同时通过新婚学校、孕妇学校、育儿学校,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孕产妇婚检对象和儿童家长实施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社会依法保护母婴健康意识和妇女儿童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全市妇幼人员的不懈努力,母婴安全适宜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使我市妇幼保健工作登上了新台阶。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婴幼儿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已达到或即将达到“两纲”的指标要求,全市妇女儿童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热爱医疗卫生事业的林春燕院长自2002年接过前任的担子后,团结全院员工,努力开拓妇幼保健市场,加强基层产科、儿科建设,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她们深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对照《两纲》要求,规范管理母婴保健服务。按照《福建省孕产妇系统管理办法》、《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的要求,以产科健康教育为龙头,巩固爱婴医院创建成果,促进孕产妇系统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严格按照《福建省医院感染管理评审实施细则》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加强对全市托幼机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 , 严格按《福建省妇幼保健信息资料管理常规》,认真做好全市妇幼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质控、反馈,为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有力依据。建立健全围产儿死亡报告和孕产妇死亡评审报告制度,使医院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林春燕院长和全院员工感到自豪,但没有满足和骄傲。在新的一年,该院还要制定全市妇幼工作考核标准,加强乡镇妇幼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工作指导。理顺乡村医生承担妇幼保健的工作职责,促使村级妇幼保健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协调综合医院产科,加强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听力筛查以及爱婴医院的质量管理,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人员的召回与追踪。加大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提高群体保健意识和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规范高危孕产妇及体弱儿的筛查、追踪管理,加大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儿童保健的管理力度,把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础下降四分之一。
一年一度春风绿,今朝江山分外娇。在新的一年,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全体员工将满怀豪情,昂首阔步,团结一心为妇幼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建设文明永安、活力永安、和谐永安增光添彩。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喜庆开办53周年
赖茂功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全市人民欢度2006年新春佳节之际,坐落于山边街,被永安市和周边县区百姓誉为“孕产妇温馨之家,婴幼儿健康摇篮”的永安市妇幼保健院迎来创办53周年的大好时日。50多年来,数以万计的母亲曾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新生命的涌动。如今,许多母亲已成了奶奶,婴儿已长大成人,但她们没有忘记新生命诞生时的喜悦与温馨,没有忘记保健医生护士的关爱与呵护。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创办于1953年春,原称永安县妇幼保健站。1958年并入县防疫站。1979年重新成立永安县妇幼保健站。1984年改称永安市妇幼保健所。 1999年改称为永安市妇幼保健院。
改革开放以来,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精心指导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全院医务人员团结携手,共同努力,与时俱进,妇幼保健事业不断发展壮大。199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授予永安市妇幼保健院“爱婴医院”称号,是三明市妇幼卫生机构的首家《爱婴医院》。2000年11月,通过了福建省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评审,成为三明市第二家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并曾先后多次被评为地、市级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获省、地、市级《巾帼文明岗》称号。今日,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已建设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保健机构,是永安市及周边县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中心。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位于市区山边街188号,全院占地面积2109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107平方米。现有职工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6人。设有妇科、产科、儿科、口腔科、生殖健康科、妇女保健科、围产期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婚姻保健科、不孕(育)症专科、内科、外科等临床科室和检验、B超、心电、X光、乳腺照透等辅助科室,设有住院部、药房、注射室、手术室等医技科室。配备有程控X光机、 日产B超机、固有荧光早期肿瘤诊断仪、阴道镜、近红外线乳腺检查仪、微波、波姆治疗仪、牙科治疗机、眼保健同视机、多功能弱视矫正协调器、胎心监护仪、微量元素检测仪、血球计数仪、宝特酶标仪、尿十项检测仪、血凝仪、智力测查设备以及电脑和音像等先进设备,基本能满足临床、医疗、保健需求,能进行剖宫产、无痛分娩、无痛人流、子宫全切、妇科肿瘤摘除等大中型手术。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始终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重视服务窗口建设,认真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规定和“医院科室〈岗位〉文明用语”,本着文明、优质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开展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卫生部“八不准”,把“两公开一监督”落到实处。通过不断地完善服务承诺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是全市基层妇幼卫生人员进修学习的基地,在加强自身业务技术提高的基础上,同时肩负着培训乡村两级妇幼卫生人员的重任,负责指导乡村两级开展各项妇幼保健工作。每年培训乡、村两级妇幼人员及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达260 余人次。通过指导、培训和技术上的扶持,全市各乡镇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多数医院、卫生院都通过了《爱婴医院》的评审和验收,乡镇卫生院的产、儿科建设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孕产妇和儿童两个系统保健管理也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乡镇妇幼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保障农村、居民中妇女儿童的健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永安市妇幼保健院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开展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按照《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的通知》要求,加大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宣传力度以及做好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工作,做好阳性病例的召回、追踪管理,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努力做好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体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宣传栏、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利用“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和“母乳喂养宣传周”,分发、张贴母婴健康保健优生优育宣传资料。同时通过新婚学校、孕妇学校、育儿学校,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孕产妇婚检对象和儿童家长实施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社会依法保护母婴健康意识和妇女儿童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全市妇幼人员的不懈努力,母婴安全适宜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使我市妇幼保健工作登上了新台阶。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婴幼儿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已达到或即将达到“两纲”的指标要求,全市妇女儿童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热爱医疗卫生事业的林春燕院长自2002年接过前任的担子后,团结全院员工,努力开拓妇幼保健市场,加强基层产科、儿科建设,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她们深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对照《两纲》要求,规范管理母婴保健服务。按照《福建省孕产妇系统管理办法》、《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的要求,以产科健康教育为龙头,巩固爱婴医院创建成果,促进孕产妇系统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严格按照《福建省医院感染管理评审实施细则》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加强对全市托幼机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 , 严格按《福建省妇幼保健信息资料管理常规》,认真做好全市妇幼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质控、反馈,为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有力依据。建立健全围产儿死亡报告和孕产妇死亡评审报告制度,使医院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林春燕院长和全院员工感到自豪,但没有满足和骄傲。在新的一年,该院还要制定全市妇幼工作考核标准,加强乡镇妇幼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工作指导。理顺乡村医生承担妇幼保健的工作职责,促使村级妇幼保健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协调综合医院产科,加强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听力筛查以及爱婴医院的质量管理,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人员的召回与追踪。加大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提高群体保健意识和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规范高危孕产妇及体弱儿的筛查、追踪管理,加大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儿童保健的管理力度,把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础下降四分之一。
一年一度春风绿,今朝江山分外娇。在新的一年,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全体员工将满怀豪情,昂首阔步,团结一心为妇幼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建设文明永安、活力永安、和谐永安增光添彩。
【发布】【编辑】【评论】【推荐】【打印】【字号:大 中 小】【关闭】【返顶】 |